這幾天一名家長發視頻吐槽,給孩子查考試成績竟然需要收費,包月25元,一年花費超過300元。這一消息迅速引發網友熱議和質疑。
事情起因是,學校不再當面公布成績,而是通過指定APP,讓家長自行查詢。家長們理解,保護學生心理的初衷,但是收費查成績,讓人難以接受。
據家長反映,單次查看成績,要38元,而且若不想單次付費,就只能選擇包月25元的會員服務。這樣的話,想及時了解孩子學習情況,家長居然幾乎被“綁架”去開通會員。
更令人不滿的是,成績分析功能還需額外收費。軟件對成績排名的分析,家長認為軟件遠不如老師和家長的判斷精準,收費更顯無理。
這套收費機制,看似“靈便”實則逼著家長選取包月這一方式。其實沒有誰樂意為每次的成績查詢都單獨掏腰包,并且家長們所承受的負擔顯著地加重了。
網友紛紛,嘲諷這種“會員制查成績”,有人調侃,“充值返現加分”,諷刺教育商業化趨勢。也有人擔憂,教育資源被商業利益侵蝕,孩子的壓力,竟然只會越來越大。
此事暴露出部分學校,或教育軟件,在利益驅動之下,忽視了家長和學生的合理訴求。教育本應以服務學生的成長為核心,而不是變成“賺錢機器”。
家長關心孩子成績這一點,乃是天性。而收費查成績,無疑給他們增添了經濟負擔,而且還引發了心理焦慮。
教育部門理應加強監管,以防類似亂收費的現象不斷蔓延開來。
這個時候,學校應平衡好,保護學生心理這件事和家長知情權這件事,探索更加合理的成績公布方式,以此來保障信息能夠公開透明,并且不會給各方帶來額外的負擔。
社會各界,應該關注教育公平;而且應該關注家長權益,推動教育服務回歸其本質,防止商業化過度地侵蝕教育原本的心意。
總的來說,收費查成績這種做法,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而且也違背了教育服務所應具有的公益性。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及時介入,去規范這樣的收費行為。
理性地看待此事,我們應該支持那些合理的教育信息服務,而且也應堅決反對無理的收費以及過度的商業化。
教育其實應當回歸它最初的本心,這樣的話,才能真正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信息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