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主要居住在廣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潮汕人總數(shù)約為 3000萬至3500萬。
潮汕人的姓氏很多,尤其是偏僻姓氏多。行走潮汕地區(qū),我們會發(fā)現(xiàn)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宗祠。而其中,排名前三的是陳、林、黃,人口都超過了100萬。其中,陳姓潮汕第一大姓,約為150萬人。
關于潮汕人的由來,這些宗祠中普遍記錄著這樣的信息:始祖宗族從莆田遷來。例如普寧市洪陽鎮(zhèn),有32個村莊,其中13個村子的家祠中記載,自己的開基祖是從莆田遷來的。
而在莆田涵江區(qū)涵頭鎮(zhèn)黃巷村,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黃岡祠,導游告訴我們,這里就是潮汕地區(qū)黃姓人家的祖地。
在祠堂中我們倆了解到:黃岡祠號稱世界江夏莆陽黃氏總祖祠,里面供奉的是黃氏始祖黃岸,他是黃元方嫡系十一世孫,唐代的進士。
他的先祖黃元方,最初的時候住在今福州東街口南后街,后來遷徙到了今天的涵江區(qū)國歡鎮(zhèn)黃霞村,在這里,莆田黃氏一脈繁衍生息,逐漸成為望族。
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家住潮汕地區(qū)的黃氏一脈后人,都會來這里尋根、祭拜。
單純從潮汕人的祠堂記載來看,潮汕人祖地明確。
但是,學術界一直另有觀點,認為潮汕人的基因中,更多元素來自當?shù)氐耐林?/p>
之所以不同姓氏家族的家譜類似,應該為明清時期,一批專門撰寫家譜的人杜撰。當年的目的,就是否定先世的身份,證明戶籍有來歷。
這種觀點,我們在北宋 《輿地廣記》《太平寰宇記》等史料中,找到了部分佐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被楚攻破,大量越人南遷,他們與盤瓠蠻接觸、融合,由此開啟潮汕和閩南的百越時代。彼時,盤瓠蠻主要指畬族、瑤族、苗族等苗瑤語族少數(shù)民族。
在這個過程中,越國后裔的一脈,輾轉(zhuǎn)至靈江、甌江流域及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帶建立了甌越國;另一脈,遷至九龍江和粵東一帶,建立了閩越國。這兩個國家的國民,都是勾踐的后裔與當?shù)氐拈}人和畬蠻融合后形成的。
在這種情況下,浮濱文化也逐漸發(fā)展、完善起來。它是潮汕文化與中原文化碰撞融合 的最好佐證。
如今,雖然潮汕先民的由來依舊在爭論,但潮州人自我優(yōu)越感和自豪感還是很足的。
如何分辨是否正宗潮州人呢?其實很簡單,脫掉鞋一看就知道了:
“小趾頭指甲分瓣”,這一顯著遺傳特征,會出現(xiàn)在正宗潮汕人腳上。
也有專家認為:“六甲遺傳”這種情況,或為“原始漢族”標志體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