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鐵再
在人類進程的歷史長河中,文字是一個民族的獨特標識。“人”字,簡單的一撇一捺,卻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中國人區別于世界其他民族的重要符號。這看似簡潔的筆畫,卻蘊含著中國人對自我、對生命、對教育的深刻理解與獨特詮釋,從讀音到書寫,從解讀到傳承,都彰顯著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文化密碼。
“人”字的兩筆,一撇一捺相互支撐,猶如中國人相互扶持、團結協作的精神內核。這種結構也暗示著,中國人從呱呱墜地起,就與腳下這片土地、這個國家緊密相連。在教育培養的過程中,“吃中國飯,說中國話,學中國文,走中國路,扎中國根,鑄中國魂”,成為了貫穿始終的主線。吃中國飯,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更是在品味傳統美食中感受歷史的積淀;說中國話、學中國文,是傳承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結晶,也是民族認同感的重要來源;走中國路,則是遵循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扎中國根、鑄中國魂,是要讓每個中國人銘記自己的文化根源,樹立起堅定的民族精神與文化自信。
對中國娃娃的培養教育,我感覺“知人、智人、致人”是關鍵思路。“知人”,就是要讓孩子們清楚了解中國人的核心構件。這不僅包括了解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化,更要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精神追求。從古代的仁義禮智信,到近代的愛國奉獻精神,這些都是構成中國人的核心要素。只有深入了解這些,孩子們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身份與使命。“智人”,則聚焦于培養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在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更新換代迅速,通過潛心教育,讓他們掌握扎實的知識與技能,具備應對未來挑戰的智慧。“致人”,是修煉中國人的意志境界。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會面臨各種困難與挫折,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豁達樂觀的心態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能讓孩子們在面對困境時勇往直前,在取得成就時保持謙遜,成為有擔當、有格局的人。
在新中國的版圖上,每個地方都承載著獨特的意義。北京,作為中國人的心臟,是國家的政治中心,跳動著國家發展的強勁脈搏,匯聚著全國的目光,引領著國家前進的方向;韶山,是中國人的魂魄所在,這里走出了偉大領袖,他的思想和精神激勵著無數中國人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不懈奮斗;寶塔山,象征著紅色基因,延安時期孕育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學校,是中國人的腦袋,承擔著傳播知識、培育人才的重任,是培養創新思維和科學精神的搖籃;祖國的大好河山,則是中國人的健美肢體,廣袤的土地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地理風貌,不僅是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更是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的源泉。
育人與種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樹木想要茁壯成長,必須根系發達,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同理,作為中國人,要明確自己的文化根源,將根深深扎在中國這片沃土上。只有文化根基深厚,才能在成長過程中汲取充足的養分,抵御外界的風雨侵襲,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民族文化的傳承,根基的穩固都至關重要。
學校作為專職的育人機構,在智育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然而,當前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破解智育難題,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學校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學校不斷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同時,家庭與社會在育人過程中也肩負著重大責任。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和價值觀的形成有著深遠影響。家庭要注重德育培養,教導孩子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懂得感恩。社會則是一個大課堂,通過各種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等,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人際交往能力和禮教素養,錘煉他們的意志力,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廣闊的舞臺上不斷成長和進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一些人逐漸變得“四不像”。他們既沒有傳承好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未能真正融入時代的洪流,在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上迷失了方向。追根溯源,其核心原因在于丟了根、忘了本。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一些人盲目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忽視了對本民族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導致文化認同感缺失,找不到自己的精神歸屬。這種現象不僅影響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國家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人活著的意義是多元的。為生存而活,是最基本的需求,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獲取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為事業和情愛而活,賦予了生命更多的色彩和溫度,事業讓人實現自我價值,情愛則給予心靈慰藉;為境界而活,是人生的更高追求,它代表著對真善美的向往,對精神世界的不斷探索。而這些活著的核心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培養教育的層次。良好的教育,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注重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提升,讓生命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一撇一捺寫就“人”字,一生一世做好“中國人”。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我們要堅守文化根脈,不斷優化教育理念與方法,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國人,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生生不息,讓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于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