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這座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一場來自英吉利海峽孤島的黑暗傳說悄然降臨。
2025年4月25日晚,由重慶演藝股份出品、重演戲劇制作的倫敦西區沉浸式驚悚傳說戲劇《黑暗降臨時》作為大上海啟幕展演季劇目,在上海黃浦文化中心·大上海新空間震撼首演并開啟駐場演出。
這部作品也是大上海新空間的首部亮相作品,以其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和深刻心理探索,迅速點燃上海觀眾的熱情,首演現場氣氛火爆,全網刷爆好評。
01從英倫孤島到上海新空間
《黑暗降臨時》原版誕生于英國,由保羅·莫里斯(Paul Morrissey)編創,自2021年在倫敦Park Theatre首演以來,橫掃英倫劇壇,收獲《衛報》《倫敦劇院》《泰晤士報》等主流媒體高分好評。
故事以根西島為背景,融合真實歷史與超自然傳說,構建出一場沉浸式驚悚體驗。
中文版在不改變原著內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本土化改編,例如獨白變成對話演繹,讓舞臺豐富流動,用多種手法呈現戲劇空間。
另外,與原著相比,結尾部分增加了一個充滿情感色彩、同時也能完整收束的反轉解答,與之相關的鋪陳,重新串聯起故事。
02五個時空交錯,剝開黑暗深處的真相
《黑暗降臨時》以根西島為敘事核心,講述歷史老師約翰·博朗德爾與年輕超自然研究者(被稱為“演講者”)在暴風雨之夜的相遇。
兩人為錄制播客聚首,演講者分享了五個跨越數百年的恐怖故事:從1750年的黑狗傳說、1729年的漁夫噩夢,到1651年的水手秘辛、1940年的納粹暴行,以及1987年大風暴中的家庭悲劇,每一則故事都暗藏玄機,環環相扣。
這些故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過多線敘事層層交織,最終揭示出兩人之間意想不到的關聯,帶領觀眾從歷史深處走向內心深淵。
正如劇中臺詞所言:“如果你不能正確經歷哀悼的過程,痛苦就無法被埋葬。”
每一句對白、每一個瞬間,都是解開真相的線索,燒腦程度令人窒息。
03舞臺魔法與感官沖擊,沉浸式驚悚的極致呈現
該劇看點頗多,尤其是新銳導演和平通過細膩編排手法,將微縮舞臺、實時影像與絢麗光影大膽結合,每一處細節都直擊人心,賦予劇作獨特的新銳視角。
還有付世剛、周沐杰、柴華、樂宸等輪流出演的2位主演,在舞臺上飾演近20個角色,通過肢體語言、聲線變化,無縫切換抑郁樵夫、瘋癲漁夫、貪婪水手、納粹新兵、心理醫生、冷血神父等多個角色,極具張力和魅力。
另值得一提的是,《黑暗降臨時》的舞臺呈現堪稱一場感官盛宴,舞美設計、燈光設計、音樂音效等融合構建出令人不安卻又無法抗拒的沉浸式體驗。
舞美設計由趙銘碩與胡珺堃操刀,以“一座孤島”為靈感,呼應根西島的孤絕與神秘,舞臺采用三面環繞觀眾席,徹底打破傳統觀演關系,讓觀眾置身故事中心。
破敗辦公室的真實質感與構思巧妙的空間設計(從納粹地下醫院到暴風雨漁船),通過燈光和多媒體的配合,瞬息變換場景,令人嘆為觀止。
音效設計與歌曲編配更是恐怖氛圍的“幕后推手”,雷鳴、暴風雨聲、物體墜落甚至約翰手機鈴聲,都精準擊中觀眾恐懼神經。
還有“令人上頭”的歡快《水手歌》,縈繞腦海,揮之不去。
04人性傷疤與心理叩問,黑暗背后的深刻共鳴
《黑暗降臨時》看似是一部英倫“鬼”故事傳說,實則是一場撕開人性傷疤的心理探索。
劇中引用弗洛伊德的名言:“如果你不能正確經歷哀悼的過程,痛苦就無法被埋葬。它會縈繞在你周圍,困擾著你。”
這句話直指劇作核心:所謂的“鬼魂”,或許只是內心未愈的舊傷。觀眾在驚悚之余,也被引導直面內心的黑暗,獲得深刻的情感共鳴。
五個故事看似講述超自然現象,實則指向人類內心的恐懼、愧疚與未完成的哀悼。開放式的結局,復雜而燒腦,恐怖故事的永恒循環背后,是人類集體潛意識里無法消解的創傷。
對歷史與超自然的討論——“歷史只是我們約定的一套謊言”,也進一步引發觀眾對真相與信念的思考。
燈光熄滅時,你與自己的對峙,才是這場戲最驚心的幕布。
05全網觀眾好評,邀您加入這場暗夜對峙
自上海首演以來,《黑暗降臨時》以“沉浸式驚悚+心理拷問”的雙重沖擊,引爆全網熱議。大麥開分即達9.9,小紅書repo零差評.
法國音樂劇演員洛朗·班傾情推薦,觀眾驚嘆于其打破傳統戲劇邊界的感官設計,有獨到的舞美解析,不同視角的選座安利,還有對演員演技的高度贊賞,燒腦劇情的深度剖析……每一處細節都被反復拆解,成為社交平臺上的高燃話題。
當燈光暗下,觀眾不僅是見證者,更成為直面內心恐懼的共謀者。正如網友所言:“它撕開歷史與人性交疊的傷疤,卻讓你在戰栗中觸摸到救贖的溫度。”
當下,《黑暗降臨時》正在火爆上演中,這部“顱內高潮”之作還等著更多的觀眾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去暗夜深處進行靈魂對峙。
演出信息
時間:2025年4月25日-5月10日(每周五至周日)
地點:黃浦文化中心·大上海新空間
票價:199元/299元/399元
《黑暗降臨時》演職人員名單
出品人/藝術總監:朱凱
編劇/原版導演:保羅?莫里斯[英]
制作人:胡蝶
導演:和平
改編:周沫
劇本翻譯:尚曉蕾
舞美設計:趙銘碩、胡珺堃
燈光設計:馮靈
音效設計:王軼軒
多媒體設計:曹正煒
服裝設計:李秋
歌曲編配:何偉豪
執行制作人:楊晟
導演助理: 潘璐瑤
舞臺監督:王璐
助理舞監:李佳、周奕辛、徐昱祁
音響: 唐玘
燈光: 范穎禹喧
化妝:陳劍敏、李泰錫
配音演員:潘璐瑤、郝一赫
宣傳策劃:胡蝶、楊晟、何莎
文學編輯:何莎
平面設計:都天行
攝影:何源
攝像:閆躍峰
演員:付世剛、周沐杰、柴華、樂宸(排名不分先后)
出品:重慶演藝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重演戲劇
聯合出品:大上海藝術公司
創作:述人文化
宣發協力:子彥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