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婚戀還在強調“速配”、完成任務時,年輕人早已悄悄切換了規則—他們把探索親密關系變成了一場充滿創意的互動游戲:
用電子游戲訓練默契,用“戀愛打卡清單”復蘇愛意,在劇本殺里變相表白,通過話題卡片重新認識彼此……
這些巧妙的游戲思維,幫助他們放下思想包袱,用輕松的方式遇見對的人。
01
“胡鬧廚房”不胡鬧
口述 | 利明 文 | 郁青
“三號桌的意大利面要焦了!”
“你擋我的路了!”
你要是進了我們家,可能會聽到類似的吶喊與笑罵。別擔心,我們不是在吵架,而是在玩電子游戲《胡鬧廚房》。
我是一個重度游戲愛好者,一直想找一款能和女朋友春雅一起玩的游戲。她平時對游戲不太感冒,總覺得打打殺殺沒什么意思。直到我把《胡鬧廚房》推薦給她,玩家需在限時內完成訂單:精準走位避開碰撞、高效分工備料烹飪、把控火候準時上菜,相當考驗默契值。聽說是情侶必玩兒,她覺得有意思,愿意試著玩玩。
剛開始,我可自信了,興致勃勃地跟女友講解游戲規則,可是游戲一開始,我倆就陷入了混亂。春雅切菜慢,我炒菜手忙腳亂,鍋里的食材差點兒燒焦。我急得不行:“我這邊在滅火,你自己先切菜!”結果就是廚房一片狼藉,任務失敗。
后來我調整策略,提前分配好任務,她切菜上菜,我炒菜洗碗,兩人配合明顯好了,還學會了互相提醒,“三號桌的意大利面快好了,準備上菜!”“你去拿盤子,我來滅火。”雖然偶爾還是會手忙腳亂,但我們已經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了。
當然,過程中也免不了有些小爭執。有一次,春雅不小心把盤子打碎了,我有點兒著急,脫口而出:“你怎么又失誤了?”她立刻不高興了:“你剛才不也沒把飯煮好嗎?”兩個人賭氣誰也不理誰,嘴上一句話不說,手柄“咔咔”一頓操作,就在那時我忽然意識到,游戲失敗又怎么樣,畢竟不是真的。
玩了《胡鬧廚房》后,我們倆決定不點外賣改為在家里開伙,我負責炒菜,春雅一邊切菜一邊提醒我放鹽、火別開太大。游戲中的配合帶到生活中,少了埋怨多了默契。分工合作也擴大到其他家務,她洗衣服、掃地,我倒垃圾、遛狗。
你想啊,其實生活中的小事也像游戲一樣,沒必要太較真兒。正所謂,輸贏不重要,有人與你一起嬉笑怒罵,一起并肩作戰,才是游戲最大的意義!
02
和理工男友的戀愛“打卡”實驗
口述 | 小滿 文 | 喜喜
我和周然嘗試戀愛100件事挑戰,是想通過一起做點兒不一樣的事情,讓這段自然、舒服的關系變得更加有趣、鮮活。
我們相戀快一年了,大學戀愛談來談去就那幾樣:自習、吃飯、散步,偶爾看場電影。周然是典型的理工科男生,理性、踏實,甚至有點兒“直男”,但對我很好。他會記得我不吃香菜,但有時我會覺得好像少了點兒什么。
一天,我在網上看到“戀愛100件事挑戰”的清單,突然覺得眼前一亮。那些看似簡單卻充滿儀式感的小事,比如“一起看日出”“為對方做一頓飯”“教對方一項新技能”,讓我意識到,原來戀愛可以這么豐富多彩。我想,也許我們可以試著跳出日常的舒適圈,一起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當我拿著清單興奮地跟周然分享時,他正在實驗室里對著顯微鏡記錄數據,抬頭一臉困惑地問:“這是新的實驗項目嗎?”我忍不住笑了,把清單遞給他看。雖然他對這些“浪漫”的事情不太擅長,但愿意陪我一起嘗試,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要做這個挑戰的決心。我們約定,每周至少完成兩件事,不管結果如何,重要的是我們一起經歷的過程。
一起做手工、給對方寫情詩、看一場演唱會、去社區做義工……至今,我們已經打卡了42件事。每件事都像一顆小小的石子,為原本模式化的戀愛帶來漣漪。
比如,去救助站給三花貓剪趾甲時,周然被抓破了手背,我蹲在消毒柜前翻找碘伏,聽見他低聲哄著奓毛的小貓,“姐姐不是故意兇你哦”。陽光穿過玻璃落在他清瘦的脊梁上,那個畫面我一輩子都不會忘。
這些經歷讓我發現,戀愛是一起創造屬于彼此的回憶。每一次嘗試,都讓我們更了解對方,也更珍惜彼此。周然雖然不善言辭,但他會用行動告訴我,他愿意陪我一起瘋、一起鬧,哪怕有些事情對他來說并不容易。
剩下的58件事,還不知道會帶來什么經歷,但我知道,每一件事都會成為我們故事的一部分。最后我想對男朋友說,“謝謝你愿意陪我一起‘折騰’。雖然你總說這些事‘不科學’,但正是這些‘不科學’的瞬間,讓我覺得我們的感情比任何公式都完美。”
03
我在劇本殺里當“情感翻譯”
口述 | 小武 文 | 翟曉汀
我是一名劇本殺DM(主持人),主要是為玩家搭建“平行時空”。在劇本殺中,他們可以是戰火中的地下戀人、民國學堂的青梅竹馬,甚至是異世界的玫瑰大盜。虛擬的世界,反而讓情感表達變得直接和大膽。
我曾遇到一對相識一年的大學同學,女生帶著男生來玩《季風吹過橘色的海》,我為他們分配了劇本中彼此暗戀的角色。最后一幕,男生捧著戒指道具,在燈光下結結巴巴地說出藏在心里的話:“其實我早就想送你真正的花了。”那一刻,虛擬劇情與現實心跳重疊,兩人都紅了眼眶。
我曾問過玩家為什么不直接表白,一個女孩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現實里說‘喜歡’太沉重了,但在劇本里,我可以借著角色的名義,把真心話包裝成臺詞”。劇本殺世界的“假”,反而成了釋放真情實感的保護殼。
還有一個民國諜戰本,講的是一對地下戀人被捕后,用審訊時的咒罵傳遞“我愛你”的摩爾斯電碼。當情侶們發現暗號竟是“我愛你”時,大家的情感也會被帶入,他們都哭了。
帶本兩年,我發現年輕人越來越偏愛那些“極致體驗”的情感本。《洗劫倫敦所有的玫瑰》里,玩家為愛情與信仰掙扎;《歸途七萬里》中,留學生們在歸國船上的家國抉擇讓人熱血沸騰。有人玩完后感慨,“原來我想要的不是偶像劇式的甜寵,而是共同成長的靈魂共鳴。”
總有人質疑,在虛擬世界投入感情算不算逃避現實。作為旁觀者,我看到的是另一種可能:當年輕人在劇本中體驗過戰火中的生離死別、亂世里的隱忍愛意,反而更懂得珍惜平凡的日常。
劇本殺不是現實情感的替代品,而是一面鏡子。它照見年輕人的渴望,映出他們重新理解愛與被愛的勇氣。作為DM,我在帶情感本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現在,這個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對他說什么?”我也希望玩家能夠珍惜眼前人,讓角色替你演練的勇氣,最終能落在真實的關系里。
04
聊聊吧,讓愛情重新啟程
口述 | 蘇瑤 文 | 和平里
男朋友陳默是個寫小說的,性格內斂,而我則是個感性又有點兒急性子的人。三年前,我和他在一起時,從來沒想過我們會走到“無話可說”的境地,每當我試圖溝通,他總是用一句“沒事”敷衍過去,然后繼續低頭看手機。下班后,我們待在各自的空間里,像兩個合租的陌生人。
直到閨蜜送了我一套“睡前聊聊卡”,隨機抽取的卡片,讓嚴肅對談不再緊張,而是變成一場真心話游戲。
第一天晚上,陳默正靠在床頭看手機,我拿著“你最近的壓力來自哪里”的卡片深吸一口氣,說:“我最近工作壓力挺大的,項目進度一直趕不上,領導每天都在催,我總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他還是低著頭,手指在屏幕上滑動,不知道有沒有在聽。
說實話,我有點兒失望,但還是繼續說:“其實我知道你也很累,但有時候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了。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該怎么和你溝通。”說到這里,我的聲音有些哽咽,陳默才抬起頭看了我一眼,但依舊沒有說話。我嘆了口氣,把卡片放在床頭柜上,關燈躺下。
第二天晚上,我決定不再期待他的回應,而是自己先分享小時候最難忘的事。我講起了小時候和爺爺一起種菜的故事,講著講著,自己笑了起來。陳默還是沉默,但我知道他在聽。第三天、第四天,他依舊沉默。
直到第五天,我問他最近有沒有想做但還沒做的事,他忽然開口說:“我想去學鋼琴。”我愣了一下,問他為什么沒去。他沉默了幾秒,說:“總覺得沒時間,也沒人陪我去。”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他并非不想說話。從那以后,他開始參與“睡前聊聊”游戲,雖然話依舊不多。
有一次,我們抽到的卡片是“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他沉默很久才說:“我最怕的是你離開我。”我的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原來他不是不在乎我,而是害怕表達自己的脆弱。
漸漸地,我發現許多裂痕其實源自誤會。比如,我以為他不愿意陪我回家是因為不喜歡我的家人,其實他只是擔心自己不善言辭,會讓我家人覺得他不熱情。我以為他總是不記得我們的紀念日是因為不在乎,其實他只是覺得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
有一天晚上,我抽到的卡片是“你對婚姻的期待是什么”。他轉過頭,看著我的眼睛,認真地說:“我希望和你一起過平凡的日子,每天都能像現在這樣,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我說:“那我們就結婚吧。”他點頭。現在,我們開始認真商量結婚這件事了。
每當我翻看那疊用舊的卡片,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筆記和隨手畫的小表情,都會忍不住笑。那些看似簡單的“睡前聊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儀式。我疲憊時,他會輕輕遞上一杯熱茶,說一句“我們聊聊吧”。
05
當這代年輕人開始戀愛結婚
文 | 李彥霏
在成長過程中深受游戲文化熏陶的這代人,正陸續步入婚戀的殿堂。對于這一代人來說,游戲不僅是童年的回憶,更是他們與世界互動的重要方式,他們習慣通過游戲來學習、社交和解決問題。
這種游戲思維,讓他們在面對婚戀時,更傾向于選擇輕松、有趣的互動方式。手游、卡牌、劇本殺等形式不僅降低了婚戀的心理門檻,也讓年輕人更容易袒露內心。
然而,游戲化的方式并非婚戀的全部。它雖然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輕松有趣的互動形式,但也需要警惕其可能帶來的表面化問題。婚戀關系的本質,是兩個人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游戲化的方式雖然能夠幫助年輕人化解一些表面問題,但無法替代真實生活中的磨合與成長。因此,年輕人需要在游戲的基礎上,真正投入,走進親密關系的核心。
畢竟,最好的愛情游戲,永遠是在真實生活里與對的人共同編寫動態劇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