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愛菊小學的學生代表來到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在“音悅梧桐”美育大課堂——金聲玉律頌中華·美育深耕承古韻主題活動中獲得了一次家門口的博物館研學機會。這場美育大課堂活動也讓孩子們在獨特的中國韻味中更加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東方樂器博物館館長肖陽是湖南街道“梧桐導師團”的導師,她親自為孩子們講解 “金聲玉律頌中華——2025年東方樂器博物館年展”,甄選東方樂器博物館內的精品,以“樂史熠熠 古今相繼”“樂聲裊裊 融貫神州”“樂音振振 賡續文脈”三大篇章,以器說史、以器觀俗、以器見人,講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通過樂器彰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愛菊小學是上海第一所正式掛牌的藝術教育特色小學,開設了鋼琴、弦樂、民樂、合唱、舞蹈、國畫、書法等共33個門類校本課程,并組建了小云雀民樂團、愛韻弦樂團、暢想合唱團、太陽花舞蹈團、金畫筆書畫團等17個社團。
活動中,愛菊小學民樂團的學生代表在博物館里體驗了擔當“小小演奏家”,演奏二胡傳統曲目《小花鼓》。東方樂器博物館的青年教師褚婉瑩則用仿唐琵琶演奏了《水鼓子》,又用現代琵琶演奏了《送我一朵玫瑰花》。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也表演了藝術歌曲《漁翁》等節目,與孩子們在樂曲聲中沉浸式互動,讓思政插上音樂的翅膀。
衡復音樂街區是第四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近年來,湖南街道以“大思政”理念為引領,與音樂街區共治委員會成員單位協同聯動,在思政育人、校外教育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動大中小幼社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構建大中小幼社“15分鐘思政育人實踐圈”。兩年前,湖南街道啟動黨建引領“音樂街區治理力工程”,打造滬上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音樂街區,推動文化共同體、美育聯盟建設等,讓音樂街區跳脫出物理空間,在更大轄區內賦能基層治理,讓關乎“治理共同體”的豐富實踐,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
音樂直達人心,富有強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通過音樂能感受城市的律動與風貌。音樂街區年均舉辦500余場惠民音樂活動,“MISA全城古典”“音樂好鄰居”“午間音樂會”“古典輕松聽”和“一季一演”等,真正實現了“推開窗是交響樂,下個樓即音樂廳”,推動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與音樂街區的“雙向奔赴”。
湖南街道持續深化音樂街區建設,深入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今年將聯合音樂街區共治委員會成員單位,推出音悅梧桐·美育課堂、梧桐韻·傳統文化、梧桐悅·藝賞街區、梧桐閱·音樂微展、梧桐共享+、梧桐YUE+·實踐探索等6大系列30多個項目,努力探索形成更多的共建機制和合作方案,促進文明實踐與街區治理雙向融合、雙向賦能、雙向提升,進一步融合紅色文化傳承與思政育人理念,融合藝術氣息與城市生活,打造充滿活力與暖意的音樂街區。
原標題:《音樂思政“聲”入人心,音樂街區“音悅梧桐”美育大課堂又開講啦》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