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的邊界覺醒
有點數·數字經濟工作室原創
作 者 | 有 叔
微信ID | yds_sh
“寧德時代不僅是一個新能源的企業,更是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公司。”——2025年4月21日,寧德時代在上海舉辦的“邊界·覺醒”首個超級科技日活動,寧德時代創始人兼董事長曾毓群宣告了突破單一化學體系束縛、真正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多核時代”的到來。
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可能會使電動汽車在價格和性能方面與燃油車相比更具競爭力。這不僅是寧德時代自身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更被認為是全球新能源產業邁向“您的時代”深度定制化、場景化應用的關鍵一步。
寧德時代生產的電動車電池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并為全球16家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供貨。很多人都很疑惑,在福建寧德這片山海相依的土地上,是如何孕育出了這么一家改變全球新能源格局的企業?
下海創業
寧德市,古稱閩東,坐落于福建省東北翼的黃金海岸線上。盡管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寧德卻因歷史發展等原因,長期背負著“福建省最窮城市”的標簽。1968年,曾毓群出生于福建寧德嵐口村的一個普通家庭,這為開啟“寧德時代”埋下了一條時代的暗線。
自幼勤奮好學的曾毓群,憑借優異的成績從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1989年大學畢業的曾毓群被分配到了福建的一家國企。或許是心中抱負難自棄,僅僅三個月后,他便毅然辭去了那份被眾人羨慕的“金飯碗”工作,“下海”進入東莞新科磁電廠成為了一名工程師。
之后,曾毓群邊工作邊學習,先是考入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獲得碩士學位;又在1997年考取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立泉。在攻讀博士期間,他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究。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學歷背景無疑為他打開了通往電池產業的大門,也為其日后在科技領域的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東莞新科是日資企業SAE旗下的生產制造基地,而SAE則是當時全球最大的獨立硬盤磁頭供應商。因工作能力出眾,公司在1999年將一個電池創業項目委任到曾毓群手中。經過認真調研審視,剛剛博士畢業后的曾毓群和幾位合伙人創立了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香港,首家工廠設在廣東東莞,這也為后來寧德時代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創業伊始的ATL將目光投向了可方便適配多種電子產品的軟包電池,并斥重金100萬美元從美國貝爾實驗室購買了聚合物軟包鋰電池技術專利。為什么說是重金?因為公司初始籌資僅籌到250萬美,相當于花掉40%。要知道建廠房、買設備、招人都需要錢,這是一個超級燒錢的項目,所以他們必須一次成功。
然而,當大伙滿心歡喜地準備投入生產時,卻發現貝爾實驗室隱瞞了這項專利技術存在的致命缺陷,那就是電池內部材料分解會釋放氣體,導致電池存在爆炸的風險,最后變成“鼓包電池”。對此貝爾實驗室并不承認是自己的技術問題,他們認為這是目前困擾全球的技術難題,誰也解決不了。
迫于生存壓力和已投入的成本,曾毓群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夜以繼日地研究各種資料。最終這個困擾全球的問題,居然被他們僅用兩周時間就突擊解決了,從而實現了電池的量產。
這一突破,讓ATL 在電池市場上嶄露頭角,其產品憑借出色的性能和穩定性,迅速獲得了眾多客戶的認可,成為了消費電子電池領域的重要供應商。2001年,成立僅兩年的ATL,電芯出貨量便達到了驚人的100萬枚。
憑著技術積累和勇于攻克缺陷的決心,ATL在2003年成功進入蘋果公司的供應鏈體系,為其開發了一款能裝進iPod的高容量安全電池。至此,憑借蘋果供應商的身份,ATL在業內知名度一飛沖天,大肆收攬其他品牌訂單。然而,隨著公司規模的快速擴張,創始團隊的持股比例逐漸被日資稀釋,曾毓群心中也逐漸有了二次創業的發展方向。
回鄉創業
就在曾毓群摩拳擦掌之際,老家寧德市也在謀劃新的發展藍圖。雖然位置臨海,但寧德北接溫州、南接福州,在這兩個經濟大市“包圍”下,成為東南沿海的“黃金斷裂帶”,導致本地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落后、人才流失。
落后到什么程度呢?福建開啟脫貧攻堅戰時,寧德的9個縣級行政區,有6個都是省級貧困縣。底子薄、基礎差,又沒有特殊的政策扶持,只能依靠傳統的農業和輕工業,“窮小子”想翻身可真是不容易。
窮則思變,從2000年開始,決心發展工業的寧德開始向外尋找投資人,集中力量招引龍頭企業。此時的曾毓群,正將ATL發展成為中國最賺錢的電池公司,于是寧德市自2004年起便展開“猛烈追求”,3年期間不斷邀約和拜訪,減稅、批地、補貼……終于打動了本就有思鄉情結的曾毓群。
當然打動曾毓群的不僅僅是寧德的誠意,也契合了他自己的職業規劃。一方面曾毓群早有在內陸建廠的想法;另一方面,ATL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這為他提供了轉型的契機。
因為ATL本身是個根基不深的小公司,在控股股東層面發生了一些變故,成為了日資全資控股企業。這件事堅定了曾毓群想回鄉創業的決心。他以團隊作為籌碼要挾總部,如果不同意去寧德建廠,就帶著整個團隊辭職。最終在2008年,ATL在寧德成立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時代的發展,曾毓群敏銳地察覺到新能源汽車產業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動力電池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潛力,于是決定全力進軍動力電池行業。
2011年,國內開始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但由于國家法規限制,外商獨資企業無法生產動力電池,曾毓群把握住這個時機,將動力電池部門從ATL中獨立出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應運而生,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制造。這次獨立相對比較徹底,母公司ATL只占股15%
從寧德時代的英文簡稱“CATL”就能看出來,雖只比ATL多了一個字母,但“C”字不僅標志著曾毓群團隊對其的絕對控股,更為公司打上了完全中資背景的鋼印。
登頂全球
創業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寧德時代在成立初期也面臨著重重困難。一方面,三元鋰電池技術在當時還不夠成熟,研發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市場上已經存在諸多競爭對手,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寧德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曾毓群深知,唯有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品質,才能贏得市場的青睞。
他帶領團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發,不斷優化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在這個過程中,曾毓群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堅定的信念。他鼓勵團隊成員勇于嘗試新的技術和方法,同時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加入寧德時代。
憑著此前積累的業內口碑,華晨寶馬很快向寧德時代投來了橄欖枝,邀請其為寶馬X1車型的油改電版本制作動力電池。這一合作不僅為寧德時代打開了跨國車企的大門,更使其成為了當時唯一一家躋身跨國車企動力電池供應鏈的中國企業。
面對寶馬提出的800多頁生產標準要求,以及寶馬高級工程師團隊的嚴格監督,寧德時代頂住壓力,最終以卓越的表現征服了這一挑戰。這次合作不僅讓寧德時代走完了動力電池研發、設計、開發、認證、測試的全流程,更為其后續的飛速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寧德時代在三元鋰電池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研發的電池產品在能量密度、續航里程、充電速度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逐漸獲得了國內多家主流汽車廠商的認可,寧德時代的合作伙伴名單不斷擴增,從宇通客車這樣的商用車企業,到上汽、北汽、長安、吉利、長城、東風等知名車企。
2015年3月,工信部發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其中清一色都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政策的東風助力下,寧德時代更是如虎添翼。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148.8億元,凈利潤高達30.2億元。2017年,寧德時代不僅在國內市場上繼續鞏固其領先地位,更是大步走出國門,在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設立子公司,以12.0GWh的動力電池銷量榮登全球第一的寶座,一舉超越松下、LG化學和三星SDI等行業巨頭。
業績的高速增長、極具前瞻性的行業布局、廣闊的市場前景,讓寧德時代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同。2018年6月,寧德時代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超2.17億股,發行價為每股25.14元。開盤首日,股價大漲44%,報收于36.20元,總市值達到786.42億元,這一壯舉再次證明了寧德時代在資本市場的無限魅力和巨大潛力。
引領市場
2019年6月,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迎來一個重要變化。外資電池企業的準入門檻被打破,這意味著寧德時代也要告別此前的政策紅利時代,直面市場的狂風暴雨。同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潮水般退去,銷量應聲下跌,寧德時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然而,就在這風起云涌之際,寧德時代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與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簽訂了供應協議。
這一紙協議,不僅為寧德時代打開了新的天地,更為其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版圖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于動力電池廠商而言,躋身特斯拉的供應商名單,無異于獲得了一張銷量的“保單”。果不其然,2020年,寧德時代的鋰離子電池銷量飆升至46.84GWh,全球市場份額逼近25%,穩坐全球第一的寶座。
份額做到世界第一之后,曾毓群在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新發展命題:“如何從有到好?”在他看來,動力電池產業的前半程已基本滿足市場需求,而接下來的后半程,則是引領市場、創造新需求的關鍵時期。
作為優秀的工程管理者,曾毓群察覺到人類對手機、電腦的大量需求,鋰電池的產業化水平會迅速崛起,規模效應導致邊際成本驟減。即使沒有獨占鰲頭的技術,也可以發揮前瞻性和結構化思維的核心競爭力,切入行業,然后在不斷調試精進中獲取優勢。可執行、可快速復制且容易展現對生活改變的技術,打通創新、研發、量產、市場化的鏈條,這是曾毓群的成功秘訣。
市場需求持續釋放的背后,是用戶日益多元化、精細化的需求圖譜。廣袤的北方,冬季低溫對電池性能的嚴峻考驗;崎嶇的山路越野,對動力持續性和安全性的極致要求;跨越山海的長途出行,對續航里程和補能效率的殷切期盼——這些特定場景下的“痛點”,如同拼圖上缺失的板塊,亟待技術創新來填補。
在4月21日的超級科技日上,寧德時代推出了全球首款大規模量產的鈉離子電池。這種電池具有驚人的全溫域適應性,可在零下40℃至零上70℃的極限環境中穩定工作。特別是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即使在零下40℃的極寒條件下,依然能保持90%的可用電量;即便在僅剩10% SOC(剩余電量)的極端狀態下,零下40℃整車動力也基本不衰減,真正實現了“極寒如常溫”的顛覆性體驗。
憑借在材料體系、系統結構、極限制造、商業模式上的四大創新體系,以及持續領先的市場地位(2024年動力電池全球市占率37.9%,儲能電池市占率36.5%)和強大的全球制造能力(13大生產基地,包括3座全球燈塔工廠和首家電池零碳工廠),寧德時代正引領著全球新能源產業走向為每一位用戶創造需求價值的“您的時代”。
全球每三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搭載“寧德芯”,不銹鋼新材料產能問鼎世界單廠規模之最,銅冶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寧德時代的帶動下,三大“世界級”產業地標在寧德市崛起,城企攜手,走出了一條“鏈式集聚、創新突圍”的跨越式發展道路。
寧德時代,終于走進了自己的新時代!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