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新華社的一則消息讓無數人屏住呼吸——馬來西亞政府宣布重啟馬航MH370的搜尋工作。對于大多數遇難者家屬而言,這或許是一絲遲到的慰藉,但對于年過六旬的栗二有來說,這更像是命運對他十年堅持的某種“回應”。他始終堅信,自己失蹤的兒子栗延林并沒有死,而是被困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而支撐他這一信念的,僅僅是兒子社交賬號上一條詭異的回復:“在”。
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神秘消失,機上239人至今下落不明。栗二有的兒子栗延林,原本并不在這趟航班上。他因臨時改簽,登上了這趟“不歸之旅”。起飛前,栗延林給父親打了最后一通電話:“爸,我馬上就回去了,等著我啊!”這句話成了父子間最后的對話。
十年間,栗二有幾乎跑遍了馬來西亞、北京和吉隆坡,甚至自學英語、研究衛星地圖和航空數據,只為尋找兒子的蛛絲馬跡。他每天雷打不動地給兒子的手機打電話,翻看兒子的社交賬號,直到2017年某天深夜,那個沉寂多年的QQ頭像突然亮起,發來一個字——“在”。栗二有顫抖著回復了十幾條消息,卻再未得到回應。有人猜測是賬號被盜,有人說是系統故障,但栗二有咬定:“這是我兒子!他活著,只是被困在別處了。”
失去兒子的頭幾年,栗二有的生活徹底崩塌。妻子因重度抑郁癥住院,他則像著了魔般四處奔波。村里人勸他接受現實,他卻轉身在房后種下一百棵榛子樹,因為兒子愛吃,他堅信等樹結果,兒子就能回來。
轉機出現在他偶然接觸“平行時空”理論后。他開始瘋狂閱讀相關書籍,堅信飛機并未墜毀,而是“穿越”到了另一個維度。“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未必不存在。”他常念叨這句話。有人笑他瘋癲,他卻反問:“沒找到尸體,憑什么說我兒子死了?”
栗二有的“偏執”并非孤例。MH370失聯后,家屬們分成了兩派:一部分人接受賠償,試圖重啟生活;另一部分人則組成互助團體,像偵探般分析每一份調查報告、每一塊疑似殘骸。栗二有屬于后者。他曾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海灘上徒手翻找飛機碎片,也曾在國際法庭上聲嘶力竭地質問航空公司。
但現實一次次將他擊倒。2018年,官方調查組宣布解散;2024年,馬來西亞發布822頁報告,結論仍是“無法確認失聯原因”。最諷刺的是,2025年重啟搜索的消息傳來時,栗二有卻猶豫了。他害怕找到殘骸,因為那將徹底粉碎他的“平行世界”幻想。
外界對栗二有的態度始終兩極分化。有人認為他是“被悲痛逼瘋的可憐人”,有人則被他的堅持感動,暗中支持。一位曾采訪他的記者寫道:“他像堂吉訶德,舉著長槍沖向風車。區別在于,他的敵人是全世界都放棄的‘真相’。”
十年間,栗二有寫了2000多首詩,全是寫給兒子的。他的煙癮越來越重,手指被熏得焦黃,但提到兒子時,眼睛仍會發亮。“別人說我活在夢里,可如果他們經歷過我的絕望,就會明白——夢,是唯一能讓我站起來的藥。”
2025年的重啟搜索計劃,被外界視為“最后的嘗試”。美國科技公司承諾“找不到不收費”,深海探測器和人工智能技術也給了家屬們新的期待。但對栗二有來說,這更像一場賭局:贏了,他可能失去十年的信仰;輸了,則意味著永久的絕望。
如今,他依然每天給兒子的QQ發消息,內容從“今天下雨了”到“你媽想你了”,瑣碎得像尋常父子的閑聊。那個再未亮起的頭像,成了他連接“兩個世界”的通道。有年輕人問他:“如果最后發現根本沒有平行時空,您怎么辦?”他沉默良久,答:“那我也要親自告訴兒子——爸爸找過你了,找得很用力。”
十年一夢,執念成舟。栗二有的故事,或許永遠等不到一個“科學解釋”。但比起真相,更讓人動容的是他那句樸素的堅持:“只要我不忘,他就活著。”這世上有些尋找,本就不為結果,只為告訴那個消失的人:你從未被遺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