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中國藥典》、《特色水產養殖發展報告》、中藥材天地網、《柳葉刀》。
我看從小就很喜歡看《動物世界》類型的各種紀錄片,也因此對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產生了恐懼。就拿水域中的生物來說,水蟒、食人魚等物種就足夠唬人的,但是我從不野泳卻不是因為這個。
我知道那些物種在我老家的不存在的,但是一種“水中吸血鬼”卻真的能威脅到我,那就是螞蟥。這種曾讓無數人避之不及的生物,如今在中藥材市場卻是能賣出一斤上百元,甚至接近千元的香餑餑。
超高價值
“螞蟥”、“螞蝗”,這兩個都是水蛭的俗稱。全球的水蛭物種超過600種,它們棲息于各種淡水環境中,因為其吸血的習性而聞名。不過其實只有很少數的水蛭會吸血,其他絕大多數水蛭都是吃掉水底腐殖質度日的。
下面我就還是以“螞蟥”來稱呼,比較順口。
早在秦漢至東漢時期,眾多醫學家集體編寫的《神農本草經》中,螞蟥就被列為了中品藥材;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水蛭主逐惡血、瘀血,破血癥積聚。”眾多古籍對螞蟥的效用的記載都相對統一,無非就是認為其能治療閉經、中風、跌打損傷。
療效看起來好像有很多可替代的,因此其實在我國古代并不太受重視。
真正讓螞蟥受到醫學界青睞的是1884年的時候,當時的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了螞蟥體內存在的水蛭素,這種物質擁有天然的抗凝血作用,效果是當時抗凝藥肝素的20倍!醫學科技發展至今,目前水蛭素已經能精準阻止血栓形成,且不會引發血小板減少癥。
另外,歐洲很多國家都在微外科手術中使用螞蟥進行治療,作用的清理瘀血且促進血液循環。數據顯示,每年歐洲要花費30萬條醫用活體螞蟥。
螞蟥的神奇功效還不止于此,隨著對螞蟥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螞蟥體內含有超過60種活性成分。其中透明質酸酶能幫助藥物滲透組織,組織胺樣物質可擴張毛細血管。在抗癌領域,螞蟥唾液中的** destabilase **成分能特異性溶解血栓纖維蛋白,抑制腫瘤血管生成。2021年《自然》雜志刊文證實,水蛭素聯合化療可提升乳腺癌治療有效率28%。
很有人還在研究螞蟥的其他功效,并不是作為藥材,而是作為護膚品。有研究者發明了“水蛭素面膜”,并認為其能促進皮下微循環,改善暗沉。雖然這樣的產品目前推廣不開,因為造價高昂,但也足以證明了螞蟥的潛力。
根據網上的數據顯示,咱們不能看電商平臺的,那種水分太大。以各大中藥材網站的信息做參考后,能發現現在主要熱銷的是兩種螞蟥干品:表面泛白的礬水貨和呈自然褐色的清水吊干貨。前者的價格為550-650元每斤,后者為750-900元每斤,即使是活體螞蟥,收購價也能達到每公斤100-130元浮動!每斤的干貨需要差不多300只螞蟥活體。
這么值錢而且不是保護物種,怎么沒有人聽說太多人去飼養呢?是因為不想賺錢嗎?
當然不是!純粹是因為實在太難養了。
太難養了!
螞蟥在自然水域其實也是有些嬌氣,并不是什么樣的環境它們都能生存,有些人可能這輩子都沒見過活的野生螞蟥。人類想要飼養好它們,必然就得模擬其生存環境。首先需要建立恒溫循環水系統,水溫在20-25℃之間,pH值誤差不能超過0.2,溶氧量不能低于5mg/L,不然它們就會鬧脾氣,直接死給你看。
這就意味著的時刻盯著設備,不能出問題。
而且目前似乎沒有太劃算的螞蟥飼料,很多人飼養螞蟥的時候還得用成本較高的玩意兒,比如幼蛭需要投喂螺蚌肉糜,成蛭則每周要喂食新鮮豬血,這樣飼料成本的開支就低不了。
另外,螞蟥的人工繁殖技術還不夠成功。其在人工養殖環境中的交配成功率只有35%左右,而且其卵繭,需要在25℃、濕度85%的環境中培育45天才能成功孵化,稍有差池就停止發育。就算孵化出來,幼蛭前三個月死亡率高達60%。
雖然我前面說螞蟥干的價格很高,但是這些價格是時刻波動的,貴的時候接近900一斤,便宜的時候能跌到不足300元,而且這個價格是被養殖戶的下家給賺走的。螞蟥養殖業還不夠發達,很多藥材商會跟養殖戶壓價,養殖戶們不賣就沒有銷路了,只能被迫答應。
而且很多詐騙人員會哄騙農戶,他們光強調螞蟥有多值錢,但是對飼養難度是一點不提,農戶們被騙得高價買種苗后,結果往往是血本無歸。相關的案例真的很多很多。
還是有機會的
對于如何更好的飼養螞蟥,我國不少的農學研究團隊都進行了研究,目前看起來比較有希望的是在四川眉山實驗的“稻蛭共生”模式。顧名思義,這就是在稻田中飼養螞蟥的模式,這樣的環境雖然溫度波動較大,但是勝在天然!
在水田四周挖出環形養殖溝,螞蟥吃掉害蟲幼蟲,糞便成為水稻肥料,形成閉環生態。就算螞蟥最后的收成一般,但起碼還有水稻。
有些生物科技公司正在研制螞蟥粉,他們表示這種螞蟥粉的加工比螞蟥干簡單,而且1公斤螞蟥粉的效果相當于8公斤干品!因為會更容易吸收。這使得螞蟥的價值再次上升,養殖戶賺的錢可能會更多。
政策層面也迎來轉機。2024年農業農村部將螞蟥養殖列入《特色水產扶持目錄》,符合條件的基地可獲每畝3000元補貼。但行業標準缺失仍是隱患,目前市場上充斥著用明礬增重的劣質貨,真正符合《中國藥典》標準的干品不足三成。
后記
想要養好螞蟥,需要平衡恒溫系統的電費與飼料成本,要在18個月生長周期中防范暴雨、病害、價格波動三重風險,還要提防隨時可能出現的市場陷阱。
就目前來說,螞蟥養殖業的風險依然很大。如果真的想要入局,一定要做好完全的準備,還得有承受血本無歸結果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