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歲的王阿姨最近迷上了抗衰,聽說膠原蛋白能讓皮膚緊致,便頓頓離不開鹵豬皮。軟糯彈牙的豬皮成了餐桌上的??停€常向姐妹們炫耀自己的 “養生秘訣”。
可三個月后,體檢報告上膽固醇數值亮起紅燈,脂肪肝也找上門。醫生耐心解釋,豬皮雖富含膠原蛋白,但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很高,過量食用反而增加心血管負擔。真正易吸收的膠原蛋白,存在于魚類、豆類及優質蛋白補充劑中,需均衡搭配。
王阿姨這才明白,盲目跟風食補不可取。
一、豬皮其實是個好東西,適當吃有3個好處
不少人都認為,豬身上的東西都容易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尤其是豬皮,不僅脂肪含量高,處理不好還容易有味兒,因此,豬皮經常被廢棄,但其實豬皮并沒有你想的那么“肥”,甚至處理得當,它比瘦肉還要低脂。
豬皮的皮下脂肪可通過簡單的熱燙、手動刮除來去掉,去除掉皮下脂肪的豬皮中只有2%左右的脂肪,屬于低脂肪食物。而且豬皮中還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B2及鐵多種礦物質,也是有一定營養價值的。
因此,適當吃點豬皮,并不會影響血脂和血壓,反而可能會收獲以下好處。
1、潤燥滋陰
豬皮本身性涼味甘,有清熱利咽、滋陰補虛等功效,如果有咽喉疼痛、低熱等癥狀或者陰虛內熱的人群,適當吃點豬皮能緩解癥狀。
2、補充蛋白質
豬皮中超90%的蛋白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這些蛋白質有益于人體骨骼、皮膚和關節的健康。
3、輔助降壓、控糖
豬皮中的豬皮肽,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輔助控糖;豬皮中的氨基多糖能抑制血管生成素的活性,進而更好地輔助降壓。
二、健康吃豬皮,這4點細節一定要記住
豬皮的蛋白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都要遠高于豬肉,很多人覺得豬皮很油膩,但其實處理好的話,豬皮也能成為一種不錯的低脂食品。
1、學會科學處理
想要豬皮不油膩,可通過一泡、一搓兩步來實現。先將豬皮浸泡兩小時,漂洗到白透,之后將煮好的豬皮放入加了食用堿的水中,用手揉搓,接著撈出用刀將豬皮上的油刮干凈,重復這個步驟直到豬皮呈現半透明、無油的狀態。
2、控制食用量
盡管經過處理后的豬皮,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有一定的下降,但過量食用也有可能會加重血管和代謝負擔。建議每周食用不超過2次,每次控制在50-80克,相當于一小碗豬皮凍的量。
3、烹飪要清淡
油炸、紅燒等做法會讓豬皮熱量翻倍,建議采用涼拌、熬凍或清炒的方式,搭配蔬菜均衡營養。烹飪時少放油鹽,減少額外熱量和鈉攝入。
4、特殊人群少吃
高膽固醇、肥胖、痛風患者以及消化功能弱的人群,應少吃或不吃豬皮。其高脂肪、高嘌呤特性,易誘發血脂升高、尿酸波動;難消化的膠原蛋白,還會加重腸胃負擔。
豬皮雖美味,但只有吃得科學,才能享受其營養,降低健康風險。
三、雞皮、鴨皮、魚皮,哪個營養價值更高?
關于動物皮到底要不要吃,說法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動物皮里積聚了不少毒素,而且脂肪含量高,應該直接丟棄,有人則認為動物皮是營養寶庫,可以養生保健。除了魚皮,像我們日常經常見的雞皮、鴨皮、魚皮,其營養價值到底如何?
1、雞皮
雞皮比較薄軟,不過皮下脂肪要比豬皮更多,蛋白質含量則比豬皮低很多,膠原蛋白更是在總蛋白中占比60%—80%。由于雞皮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飽和脂肪酸,因此建議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盡量少吃或不吃。
2、鴨皮
鴨皮脂肪含量高達50%—59%,蛋白質含量只有7%—10%,雖然烤鴨皮或炸鴨皮很香,但高溫燒烤可能會產生致癌物,因此盡量要少吃。
3、魚皮
魚皮中蛋白質含量占比26%—36%,膠原蛋白占比25%左右,魚皮中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適當食用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調節血脂等。一般推薦魚皮焯水后涼拌食用。
豬肉是很多家庭都經常食用的一種肉類食材,但其實豬身上除了豬肉之外,豬皮處理好也是一道不錯的低脂食品。當然,想要健康吃豬皮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選擇合適的烹飪方法等。
參考資料:
[1] 《我為豬皮鳴不平!它其實真的不「肥」…》.營養師顧中一.2024年8月21日
[2] 《豬身上有一味良藥,幫助降三高、養筋骨,蛋白質更是豬肉的2.5倍!》.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官微.2024年9月3日
[3] 《營養專家:這幾種食物最好帶“皮”吃》.生命時報.2024年11月28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