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特朗普上臺已經滿一百天了。
在這一百天里,全世界經歷了一場過山車式的震蕩,包括經濟、政治、外交等各個領域,美國的傳統西方盟友感觸尤其深刻。
在美國國內,特朗普更是揮舞總統權力大棒,頒布了一系列超出常理的行政令,甚至公然和法院對抗,試圖重塑美國政治體制。
重返白宮的第一天,特朗普就簽署了數十項行政令,創下歷史之最。總統行政令無需國會批準,簽署后立即生效,這是美國憲法第二條賦予總統的權力。
這些行政令包括廢除出生公民權、驅逐移民、加征關稅等,不僅迎合了MAGA派選民的訴求,也在不斷地挑戰總統行政權力的邊界。
值得一提的是,總統行政令并非不能推翻,國會可以通過立法實現這一點,但相關法案需要總統同意才能生效,除非有2/3的議員都投票通過,才能繞過總統推翻行政令。
然而,在共和黨控制國會的背景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特朗普的行政令幾乎沒有遭到來自國會的阻撓,反倒是司法機構扛起了限制特朗普總統行政權的大旗。
特朗普上臺后不久,華盛頓一名聯邦法官就廢除出生公民權裁定特朗普違憲,“對等關稅”出臺后,加州帶頭起訴聯邦政府,很快又有12州跟進,指控特朗普濫用總統權力。
截至上周,至少有上百項裁決叫停了特朗普的部分政策,超過200起案件正在審理。在美國憲政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盛大的場面,聯邦政府和各級聯邦法院斗得不可開交。
特朗普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他好像并沒有打算遵守法院的裁決。就拿驅逐移民這事來說,不止一位聯邦法官下令叫停,但政府依然堅持執行遣返,特朗普本人更是在社交媒體發出威脅,揚言要彈劾法官。
這件事甚至驚動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后者罕見公開譴責特朗普。要知道,羅伯茨可是保守派法官,連他都看不下去了,可見影響有多惡劣。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對行政系統的司法人員展開清洗。他任命的司法部長帕姆·邦迪是他的鐵粉,曾負責調查“國會山騷亂”的法官大多被解職或者降職,就連參與過他本人一些案件的律所都遭到了報復,被吊銷相關律師的許可證。
當前最嚴重的問題是,政府拒絕執行司法指令,因為特朗普似乎十分確信最高法院會向著他,畢竟最高法院目前是保守派占據多數。在他看來,只要一直上訴到最高法院,后者就會作出對總統有利的判決。
從美國三權分立的制度傳統來看,最高法院確實是制衡總統權力過大的最后一道防線,畢竟某個政黨同時控制政府和國會的情況時有發生。
問題在于,除了價值觀傾向于保守派,在涉及到對外貿易和國家安全等重大議題時,最高法院很少干涉總統的行政令,而是更傾向于尊重行政裁量權,特朗普當前引發爭議的舉措恰恰屬于這些領域。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憲法制定之初,還沒有所謂的政治階層。制定憲法的人沒想過政黨有一天會超越制度,他們以為國會將始終站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上思考問題,而不是代表某一政黨的利益。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中,國會議員對他的忠誠度遠勝之前。第一任期時,特朗普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共和黨內的建制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可如今,黨內的建制派被邊緣化,特朗普對共和黨的掌控力已經無人能挑戰了。
如果有人膽敢對特朗普說一句不是,那他的下場大概率會很慘。只有完全順從特朗普,才能保住飯碗,加官進爵。
特朗普不斷擴大總統行政權的做法,對美國的權力制衡機制造成了嚴重破壞。當總統可以隨意罷免官員、隨自己的心意解釋法律時,美國面臨的已經不僅僅是總統濫用權力的問題了,而是憲政危機。
相比之下,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表現已經算很好了,盡管在當時看來依然離經叛道,但因為有國會和黨內建制派的制衡,他還是一個傳統的總統。如今的他,更像是說一不二的“國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