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你還記得我嗎?你怎么在這里啊!”
李聚奎將軍撥開了熙攘的人群,徑直的沖向了一個在路邊磨刀的剃頭匠。
而這個剃頭匠則一臉不自然的說:“你認錯人了吧。”
誰知道聽完這話之后李聚奎顯得更激動了,緊緊的握著剃頭匠的手。
那么這個剃頭匠到底是什么來頭?為什么能夠讓開國上將這么激動?
一代名將
實際上這位讓李聚奎的情緒激動的人,可不是一般的角色,他的名字叫段海洲。
曾經在國共兩黨中都曾留下印記,那么他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從小時候開始,段海洲就是富二代級別的人物,家庭成分是地主。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讓他的性格逐漸變得倔強,經常和父母之間發生矛盾。
此時的他是多么想去外面上學,這樣就可以脫離父母的控制。
最終他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離開了父母來到北平大學學習。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接觸到了革命吹來的春風,當時候我黨的宣傳工作做的非常好。
段海洲也收收到了來自我黨印刷的宣傳冊,看完之后讓他大受啟發,認為這才是中國未來應該走的道路。
所以他也開始主動積極的和一些我黨的進步人士接觸,雖然他表現出了對我黨的濃厚興趣。
但是其本質上對于我黨的認識還是有限的,并沒有真正深入的了解。
當時袁世凱政府時期腐敗,官員之間相互勾結的場景讓他感到深深地厭惡,也讓他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
索性直接回家另尋出路,可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工作并沒有那么好找。
正在人生迷茫時期的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機會,當年國民黨軍隊正在招兵買馬,準備積攢實力培養人才。
在他的家鄉也有國民黨方面建立的軍校,在同鄉好友的推薦之下,他進入了軍校中學習。
此時的他躊躇滿志希望能夠干出一番事業,這樣的上進心也讓他在學校里成績非常不錯。
可遺憾的是盡管有著這樣的成績,學校卻在不久后因為各種原因宣布解散。
這對于他而言無疑是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打擊,面對著這樣的局面,他只能回家。
本來以為自己的人生就要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一輩子,抗日戰爭的號角吹響了。
作為一個熱血青年,他選擇了踏上征途,自己拿出了錢招兵買馬組織了一支抗日的隊伍。
同時他這樣的精神感動了當地的另一些富家子弟,幾人一商量推舉段海洲作為領導人。
本身在經濟方面有底子,加上當地的老百姓們本身也對日本人非常的仇恨。
所到之處很多的熱血青年紛紛加入到隊伍當中去,短短的時間里就召集到了幾百人。
段海洲將自己從軍隊中所學到的先進經驗用來訓練這些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很快就有了戰斗力,但是和當時兇猛的日軍還是有所差距的。
很快這支隊伍中匯聚了幾千人,這樣的一股力量不容小覷。
最終的出路
同時正在抵抗日軍的國民黨發現了這股力量,決定將其收編到隊伍當中。
這對于段海洲而言絕對是個好消息,但是現實情況卻沒有他想的這么美好。
當時的國民黨內部勢力縱橫加錯,斗爭非常激烈,新來的段海洲當然成為了他們眼中的肥羊,都想將段海洲的隊伍收到自己麾下。
本來是想積極抗日的,可是眼看到國民黨的軍隊是這個樣子,他感到非常的失望。
于是產生了退出國民黨的想法,正好在這個時候他看到了八路軍的隊伍。
當時的他向徐向前遞交了投誠書,自此之后成為了八路軍麾下的軍官。
但是在他加入到八路軍后,讓他感到了不適應,因為八路軍部隊軍紀嚴明,這讓他感到有點難受。
同時還保留著曾經在國民黨軍隊時候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我軍給他安排了司令的頭銜,但是他本質上還是沒有這個認識。
在八路軍呆了一段時間后,他還是選擇了離開,重新加入到國民黨部隊。
此時抗日的勢頭正猛,他也積極的抗擊日軍,但是效果卻一直不是很好。
而且國民黨軍隊根本無心抗日,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當漢奸。
面對著這樣的局面,心灰意冷的他干脆直接回到重慶,從此隱姓埋名,再也不提曾經的事情。
在重慶干起了剃頭匠的營生,也落得清閑的生活,直到解放戰爭結束后,開國的將軍李聚奎來到重慶視察,然而一個熟悉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來他和段海洲曾經在八路軍的隊伍中并肩作戰過一段時間,可是時過境遷,段海洲成為了一個兩鬢斑白的剃頭匠,李聚奎則成了萬人敬仰的將軍。
他拉著段海洲的手談起了過去的事情,這一次段海洲淚如雨下,兩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來到房間敘舊。
此后李聚奎想要拿出錢來接濟段海洲,可是被段海洲拒絕了:“現在過著這樣平淡的生活,我感到非常滿意。”
李聚奎接著又想要為其提供其他方面的照顧,都被他拒絕了,對于他來說人生中已經經歷的夠多了,現在只想平平淡淡的走完自己最后一程。
這就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所導致結果也不同。
參考資料
陳元龍:民族危亡之際舍生忘死. 河北共產黨員網. [2024-07-25].
李聚奎:“青年抗日義勇軍團”的新生 - 口述和回憶綜合資料 - 抗日戰爭紀念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