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李金懋正在給李官新、梁彬斌講解設備原理。覃俞焱攝
4月29日7點,國鐵南寧局南寧供電段吹塘變電所的鐵門被緩緩推開,10位身著黃色工裝的身影便魚貫而入,一場為期兩天48小時的全所設備系統性檢修維護作業將迎來收官之戰,作為黎湛鐵路的“供電心臟”,完成維護升級的變電所將煥發新生,持續為鋼鐵動脈注入強勁電能。在這次作業中,有一位“火眼金睛”師傅,帶“數據雷達”“除障慧手”兩位徒弟各展所長,讓隱患無處遁形。
“端子箱清潔了嗎?”“進出口電纜保護到位了嗎?”“開關觸頭導電膏涂了嗎?”……作業過程中,工長李金懋向大家提出一個又一個“疑問”。在他的眼里,設備檢修無小事,“慎之又慎”這4個字深深烙印在腦海里。經驗豐富的他就像一臺擁有“火眼金睛”的“掃描儀”,檢修中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每一項調試要求、每一項操作細節都已被他牢牢記入腦海,及時發現并破解難題。
16年前,剛入路的李金懋還在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的南昆線冊亨變電所與崇山峻嶺為伴。山里的夜靜得能聽見設備電流聲,這個倔強的年輕人總是抱著二次原理圖蹲在斷路器旁研究,把每一次巡視檢修都當成技術課堂。2013年,正是廣西第一條高速鐵路南廣線建設進入關鍵沖刺階段。由于當時高鐵變電人才緊缺,李金懋主動請纓前往貴港供電車間補充人員力量,在取得高鐵變電上崗資格后,他參與了南廣線變電專業的驗收及聯調聯試。“既然在現場就好好學扎實,以后總不能每次出事都找廠家吧!”他硬啃下設備原理,2016年黎湛線電氣化改造時,帶著30多項安全卡控措施沖上一線,成為玉林變配電工區首任工長至今。如今他總結的“望聞聽測”四步法,成了工區破解難題的秘籍。
“通過觀察設備外觀、聞異味,聽聲音判斷故障,再用專業儀器測量確認,可快速定位故障點。師傅的這套方法讓我在任何一次檢修作業中都非常受用!”副工長李官新一邊介紹四步法,一邊舉起手機記錄設備情況,壁紙上妻子的笑容甜得像糖。這位34歲的“寵妻狂魔”也是工區出名的“刷題達人”——為了給妻子多一點休息時間,同時不落下理論學習,他在家經常一手摟著熟睡的小女兒,一手拿著手機打開答題軟件挑燈夜戰,一天最多能刷5000多道題,多次在單位勞動競賽中拿下第一。“只要勤勤懇懇,笨鳥先飛也可成雄鷹。把理論學好了,現場處理問題才更有底氣。”李官新說。
李金懋正在給李官新、梁彬斌講解設備原理。覃俞焱攝
靠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加上細致入微的觀察和分析能力,2022年,李官新如一臺精準的“數據雷達”,自學啃下視頻監控設備檢修技術硬骨頭,帶著班組把管內30處“罷工”的監控點從花屏閃爍、信號“失聯”、云臺“卡殼”的狀態中一一修復;面對無人所亭電源切換時空調“罷停”引發的高溫警報,他腦瓜一轉,給空調加裝自啟器和時控器,讓設備像被賦予“生物鐘”般自動啟停,還能智能計算運行時長,不僅讓設備“延年益壽”,還悄悄給運維電費賬單“瘦了身”。
有著“除障慧手”的青年職工梁彬斌與李官新同齡,他今天主要負責主導電回路過渡電阻測量,能及時發現并解決線路隱患。把女兒粉嘟嘟的臉龐拍下作為微信頭像的他,工作起來卻似一位“鐵人”。去年端午節上午,計劃回老家桂林過節的梁彬斌拎著行李剛到車站就接到搶修通知,他二話不說便返回工區,跟著師傅李金懋驅車前往黎鐵變電所。等故障排除已是黃昏,桂林老家的團圓飯早涼了,他卻樂呵呵地說:“故障解決了,粽子吃起來才會更香!”
正是這次經歷,讓他把師傅的“望聞聽測”四步法用得愈發純熟——今年初在一次110千伏變電站設備巡檢中,梁彬斌就運用這一方法,及時發現一處抗雷圈的線夾存在發熱隱患,避免了故障擴大,保障了變電設備穩定運行。
在國家技能鑒定中心組織的變電技師專業考核中,李金懋、李官新、梁彬斌三人先后以優異成績獲評技師資格。有了他們做榜樣,職工們都鼓足了干勁學技練功,工區在大家的努力下至今保持著“零責任故障”記錄。今年,李官新的徒弟古敬光也準備踏上考場,責任鏈在三人手中越擰越緊。
下午4點,大伙完成了最后一項接地電阻測試。開完收工會,李官新仔細填寫工作日志上的完成量,欣賞完大伙的一條條“戰績”后,給家庭群發去信息:“收工,今晚準點回家吃飯!”變電所外,黎湛線上列車呼嘯而過,監控屏上的數據在他們身后跳動閃爍,像一串不會熄滅的星火。(唐敏遂 宿雨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