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第56個世界地球日的到來,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簡稱ICIMOD)第56屆理事會及中國伙伴日于2025年4月23日至27日在昆明圓滿召開。眾多國際組織和政府高級別代表齊聚春城,包括ICIMOD成員國理事、獨立理事、項目指導委員會成員(荷蘭、奧地利、瑞士、瑞典等國的知名專家)、支持委員會成員(澳大利亞、挪威、瑞士、英國等國駐尼泊爾大使、歐盟駐尼泊爾大使、瑞士發展與合作署代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域辦公室副主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副代表)以及ICIMOD管理層(總干事、副總干事等)。
ICIMOD始建于1983年,作為政府間國際組織,致力于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的山地可持續發展,成員國包括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和緬甸。中國作為創始成員國之一,憑借山地大國的地理特征,長期投身于區域山地可持續發展事業,成果斐然。云南省,作為山地省份,肩負著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重任。而2025年,恰逢中國擔任ICIMOD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此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共同承辦。
理事會期間,ICIMOD及其中國委員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隆重舉辦 “中國合作伙伴日”。國際代表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環境科學院、西藏農牧科學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蘭州大學、四川大學等機構的約120位代表齊聚一堂。活動期間,代表們參觀了COP15生物多樣性永久展館,中外科學家就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空氣污染與農業綠色發展以及南南合作等重要議題展開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
會后,ICIMOD理事會成員與國際代表深入考察了滇池流域的生態治理成果、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以及花卉種植基地,實地體驗了元江-紅河干熱河谷熱區農業產業的發展成就。4月27日,代表團一行前往昆明植物研究所紅河山地未來種質資源創新中心,參觀了基地內的生態文化光伏長廊與COP15青年科學探索營地。許建初研究員向代表團詳細介紹了《山地未來行動計劃》以及包容性生物經濟產業鏈的構建進展情況。ICIMOD總干事白瑪?嘉措(Pema Gyamtsho)博士與許建初博士共同為“山地未來與山地生態實驗室伙伴計劃”揭牌。最后,代表團沿著基地菩提樹大道種下了象征喜馬拉雅團結友誼的菩提林,這一舉措充分表達了成員國之間期望通過科技合作,攜手共筑美麗山地與美好生活愿景的熱切愿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