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圖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與未來的向往,受到各族人民的喜愛。
為展現這些集文化性、民族性、裝飾性于一體的豐富紋樣,反映四川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與審美趣味,5月1日起,四川博物院的最新展覽:“紋脈綿長——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圖案特展”正式向觀眾們開放,展期將持續至8月31日。
攝影:楊辰鴻
此次展覽匯集了130余件四川各民族文物及圖片、視頻等,將向觀眾展示圖案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其構成元素與造型的相互影響、重組融合,體現四川各族人民共居、共事、共學、共樂的和諧圖景。
展覽分為萬象自然、生靈共舞、方圓敘事、喜樂常安、龍騰天地五個單元,展示從自然山川開始,到動、植物紋樣、幾何紋樣,再到抽象符號和福祿壽喜等內容,最后以中華民族共有符號龍紋為結尾。
本次展覽文物亮點紛呈,包括現代嵌寶銅鎏金琺瑯彩太平有象擺件、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紋瓷杯、民國琺瑯彩八寶紋銀蓋碗、清五彩人物紋壽字形瓷執壺、民國漆地描金雙龍戲寶紋塔式木罐、現代紅緞繡云龍紋披肩等重點展品。
其中,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以十二個月份對應的花卉為主題,一花一詩一杯間,融合詩、書、畫、印于一體,體現了康熙時期制瓷工藝的高超水平和文人審美意趣;民國琺瑯彩八寶紋銀蓋碗其碗蓋與碗身均嵌有彩色“吉祥八寶”紋飾,依次分別為:寶傘、蓮花、寶瓶、金魚、吉祥結、金輪、白螺、勝幢,色彩搭配和諧,制作精美。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瓷杯 四川博物院藏
以四川各民族瓷器、漆器、紙質、銀器等質地文物來詮釋多種紋樣,這些不同圖案在賦予器物靈動、優雅氣質的同時,也展現出了四川各民族對自然與生活的獨特見解,讓觀眾能夠享受一場視覺盛筵,體會多元共生的文化智慧。
漆繪四瓣花紋鷹爪足杯 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藏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李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