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西川匯錦都學校操場上星光熠熠,數千名師生、家長代表齊聚一堂,手持熒光棒,共同見證了一場以“相約錦都——匯天府文脈?育錦都英才”為主題的文藝盛宴。
晚會通過歌舞、誦讀、走秀、合唱、情景劇等多元形式,展現了學校辦學六年來積淀的文化底蘊、師生風采以及家校共育的豐碩成果。
非遺剪紙服裝、竹編、川劇元素與現代舞臺技術深度融合……由老師和孩子精心編排的15個節目貫穿古今,精彩一波接一波。
晚會在錦都管樂團氣勢恢宏的器樂合奏《燈火里的中國》中拉開帷幕。舞臺燈光與音樂交織,瞬間點燃全場熱情。
六周年文藝晚會璀璨上演: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第一章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
民樂詩畫《錦水書聲》以七年級、八年級民樂社團的絲竹雅韻搭配高中部學子深情朗誦,將千年錦城文化與校園書香氣息完美融合。
舞蹈《蜀風遺韻?跡》以靈動舞姿再現巴蜀非遺魅力,八年級學子化身“文化使者”,用肢體語言講述三星堆、川劇等文化符號的故事。
《壯志少年行》則通過小學部舞蹈、文學社與民樂團的三重演繹,展現少年志存高遠的蓬勃朝氣。
壓軸節目《典籍里的中國》《錦都賦》由教師子云文學社以配樂誦讀形式呈現,教師們以鏗鏘之聲串聯古今,既致敬中華經典,亦禮贊學校六年育人成果。
非遺“高定”:初中女孩穿六米剪紙鳳袍走秀,驚艷全場
第二章聚焦學生成長與家校共育,以溫情與創意點亮舞臺。
歌舞串燒《夢想開始的地方》中,高二舞蹈社團用青春律動詮釋“從這里出發”的信念,引起同學們的共鳴。
八年級和七年級子云文學社分別以《穿越時空的對話》《書香少年》情景誦讀,詮釋閱讀的力量。
《剪紙姑娘》成為全場焦點:七年級舞蹈社團少女身著非遺剪紙工藝服飾登臺,其中八年級石同學的定制服裝尤為驚艷——耗時一個月手工剪裁的6條鳳凰圖案,衣長6米,象征學校六載耕耘與騰飛。
石同學動情地表示,這件凝聚非遺傳承與師恩的作品讓她倍感自豪,而她未來立志報考公安大學的夢想,更彰顯了錦都學子多元發展的風采。
《美麗的竹編》以歌舞展現非遺竹編技藝,小學部學子清亮歌聲與靈動舞姿,傳遞勞動教育的豐碩成果。
科技與人文交織的《在故事的最終》則通過高一年級舞蹈社團的創意編排,用光影與肢體訴說青春敘事,贏得陣陣掌聲。
高中學霸變身“宇航員”,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
晚會尾聲以“共育”為核心,彰顯教育合力。
教師團隊亦不遑多讓,合唱《追》《幸福時光》中,中學部錦韻合唱團在王凌霄老師、張淼熙領唱下,以悠揚和聲傳遞師生情誼與教育溫度。
《科技之光》舞蹈將科幻創意與學術成就結合:七年級學子化身“宇宙探索者”,背景屏幕實時展示學校地球科學奧賽成果——高二唐同學、徐同學預賽斬獲省級一等獎,即將沖擊全國決賽。
教師合唱團以《這世界那么多人》《把未來點亮》收束全篇,在劉青松老師的指揮下,教師們用歌聲詮釋教育初心,令現場師生沉醉。
全場合唱《歌唱祖國》將晚會推向高潮,數千人齊聲高歌,用最嘹亮的愛國之聲為校慶獻禮。
六載耕耘,再啟新程。整場晚會既是學校藝術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亦是對天府文脈與時代精神的生動詮釋。
西川匯錦都學校以文化育人、以藝術潤心,在六周年之際,再次奏響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鏗鏘樂章。未來,學校將繼續攜手家校社三方,培育更多兼具文化底蘊與創新精神的錦都英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