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從2025年1月1日開始,延遲退休政策就正式落地執行了,目前肯定有不少臨近退休的“打工人”心里開始打鼓。
尤其是1965-1980年出生的男職工,由于退休年齡從原來的60歲逐步調整到63歲,肯定會焦慮“要多搬三年磚”,也會盤算“晚退幾年養老金能漲多少”。
那么今天就帶著大家聊聊這個關乎每個人錢包的政策到底怎么選才劃算。
很多人吐槽:“工作幾十年還不夠累嗎?怎么退休還要拖?”其實國家出這招,背后有三大現實原因:
勞動力不夠用了
根據人社部數據,我國勞動年齡人口(16-59歲)從2012年的9.37億降到2023年的8.76億,少了6000多萬人。
現在年輕人讀完大學、研究生,25歲才進職場,和過去18歲進廠的父輩比,實際工作年限少了近10年。延遲退休相當于讓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多頂幾年,緩解用工荒。
養老金壓力山大
2023年全國養老金支出超7萬億元,但年輕人交的錢增速跟不上老年人領錢的速度。中國社科院預測,如果現行政策不變,養老金累計結余可能在2035年耗盡。
延遲退休相當于“開源節流”——多交幾年社保,少領幾年退休金。
人均壽命延長了
1960年中國人均壽命43歲,2023年漲到78.2歲。過去“60歲退休領10年養老金”的模式,變成“領20年”,財政扛不住。其實隔壁日本早就直接把退休年齡調到70歲了,咱們還算溫和的。
這批那么1965-80年男職工該如何選退休年齡呢?首先要搞懂2個關鍵:
關鍵1:年齡調整正確解釋
2025年起,男職工退休年齡每年延遲4個月,到2040年統一到63歲。舉個例:
1965年出生:原本2025年60歲退休,現在延遲4個月(2025年4月退休)
1970年出生:退休年齡逐步延到62歲
1980年出生:直接按63歲退休
現在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能退休,但2030年起每年增加6個月,到2045年要繳滿20年。比如1975年出生的人,退休時可能得交滿18年。
關鍵2:彈性選擇不是“隨便選”
政策允許提前或延后最多3年退休,但有條件:
提前退休:最少繳滿15年,且單位同意
延后退休:最多工作到66歲,養老金每年多漲2%
從上訴的關鍵點我們可以按照以下三個自編案例來對號入座,從而思考選60歲退、63歲退還是66歲退?
案例1:張師傅(1965年生,建筑工人)
提前退休(60歲):月養老金約4000元,但工地體力活實在扛不住
正常退休(63歲):多繳3年社保,養老金漲到4500元,但得再干3年重活
選提前退休:雖然少拿錢,但健康更重要
案例2:李工(1970年生,國企工程師)
正常退休(63歲):月養老金6500元,工作輕松還能帶徒弟
延后退休(66歲):養老金漲到7100元,但得放棄返聘賺外快的機會
選正常退休:退休后返聘,總收入反而更高
案例3:王總(1980年生,私企高管)
必須63歲退休:但自己開公司,社保按最低標準繳,養老金只有3000元
策略:提高繳費基數,或者退休后再就業。
最后筆者想給這批男職工的三個實用建議:
健康第一,別硬扛
干體力活的選提前退休,坐辦公室的可考慮延退。
算清“養老金性價比”
養老金公式: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本人工資)÷2×繳費年限×1%
多干3年,社平工資和繳費年限都漲,但也要看單位是否繼續交社保。
檔案和社保千萬別斷
視同繳費年限(比如軍齡、知青工齡)認定需要原始檔案,丟了可能少領幾千元。
總的來說,1965-1980年出生的男職工正站在政策過渡期,選對退休年齡,等于給自己多攢一份底氣。
今日話題:延遲退休已落地,1965-80年之間出生的男職工該咋選劃算?3種年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