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想把最好的教育給孩子。但如果把托舉的順序搞反了,結果卻費力不討好。就好比蓋房子,地基沒打好,上面蓋得再漂亮,也容易出問題。
×錯誤的托舉順序
01
過度關注學習,而忽略生活技能
“掃地怕累著,洗碗怕摔著,最后養出個生活低能兒”。普通家庭總把家務和學習對立,孩子只要成績好其他都無所謂,做家務是浪費時間,還不如節省下來多刷幾道題。
圖 | 豆包AI
殊不知,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在生活、心理、社交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也可能遇到各種問題,無法適集體生活,一些需要 團隊合作的工作,也可能因為缺乏 自我管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無法勝任。
02
過度關注正確率,而忽略底層邏輯培養
“刷題卷到飛起”,過于關注孩子在各類計算題上的正確率,一門心思只盯著那一個個具體的分數,將其視為衡量孩子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卻忽視了對孩子學科底層邏輯的培養。
圖 | pexels
卷面的分數固然重要,但它僅僅是表面的呈現,就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真正決定孩子未來在學習道路上能走多遠、多穩的,是他們對學科內在邏輯的理解和掌握。
03
過度關注物質滿足,而忽略情感聯接
過度關注孩子的物質滿足,卻忽略了與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聯接,情感賬戶 “只取不存”。
經常看到這樣的家長:在物質方面毫不吝嗇,看似對孩子十分大方,傾其所有,實際上缺乏對孩子內心真實想法的了解和傾聽,真正“看見"孩子的時候很少。
圖 | pexels
這樣養大的孩子,可能會因為物質的滿足而暫時感到快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逐漸對物質失去興趣,轉而尋求情感上的滿足,因此出現一些行為問題,比如沉迷網絡游戲與虛擬世界的社交,到頭來,不僅影響學習成績,還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04
過度關注孩子,忽略父母自己的生活
很多家庭會出現“父母角色過度犧牲”的現象,家長為了孩子幾乎放棄了自我,一切都以孩子為先,咬牙“犧牲”自己的需求和正常生活。
但這樣,往往最終養不出父母想要的娃。孩子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習慣了接受,不懂得付出和回報,長大后容易缺乏責任心,對親情冷漠,甚至 “不懂感恩” 。
圖 | pexels
而父母,也會因為過度犧牲會導致家庭關系扭曲,將自己付出所受的苦累、委屈,轉化為對孩子的期待、壓力,淪于付出與回報的計較中。
?正確的托舉順序
01
生活支點:培養TA的生活技能
其實生活能力才是托舉的根基。
在丹麥,每一所小學都配備了專門的教室,讓孩子學習烹飪、房間整理等課程,并且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日本、芬蘭等國家的家政課程也十分受家長和孩子的歡迎。
在日本,小學生從午餐發方、餐后回收餐具,到清潔教室,都是他們的“工作”。圖 | 紀錄片《日本學校午餐,不僅僅是吃!》
家長不妨學習一下國外勞動教育的理念,比如帶孩子每周搞一次大掃除(每人承包一塊區域),制作家務日歷,或者每月讓孩子拿200塊規劃家庭采購。這些小事練出的統籌能力,未來能反哺到學習規劃中。
02
學習支點:讓知識“活”起來
當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他們會更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鉆研,主動思考問題,從而真正掌握學科的精髓,而不是僅僅為了分數而學習。
相比起傳統“應試”,國際學校非常重視“全人教育”,提倡用興趣引導、PBL式的教育方法來支持孩子“做學習的主人”。
上海耀中采用大量非傳統式課堂,讓學生深入探索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等未來領域,并主導開展大量和現實生活相關的項目實踐。 圖 | 學校提供
憑借豐富的國際化教育資源、多元的社團課程體系、科學的分層教學模式,以及對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深度關注,國際學校已成為眾多追求孩子全面發展家庭的升學選擇。
升學規劃、選校咨詢,識別預約
03
情感支點:增進家庭情感聯接
情感鏈接是教育的基石,如同土壤滋養幼苗,它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比說教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托舉的力量。
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看到他內心的想法,努力走進孩子的生活。
圖 | pexels
比如,帶孩子參加戶外親子運動,在互相鼓勵中分享成功的喜悅;時常與孩子在睡前聊聊天,飯后散散步,從閑話家常開始,和孩子打開話匣子,讓他們習慣和父母傾述,這樣,在有困難時,他們才會自然而然地告訴父母,“有話可說”。
04
父母支點:永遠只做“副司機”
家長與其對孩子傾其所有付出,不如“適可而止”,永遠保留20%自己的生活。
人大附中的家長會上,一位數學老師的話在家長圈爆火。他說:學生是司機正在開車,而家長是副駕駛,切記不要搶方向盤,應該默默看導航,關注周邊路況,快走錯時提醒一下,已經走錯了,趕緊說:“沒關系,不就多繞幾公里!”
圖 | 小紅書
真正的托舉不是自我感動式付出,而是向孩子示范一個身心健康、有追求、有快樂的人生該是怎樣,同時適當放手,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主意識。
托舉,不是把孩子頂在頭上,而是牽著他們的手,用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自己站穩、走好。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想要孩子成功站上人生舞臺,靠的不僅是孩子自身的努力,家長的教育智慧和學校社會的豐富資源,缺一不可。
5月24日,上海教育論壇將在世貿展館7樓重磅開幕!
?牛校校長+教育大咖集結,深度剖析國際教育前沿趨勢,探究破局之道
?全球升學路徑全景解讀,從英美澳加到中國香港...一站式揭秘升學路徑,拓寬孩子未來發展邊界
?中考升學黃金期,專業團隊量身定制升學方案,從志愿填報道多元升學,打破單一賽道局限,為孩子提供更多可能
識碼領取入場券?
點擊下方卡片立即關注
專注國際教育18年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