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香,漫卷千年;茶芽正新,青春如沸。
值此五四青年節之際,安溪法院推出“茶鄉新語 芳華正沏”五四青年節特輯,將筆觸聚焦茶鄉新任法官,記錄她們從青澀“茶芽”淬煉為司法“佳茗”的成長之路。
當五四的熾熱火種躍入千年茶鄉,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新一代青年法官的法治心聲,感受他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錚錚誓言,看他們茶鄉大地上演繹新時代的法治青春。本期聚焦《陳潔:言芳行潔,不負韶華》。
陳潔,女,2012年入職,現任安溪法院蓬萊法庭法官。
第一面錦旗:12天的溫暖答卷
當任命文件正式下發的那一刻,我反復摩挲著法袍上嶄新的法徽,指尖傳來的金屬涼意讓我突然清醒:我不再是那個跟在法官師父身后打磨自己的法官助理,而是要對每一個判決負責的員額法官了。
獨立承辦案件的第二周,我高興地簽發了人生第一份調解書——一樁案情簡單的買賣合同糾紛。被告陳某拖欠原告張某茶葉款七萬多元,昔日的生意合作伙伴對簿公堂。
正值新春佳節前夕,通過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分析訴訟成本和長遠利益,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沒想到收獲了一面繡著“辦案神速 公正高效”的錦旗。原來法官的力量,不在于法槌的重量,而在于俯身傾聽的弧度。
百日沖刺:116件案件的成長密碼
入額首季度,116件案件密密麻麻鋪滿電子卷宗系統。記得某個暴雨天,我同時處理著離婚調解、民間借貸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三起案件,午飯時發現調解筆錄和判決書草稿在電腦桌面堆成了小山。但正是這樣的“魔鬼訓練”,讓我飛速掌握了“一心多用”的審判藝術:上午剛用“背對背調解”化解夫妻生活小矛盾,下午就鉆進200頁的銀行流水里尋找破綻。同事說我上手得快,可只有我知道,當助理時累積的多年經驗,是我面對眾多案件能夠從容不迫的底氣。
現在我的法袍口袋里總備著便簽本,記錄每個當事人的訴求,點點滴滴瑣碎細節堆砌起我對“法官”二字的理解。
三個月前我還在為寫不出裁判文書焦慮得失眠,如今已學會在判決書“本院認為”部分多寫兩行釋法說理。那些小時候看的港劇里慷慨陳詞的法官形象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鏡子里這個掛著黑眼圈卻目光堅定的自己——原來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成為想象中的英雄,而是在每一個平凡案件里,活成值得群眾信賴的模樣。
!聲明:轉載須注明來自“安溪法院”公眾號,且應保持標題和內容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歪曲、篡改或刪減標題及內容。
本期來源:蓬萊法庭 陳潔
本期編輯:融媒體工作室 唐巧云
■五一勞動節 | 你奮斗的樣子最美!
■安溪法院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讀書班開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