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塵谷行知
很多年紀輕的人大都不相信有"命定"一說,當人生走到一半及以上,隨著閱歷和識見的沉淀,或許有一天就會明白天地萬物皆是自行其道、和而不同。
和是中和、和諧,所有事物之間都在互相調和,又存在諸多的不同之處。
有所和,故而能夠相因相生,彼此不沖突矛盾;有所不同,故而能夠相推相轉,彼此砥礪切磋。
孔子把人一生的過程分段為六個階層,當中的"四十不惑",潛意是:因為內心有了定境,不再輕而易舉地被外面的東西引誘,即便身處困厄潦倒的窘境,也能素位而行,不偏不倚。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兩片相同的葉子,這就是自行其道。按照老天爺給我們每個人規(guī)劃好的路數(shù)走,這就是順天應命。
謊言說一百遍就成了真話。現(xiàn)在人時常把"性格決定命運"掛在嘴邊,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往往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有人為了改變自身的命運,強制改變自己的性格,真是強扭的瓜不甜,改變性格直接導致更多時運變數(shù)的觸發(fā),這樣的人生其實是非常苦澀的。
我喜歡《中庸》開篇一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天之太虛所賦予人的氣稟是性,跟隨著這股子氣勁走就是道,破除路途中的一切障礙就是教。走道是一刻都不可偏離的,偏離了就不是你本該走的那條道了。
一言以蔽之,性格是上天賦予給每個人的,只可順應,不可隨意更改,改了就逆天了。
性是性氣,指的是每個人出生時候便帶來的氣質稟性。格是格位,指的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位置。
把自己的氣性調習到這個位置,這就已經(jīng)到了"知天命"的境界。所以,知天命是很難達到的,當然,如果懂得正心修身,也是完全可以變得很輕松。
天生我材,每個人都是天之驕子,每個人的性格里面都潛藏著各自強悍的天賦,找到了你就得道,得道者多助。找不到就是失道,失道者寡助。
君子慎其獨,造物主給我們搭建好了只屬于你一個人的獨木橋,能否有抵達超然之彼岸的力量,還是說只有在此岸生死里頭迂回的本領,這都是看個人的修為層次。
性與格是一一對應關系,類似于某種設定好的機關,一旦兩相吻合,整個設備便開始運轉起來,并且伴隨著一些奇妙的事情發(fā)生。
命定,不是死板固定的,而是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不停地變動,但無論如何變化,始終有一個轉軸在制約、調配著一切。
一個人倒霉后不會一直這樣子,也會有轉運的時候,轉運后又不懂得收斂,慢慢就回到了原來的倒霉路上。
中庸的智慧由此可見一斑。
中是人生命運的軸心,按儒家文化的思維模式,人的喜怒哀樂情緒沒表現(xiàn)出來時的那種狀態(tài)是“中”,情緒觸發(fā)后保持適宜的狀態(tài),則是“和”,同時也叫“庸”(用),“中和”之運用就是中庸。
世上所有東西都是在圍繞著“中”來呈現(xiàn)。
一個人很中用,說明他情緒管理得非常到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做到像圣賢所說的“君子時中”。
相反,一個人很不中用,那明擺著他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心隨境轉,像是圣賢口中所說的“小人反中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