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獨有的退休生活補貼,在經過多年的優化和改良之后,發放形式和類別雖然有了少許變化,但總體來說還是讓企退人員羨慕嫉妒恨。
處級以上退休人員,除了養老金之外,每月還能獲得相當于基本工資75%的生活補貼。那生活補貼的發放標準,到底是怎么計算的呢?
1、哪些人能領到補貼
- 體制內退休的的公職人員:公務員、事業編制在編人員,在退休前已滿足養老保險繳納最低年限。
- 邊遠地區工作或高危行業從業者:參與援疆、援藏、支邊等國家專項計劃者,退休后額外享受5%-15%的補貼加成。
- 中級以上職稱或處級以上職務:正高級職稱教師比中級職稱每月多領800-1500元。正高級職稱教師比中級職稱每月多領800-1500元。
- 獲得國家級、省部級表彰者:獲得全國勞?;蛘呶逡华務侣毠?,以及國家級別獎項獲得者,都能享受特殊生活津貼。
2、生活補貼能領多少
基礎工齡計算:工齡滿15年可以享受基礎補貼,標準為基本工資的50%,之后工齡增加1年,標準增加1.5%-2%。
職級補貼:科級干部補貼系數增加5%-8%,處級10%-15%,廳級20%以上
職稱補貼:中級職稱增加5%,副高級職稱10%-12%,正高級職稱15%-18%
疊加規則:如果既有職級又有職稱的人員,按最高值計算,補貼系數不疊加。
例如:某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教授(正高級職稱+副廳級待遇),補貼系數按副廳級20%計算,高于正高級職稱的15%,最終取職級標準。
3、補貼差異化原因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生活補貼,主要由當地財政負責支出。目前雖然全國養老金計入統籌,但各地區的生活補貼發放,還是以當地財政為主。
同等職稱、級別退休人員,因地區經濟發展不同,也會造成生活補貼的差異化。即使是同樣的補貼系數,但基本工資的高低,才是決定生活補貼的重點。
全國統籌的標準,在物價上浮的基礎上,保障生活補貼的下限。地方財政會根據本省情況,進行額外調整,保障了制度統一,又不失地方特殊性。
4、生活補貼怎么領
整體流程:單位初審→主管局復審→財政局終審→審核通過發放
第一步:退休前6個月進行預審
領取《待遇預審表》。準備好身份證復印件、編制證明、職稱/職級認定文件、特殊經歷證明等相關文件以及復印件。
第二步:退休當月正式申報
前往單位離退休管理科或屬地人社局養老處,進行待遇測算,系統會生成基礎補貼金額,再疊加計算職稱或職級補貼系數,以及特殊補貼。
第三步:財政局15個工作日審核
如果材料完整,補貼部分計算無誤,那么財政局會在15個工作日內,對退休人員的生活補貼進行審核。
第四步:生活補貼發放細節
審核通過后,生活補貼會按月發放到社保卡內,并且生活補貼跟養老金一樣,都是每隔12個月進行資格認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