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網站的消息,5月2日商務部發言人,在回應最近中美經貿談判的情況時表示,針對美國最近主動釋放出來的談判信號,中國這邊正在認真考慮和評估。
很多人覺得,中國這番表態其實就是給美國一個談判的機會,也算是給特朗普留了點面子。
不過我們說話還是很謹慎的,用了“評估”這個詞,意思就是中國不拒絕談判,但最后到底是答應談判,還是繼續觀望,還得看美國到底有多大誠意。
可中國給了機會,特朗普卻不領情,反而變本加厲,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
美國時間5月2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取消了對中國“低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免關稅的政策,但其他國家還是能享受這個優惠,這事兒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心里其實都明白。
外界普遍認為,要說美國該拿出什么誠意,主要也就一個點,那就是特朗普得重新建立起中美之間的互信。
其實早在他上次當總統的時候,就已經對中國發起過貿易戰,結果兩邊都沒討到好處,最后誰也沒贏。
雖然中間換了一屆拜登政府,兩個人的風格不太一樣,但本質上還是都想著要壓制中國,所以中美之間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了,甚至兩國的軍方高層對話也斷了很長時間。
如今回頭看看,特朗普真的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當初特朗普剛開始打這場關稅戰的時候,信心爆棚覺得自己能贏,直接對70多個國家加了關稅,但事情根本沒按他說的那樣發展。
很多國家也反過來對美國加了關稅,結果在多國反擊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根本撐不下去,美國國內也跟著出問題。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貨物短缺、物價飛漲,更嚴重的是不少工廠都停工了,前兩天,特朗普還不得不簽署了一份給汽車零件免關稅的文件,這就說明美國工廠現在是真的轉不動了。
而美國對中國產品加了145%的關稅,這一下子就直接影響到了美國自己的零售行業。
美國網上購物平臺現在都把漲價的原因歸結為“關稅附加費”,說白了就是這些關稅最后都讓美國老百姓買單。
可以說,美國這場對全世界的關稅戰,其實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自己吃虧。
不過雖然現在美國共和黨政府表面上還嘴硬,死活不承認打關稅戰是錯的,但其實現在形勢對中國比較有利,美國這邊反而變得很被動。
說到底,不管是關稅戰還是貿易戰,現在壓力最大的人其實還是特朗普,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的GDP不僅沒漲,反而還下降了0.3%,這是疫情以來最差的表現。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整體跌了8%,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和利率出現了倒掛,這已經讓美國國債變得很危險。
各種商品價格瘋漲,超市都被搶購一空,美國老百姓也忍不住了,紛紛上街游行,反對特朗普的各種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盡快推動中美關系緩和,坐下來談貿易,簽個新協議,其實是特朗普現在必須要做的事。
但一心想“贏”的特朗普卻不肯先低頭,一直等著中國給他一個下臺的機會。
可問題是,中國給了臺階后,特朗普并沒有馬上推進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反而態度立馬變了,這也說明他這個人確實不好預測,說變就變。
這也導致現在美國的政策也特別隨意,很多決定朝令夕改,所以在美國沒有表現出足夠誠意之前,其實談判根本沒法順利進行。
中國這邊對于美國的談判要求,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說要評估,實際上就是在看美國到底怎么做。
大家要知道,特朗普是在美國時間4月2號宣布要搞“對等關稅”的,到了4月9號又說,對75個沒有采取報復措施的國家,暫時把“對等關稅”延后90天,稅率也降到10%。
從4月9號到現在,已經過去二十多天了,我們都清楚,從亞洲和歐洲運貨到美國,基本上要一個月左右。
所以按正常情況來看,5月份美國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運到美國的貨物因為加了關稅,價格肯定會漲,第二更關鍵的是,進到美國的貨物會變少,美國就要開始消耗自家的庫存了。
等到這個時候,我們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出來,美國搞的這套“關稅訛詐”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有效,多少只是嚇唬人的。
當然這事兒拖得越久,美國的底細就會被看得越清楚,美國還能撐多久,咱們就等著看吧。
說到底,打關稅戰這事兒,對全世界經濟都有影響,中國其實也不想這種情況一直拖下去,現在特朗普想談,那中國就給他提了兩個談判的基本條件。
要是美國能做到,這談判隨時都能開始,要是做不到,那中國的態度也很簡單,就是“奉陪到底”,希望特朗普自己掂量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