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高考錄取季,一則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名考生以648分的優異成績,本應昂首邁進理想的本科院校,卻慘遭退檔,一夜之間,本科夢碎,只能無奈面對專科院校,全家陷入了無盡的崩潰與絕望之中。
648分,這是一個足以讓無數人艷羨的高分。在備考的日子里,這名考生或許每天天未亮就起床背書,夜深人靜時還在臺燈下刷題,熬過了無數個疲憊的日夜,犧牲了無數個娛樂的周末,只為在高考考場上綻放光芒。然而,高校那冰冷如鐵的錄取規則,卻如同無情的巨斧,將他的夢想瞬間斬碎。
高校的錄取規則明確規定,即便考生的總分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如果所填報的專業分數線過高,考生分數未能達到該專業要求,且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那么就只能面臨被退檔的命運。這種規則看似合理,實則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和人性化。
高考是為了選拔優秀的人才進入高校深造,而這名考生以648分的成績,足以證明他具備了相當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僅僅因為專業選擇的問題就將其拒之門外,這無疑是對考生努力的一種漠視。而且,一旦被退檔,考生往往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本科夢破滅,這種結果對于考生和家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就像著名教育學者李教授所說:“高考錄取規則應該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不能因為一些機械的規則而埋沒了優秀的學生。”在現實中,有很多像這名考生一樣的高分學子,他們在填報志愿時,可能因為對規則的不了解,或者是出于對專業的執著,而選擇了不服從調劑。
他們以為自己的分數足夠高,一定能夠被心儀的專業錄取,卻沒想到會遭遇如此殘酷的現實。這就如同一場豪賭,賭贏了固然皆大歡喜,但賭輸了,就可能付出慘痛的代價。
那么,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考生和家長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呢?首先,要摒棄“賭一把不服從”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除非考生的分數超過所報專業分數線30分以上,或者考生本人甘心去下一批次的院校,否則這種做法是非常冒險的。填報志愿應該腳踏實地,采取合理的策略。
在填報志愿時,要合理規劃“沖、穩、保”三個層次的院校。所謂“沖”,可以選擇比自己分數略高10分左右的院校,但不能盲目追求名校而忽視了自身的實際情況。例如,某考生高考成績為600分,那么可以選擇一些往年錄取分數線在610分左右的院校進行嘗試,但要注意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這些院校上。
“穩”的院校則要卡死去年的錄取位次,參考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選擇與自己成績和位次相當的院校,這樣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概率。而“保”的院校則要直接降低15分左右進行托底,確保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有學可上。
另外,在專業選擇方面,如果所填報的院校專業組里有自己不太想學的專業,一定要毫不猶豫地勾上“服從調劑”選項。這看似是一個小小的選擇,實則關系到考生的未來。很多考生和家長可能對服從調劑存在誤解,認為一旦服從調劑,就會被分配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從而影響未來的發展。
其實,高校在進行專業調劑時,也會綜合考慮考生的成績和專業傾向,盡量將考生分配到合適的專業。而且,進入大學后,學生還有轉專業的機會。如果因為不服從調劑而被退檔,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說到底,雖然高校的錄取規則可能相對死板,但只要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多思考一步,多做一些功課,就完全可以避開這些潛在的“坑”。在填報志愿前,要充分了解高校的錄取規則、專業設置、歷年錄取分數線等信息,可以通過咨詢老師、查閱資料、參加招生咨詢會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