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立夏一到,菜市場有些“老熟面孔”突然少了——而有些蔬菜雖然還在攤位上蹲著,卻怎么看怎么別扭?
說起來小時候,哪懂得什么“反季節蔬菜”啊。現在生活好了,溫棚技術牛,錢多點啥時候都能端上餐桌。咱家以前逢節頭兒,總盼著第一筐香椿和頭茬莧菜上市,哪像現在,冬天也能吃黃瓜、草莓,春天居然還能買到秋天才有的豆角……菜籃子的確豐富了,但味道、營養,真就跟著“進化”了嗎?
前兩天我特地溜達了幾大超市,有點意思。有機蔬菜區一把小青菜19塊,順手抓一把吊瓜苗才8塊錢。咱還買不起嘍?!但劃算歸劃算,我發現有幾樣反季菜,真不值得大家湊熱鬧。
就比如……
“看起來鮮,吃進嘴就是柴”——反季豆角、豇豆
我是真愛這倆,夏天一把豆角加點肉末,能連吃三碗飯。但立夏過后,街上那些豆角味道就變了。菜市場師傅都悄悄跟我吐槽,5月初的這一批多數是大棚貨,長得快但口感卻柴、夾生,經常有“老筋”——總覺得嚼不爛,糊得很。你說直接吃?得加倍油,加倍炒,咋都不香。聽老人說,豆角本來屬夏秋產物,立夏前后上市卻是趕著棚子出來的,很容易殘留農藥,不吃放心,吃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味。
價格?反季的豆角竟然比應季菜貴一倍,10塊一斤不算少。您說合適嗎?
西蘭花、菜花,立夏后的“假新鮮”代表
有一陣我超迷西蘭花,蒜蓉炒、焯水蘸醬吃太方便。但5月一過,超市西蘭花苦味越來越重,咬一口纖維死多,水分少了,菜花也一撕就掉渣。一次和菜販聊,他說:“這時候的西蘭花、菜花都是改良種,要不是儲存來的,就是催出來的,營養也打折?!蔽曳瓋r簽,立夏后這種蔬菜還死撐著十來塊一斤的價——商家大概也是想趁著大家沒反應過來多賣兩天。
吃西蘭花本想解膩,沒想到卡喉(試過暴力蒸快十分鐘,還是柴柴的?。驕既抢w維……太影響心情了。
韭黃、香椿類“反季熱門”:貴到窒息還沒味道
不少朋友春天還饞韭黃炒蛋、香椿拌豆腐。但是真心說,5月立夏前還行,過了這檻,餐桌上的韭黃多數都沒啥韭香味了。香椿更別提,反季節的要說便宜點吧,根本沒有。你要買點新鮮的,一小把能賣到二三十,買之前得心理建設半天。
我家有次為了“補一口春味”硬買了點回來,香椿葉頭不飽滿,吃起來似有似無的香氣,結果全家做了個香椿炒雞蛋,最后還是倒進了垃圾桶(娃說“苦、澀”得很)。說真的,真想念小時候院里那棵香椿樹,哪像現在市場這些“反季貨”,掏錢包用心傷啊!
苦瓜、西紅柿,立夏買得早不如買得巧
我媽特意叮囑,立夏后這些菜容易“貪個早”,都是溫棚農藥催出來的。西紅柿是標配,形狀均勻、又紅,偏偏吃起來生生的、沒啥香味,甚至帶點酸??喙洗蠖嗍谴笈锊耍げ谌夂瘢炝藚s苦得過頭,孩子看到跑得飛快。
還有,這類反季節大棚蔬菜普遍容易殘留激素、農藥,尤其是西紅柿皮厚瓤硬的,實在不建議圖新鮮。你說現在菜不貴,誰不想多嘗嘗?結果吃了兩天鬧肚子,腸胃還變脆了!
草莓、甜瓜“假季節”的小心機
立夏后還在買新鮮草莓和甜瓜的朋友,一定要留心了!這個時候的“草莓”基本上是大棚最后一波,很可能打了一堆催熟劑,就是為了撐到賣個好價錢。甜瓜也一樣,甜歸甜,沒啥香氣,咬一口水都不多——和前一陣頭茬那種“自然熟”不是一個味兒。為啥還貴?因為成本高啊——棚里催熟光照啥的就要花錢,一傳到消費者頭上…合著還是咱買單。
說了那么多,也不想顯得矯情。誰不想餐桌花樣多?但我總覺得,蔬菜應時最安心。想省錢、吃好、不被反季節坑,咱買菜有幾個鐵律:
多聞,多看,多問。實在拿不準就別買新鮮“上新的”反季貨,應季本地菜踏實;
攤販自己本地種的,往往更靠譜(價格也良心);
看葉子、掰菜梗:應季菜水靈靚麗,反季菜打蔫打色發苦發澀,別被騙;
有些蔬菜立夏后缺貨了,不如順應季節,多試點空心菜、莧菜、油麥菜、瓜類,好做又新鮮還不貴。
多聊幾句,誰不想一口咬下去又鮮又脆?有時候貴的不一定好,反季節的不一定放心。我個人建議,5月立夏以后,家里買菜還是以應季為主,遠離反季大棚菜,既保證孩子家人健康,也不怕被忽悠出“冤種”價。
咱們下次買菜遇到啥趣事,記得和我在評論區嘮嘮。愿大家立夏后,蔬菜籃都是新鮮的,好心情陪你一整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