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田埂上,盯著墨色翻滾的云直嘆氣。
北邊老張裹緊外套,望著地里灌漿的小麥直犯愁:這鬼天氣,咋說變就變?
“春天猴兒面,陰晴隨時變”,老話今年應(yīng)驗得狠——5月剛開頭,南北方天氣就像被人擰了開關(guān),一個猛灌雨水,一個狠甩寒氣,把地里的莊稼折騰得夠嗆。
南方的雨從3號就沒消停。貴州山旮旯里,雨滴跟篩豆子似的往下砸,河溝里的水漲得嘩嘩響;湖南、江西的稻田剛插上秧苗,就被泡在水里打轉(zhuǎn)轉(zhuǎn),排水溝都跟不上趟。廣東西北、廣西北部那些往年耐旱的坡地,這回遭了大罪:暴雨帶著泥沙沖下來,好些小苗直接被埋了,更別說短時強(qiáng)降水裹著大風(fēng),把塑料大棚掀得七零八落。
氣象員說,這回累計降水量比常年偏多一倍不止,好多老把式都直咂舌:“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么瘋的雨!
”北方則是另一番光景。
新疆、內(nèi)蒙古的風(fēng)呼呼地刮,跟刀子似的,氣溫一夜之間跌了十多度,剛脫的棉襖又得套回去。
甘肅、寧夏的麥田里,灌漿期的小麥被冷風(fēng)一吹,葉子都有點發(fā)蔫,更揪心的是揚(yáng)沙天氣,沙子裹著塵土往穗子里鉆,好些農(nóng)戶一大早就扛著噴霧器去追肥,就怕低溫冷害壞了收成。可這還不算完,氣象預(yù)報說后續(xù)還有干熱風(fēng)盯著,華北、黃淮的鄉(xiāng)親們又得忙著灌水保墑,地里的活計一樁接一樁,沒個喘息的空。兩邊的莊稼人都犯難。
南邊的愁排澇,田里積水不退,水稻爛根不說,后期病蟲害肯定少不了;北邊的愁低溫,小麥灌漿受影響,產(chǎn)量說不定要打折扣。更有人嘀咕:“往年五月好歹有個穩(wěn)當(dāng)天氣,今年咋跟商量好似的,南邊北邊輪著折騰人?”這話道出了不少人的疑惑——明明都到了春末,為啥天氣反倒更不消停了?
其實翻開近期的氣象預(yù)報,反常跡象早有苗頭。南方7號到9號還有大雨,北方24號前后又有冷空氣,雖說強(qiáng)度弱些,但東北和內(nèi)蒙古的莊稼剛緩過勁,又得經(jīng)受考驗。
再看其他地方,有的地兒降水比常年偏少,干旱苗頭冒出來了;有的地兒大風(fēng)不斷,防火壓力陡增。這天氣就像個任性的孩子,東邊哭完西邊鬧,讓種地的人摸不著規(guī)律。
都說“人算不如天算”,可面對這多變的天氣,咱不能干等著。南方的鄉(xiāng)親得趕緊清溝排水,別讓苗子泡壞了;北方的該追肥追肥,該灌溉灌溉,把能做的防范做在前頭。
老一輩傳下來的農(nóng)諺“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到啥時候都管用,只是如今面對更極端的天氣,咱的法子也得跟著活泛些。但說到底,天氣反常背后的門道,還是讓人心里不踏實。
為啥今年南北方天氣沖突這么明顯?
往后這樣的極端天氣會不會越來越多?莊稼人靠天吃飯的老傳統(tǒng),該咋適應(yīng)新變化?
這些問題,像懸在心頭的秤砣,沉甸甸的。不過有一點咱清楚:天氣無常,但人有常心——把田管細(xì)了,把防范做足了,總能在老天爺?shù)摹捌狻崩铮页鲈矍f稼人的活路。
老天臉色難琢磨,咱莊稼人的法子更得活泛,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