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勞動節,閔行公安分局華坪路派出所社區民警王文虎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稱號,他曾榮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這些榮譽無疑是對他15年社區工作的肯定。
時間回溯到1月10日,第五個人民警察節當天,他和徒弟付小飛并肩而立,“王文虎工作室”成立,身后傳來一陣笑聲:“這下‘飛虎隊’要擴編了。”——“飛虎隊”是同事結合二人名字起的,從“橄欖綠”到“藏青藍”,這對從軍營走向警營的師徒,正在街頭巷尾寫下一段社區“勞模”民警的故事。
實習期間,付小飛跟著王文虎總覺著苦,他們天天在社區里泡著,走訪孤老、入戶防宣、調解糾紛……時間長了,付小飛覺得王文虎很“軸”,又認“死理”,在社區里什么事都要管,什么忙都要幫,居民隨口提起樓道燈總壞,他當天就協調物業檢修,連居民家里竄進了只蝙蝠都要找他幫忙解決。面對付小飛的質疑,王文虎說,“社區里哪有‘大案要案’,不就是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嘛,我們不管誰管呢?”
作為社區民警要求“五個半天下社區”,在付小飛的眼里,師父至少做到了“七個半天”,剩下的時間居民一個電話、一條微信,他都會及時回復并幫著解決。“有王警官在,我就很安心。”這是孤老趙阿婆的話。一次她突發疾病,第一個就撥通了王文虎的電話,那晚他陪著趙阿婆度過了危險期。
王文虎在調解社區居民矛盾
一次夜間值班,付小飛望著值班室窗外白茫茫的雨幕,轉頭竟見王文虎正往身上套雨披要下社區,他正欲開口勸說。話沒出口,王文虎已經出門了。2小時后,他從雨幕里沖回來,邊擦著濕漉漉的頭發邊說,“老張早上接到了陌生電話,我生怕他被騙,白天他都在工地,只有夜里能碰到人。”
這一幕讓付小飛想起當初“出師”后的困惑。彼時轄區一居民屢次投訴樓上業主噪聲擾民,他連續上門三次登門都吃了閉門羹,氣得在辦公室抱怨:“電話打不通,次次都不在,‘三顧茅廬’都沒這么難!”王文虎見狀沒說話,只是帶著他等到入夜后,硬是等到業主回來,坐下來協商解決了這起糾紛。
付小飛的轄區包括“大零號灣”區域,其中有不少的企業,少不了用工、合同等經濟糾紛。“這事你們不管,誰來管?”一次面對員工的質疑,付小飛愣了神,這時他才逐漸理解了師父的話,于是他耐心傾聽各方訴求,最終引導企業和員工達成賠償協議。后來,他發現和群眾接觸多了,認可度高了,事情也都好解決了。
做社區民警有什么技巧?王文虎笑著說,哪有什么辦法,平安路是靠“鐵腳板”走出來的。
原標題:《點贊,閔行這位社區民警獲殊榮……》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魯哲 通訊員 陸毅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