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顆被太陽眷顧的種子,在冬日土地沉睡,數盡雪花、期盼暖風。待大地回暖,地溫上升,人間忙碌,便知是時候破土而出。
我的學名:光核桃,又名西藏桃,主要分布在中國西藏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能在野外開花結實多年的木本經濟作物之一。由于我的核表面光滑,多數核紋較少,因此我名為光核桃,與核桃雖名字相似,實則不同,我屬于桃子家族哦。
每逢開春,人們總愛追著我跑,像攢了一冬的勁兒全使出來。城里人驅車前往郊外,大人們在樹下精心擺拍,定格春日美景;孩子們繞著樹干盡情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山間,眾人臉上洋溢著喜悅。我那粉嫩花瓣,承載著人們對春的無限憧憬與美好幻想,仿佛是我為這大地蘇醒繪就的一抹溫柔色彩。
追溯往昔,在西藏,超過30萬株的光核桃以野生或半野生之姿,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多樣生態與不同海拔之地,有的同伴樹齡超千年。所以,西藏可以說就是我的故鄉,或者更準確地說——故土。
近年來,我重煥生機,再度映入世人眼眸。
2021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西藏啟動了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這是西藏首個規模化山體造林生態修復工程,也是增進全區各族群眾生態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
自治區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經濟林研究團隊,在曾秀麗博士帶領下,作為首批科研團隊及經濟林技術顧問,承擔“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經濟林苗木培育”項目研究與苗木繁育任務。憑借耐寒、耐旱、喜光、適應性強等特性,我成為經濟林培育的“大將”之一。
和曾博士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9年,當時她的團隊投身西藏光核桃遺傳多樣性課題研究,開展野生光核桃資源收集、篩選、馴化、雜交與保護工作。16載光陰流轉,她心系農牧科研,從土壤選擇到點播、苗床、移栽,全程親力親為,全力呵護我。而我也不負眾望,在不同季節栽培試驗里,成活率高達85%至90%。
三年多來,經濟林研究團隊充分發揮保障性苗圃的培育、示范作用,打造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經濟林育苗及馴化基地,不斷強化對我和藏杏等優質樹種種質資源收集、采種、育苗等科研工作,有效提升苗木移栽成活率。
在上山移栽前,98家企業組織200余人開展光核桃點播技術培訓,經過培訓,大家動作越來越嫻熟。
除曾博士外,我還有許多人類朋友,經常為我體檢,查看是否缺水、是否需求援手……
其美拉姆和阿旺加錯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工程監理的其美拉姆,每天要和養護員們一起上山作業,每次上山前,她都會召集片區養護員進行一次開班前教育,講解一日的工作和各項嚴禁事項。
阿旺加錯是一名養護員,上山作業后會和同伴們坐在我身旁吃著糌粑喝著酥油茶,那悠然神情,盡顯生活充實愜意,與這山林歲月相融。
自拉薩南北山工程啟動以來共栽植光核桃苗木130萬株,栽植面積達1.2萬畝,2025年預計栽植150萬株。
經濟林培育項目宛如一個綠色大家庭,成員眾多,除我之外,還有藏杏、山杏、文冠果、核桃等伙伴。我們共同扎根大地,相互扶持,見證彼此成長,為拉薩山川添彩。
目睹同伴日眾、山林日茂,我深知這份功績屬于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們。“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的宏偉構想,在無數人的汗水澆灌下,正穩步化為現實。而我們也將攜手守護這片土地,續寫生態華章,成為拉薩乃至世界生態繁榮的見證者。
來源:西藏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