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書發布會現場。記者 常川 攝圖為新書發布會交流現場。記者 常川 攝
5月3日,《藏北古道——那曲市歷史文化線路的文獻與實地考察》新書發布會在拉薩舉行。
《藏北古道》由西藏日報社駐那曲記者站站長趙書彬、那曲市政協文史辦主任嘎瑪貢加等歷時五年編纂完成,首次系統梳理了以藏北地區為核心,涉及高原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歷代官道驛路等歷史線路與多元文化交融的歷程,解讀了藏北地區作為“青藏通衢”的樞紐地位,填補了青藏高原古道研究的學術空白。
趙書彬與嘎瑪貢加兩位作者長期專注于藏北古道歷史文獻資料的整理及研究,通過乘車、步行等方式,結合實地勘察、口述史與文獻研究,最終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出《藏北古道》一書。書中詳盡寫出了藏北古道出現的歷史背景、發展脈絡,勾勒出作為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有效治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產物和重要載體的藏北古道的全貌。
據悉,《藏北古道》共7章42節內容,對藏北道路的歷史作出探討,一方面對道路研究相關術語進行辨析和梳理,另一方面揭示藏北在青藏高原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藏北古道》的出版,不僅為學術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更讓塵封的“高原史詩”走入大眾視野。正如該書編纂作者之一的趙書彬所言:“每一塊‘拉則’的石頭,都是跨越山河的祈愿;每一條古道,都是中華民族共同書寫的詩篇。”
來源:西藏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