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長沙青年特輯:致我們貓彈鬼跳的青春

0
分享至


文|哈哈曹等 編輯|柒柒

關于五四青年節,舊問題,一直有新答案。

我們邀請了曾經采訪過的六位長沙青年,向他們問了一些與青春有關的問題,比如第一次心動,有過的夢想,最個人英雄主義的事情,欺負和被欺負的經歷,創作過的東西等等,也有與長沙青年有關的問題——在他們眼中,優秀的長沙青年應該是怎樣的?

文章有點長,但值得看完,這是六個長沙青年用他們的青春故事寫下的非標答案,他們分別是:

脫口秀演員哈哈曹:你想多了,人生就易得冇意義。

攝影師安正圓: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好好玩。

創業者楊楠:多動腦子,別在混沌中荒廢太多時光。

青年作家張夸夸:長大后的人生都是計劃之外的。

話劇工作者史雅欣:允許自己無所事事。

獨立游戲開發師楊帆:瘋子的眼睛里,世界是另一種顏色。


哈哈曹,90后,長沙知名脫口秀演員,曾用名“長沙彭于晏”“長沙滅霸”,2024年,獲得《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年度第四名。


#你想多了,人生就易得冇意義

我以前有個夢想,作古正經的夢想。

那是在長郡讀書的時候,我和同學橫直要從步行街躥來躥去,當時步行街有一個調頻電臺的小工作間(現在總是打辣條廣告的那一塊子),因為我是學播音主持的,我就想以后要不就直接做一個這樣范的工作,在這里上班,每天下班后,出門我就可以去網吧上網。我真的這樣想過。現在反正也還沾點子邊啰,工作也是講話。

關于上網,我還有一次記憶深刻的旅行,高中畢業,我跟玩得好的同學去江蘇玩了一圈,十幾天,我們白天游山玩水,晚上就到網吧里打DOTA。因為我們那時候是長郡的讀書伢子,玩得蠻老實,也不玩這玩那,就是去網吧里面打DOTA,玩了蠻久。

很多年前,我和朋友波bie,葉bie,還有黃宇龍創作過一些小搞笑短片——教細伢子講長沙話的搞笑短片。我是真的發現現在細伢子講長沙話的好少了。

當時做了一個系列,就是自己覺得好玩,娛樂性質多一點,教學性質那冇得馬桶哥硬核,你看我現在在馬桶哥面前講長沙話都有點怕。


說到人生該如何度過,我覺得有句長沙話講得蠻好:“吃得玩得,怕懶得。”

一句話,別想多了,你想多了,人生就易得冇意義。有辦法讓自己每一天都快樂,其實也是一種本事。

我覺得長沙青年身上有股子匪氣,特別是在長沙本地,出了門可能有點子怯。

因為我自己原來也是,現在有時候去上海深圳,匪氣就有點收斂了。其實匪氣蠻好,就是那種一往無前的氣質。

不要怕,曉得不,真的。


他們講,世界是個草臺班子,要自信,不要怕,每天就是沖,就是戰斗!我希望長沙青年能夠把這種匪氣帶到任何地方去。

長沙年輕人還蠻有幽默感,喜歡跟別個斗把,我覺得也蠻好,但有時候斗把斗多了,又缺少了一點真誠,這需要一點收放自如。

我講完了,謝謝大家,我是哈哈曹!


安正圓,1990年生于雨花區正圓動力配件廠職工醫院,攝影師。從2014年開始,至今年已拍攝了七本個人攝影像冊,其中《關于愛情的散文》是他重回兒時生活過的工廠大院拍攝的一些關于朋友的人像作品。他說:“有些東西,拍著拍著就消失了。我只是喜歡拍關于等待,關于懷念,關于愛而不得的照片。”(延伸閱讀:)


#條件允許的話,好好玩

“若是一開始不聽自己的,就必須聽別人的。”這就是活著。父親說的這句話,我記得很清楚。

初中時,我崇拜周杰倫,覺得他十幾歲就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

大學崇拜陳冠希,嗯.....當時直男似乎都崇拜他。

后來玩攝影了,崇拜荒木經惟,因為我認為我們在性格上似乎有相同的點——那就是“無話不說”。別人看來的勇敢和冒失,在我們這類人來說,只是壓抑不住的傾瀉情緒的需求。


16歲那年冬天,我和一堆小伙伴關上燈看鬼片。當時的曖昧對象和我坐得很近,我趁大家不注意,麻著膽子,在烤火被里拉住了她的手,那是我的第一次牽手。心跳像打雷一樣猛烈,所以記憶很深刻。

第一次親吻,也在那天不久之后的一個慶典活動現場,在噴泉旁,還有煙花,我看著她,吞吞吐吐地說:“你剛吃的棒棒糖是什么口味的?”于是我們接吻了。

細時候的理想是想成為作家,初中時流行新概念作文大賽,關注郭敬明,韓寒,還有安妮寶貝,我一度認為青春文學的故意煽情是非常實用的。

那時候學習壓力很大,英語成績一直不好,覺得自己挺可憐的,和父母也無法溝通,就索性一直矯揉造作地往學校的作文網站上寫小說,以發泄自己的情緒和苦惱。

后來老師居然在某次家長會上向全班同學夸了我,我爸還很納悶地問我,“這些文章里發生的事,你是怎么想象出來的,跟真的一樣。



25歲那年,第一次開店失敗,與談了幾年的女朋友分手,幾個朋友知道我很失落,過來陪我在松雅湖的一處小池塘邊的小石橋上坐著,我們一起聊天喝酒到了天亮,說了很多很多不曾提起過的事情。

那個夜晚的風,月亮,蟬鳴,蛙聲,還有后來的日出,是我至今見過最美的景色。

從小我每次中午放學,剛到外婆家樓下,就能聽到高壓鍋,呲呲噴氣的聲響,也能聞到鍋里燉了什么菜式,芋頭燉牛腩,墨魚燉五花肉,全家福肉丸大雜燴,都是外婆經常會給我做的燉菜。后來長大了,我也經常會做給朋友或者家人吃,這些味道是難以忘記的深刻的屬于我童年的愛的味道。

初中畢業,我沒和父母商量,就拿著師大附中的初中畢業證去了廣播電視學校報道,完全打亂了父親給我的人生規劃。

雖然后來讀了五年制大專,但回想起來,這樣的行為至今都有些后怕,我都不記得家里人是怎么同意的。不過,要讓我再選擇一次,我也不會改變主意,只是會更早在讀廣校那會兒開始就拿起相機拍照。

在外人看來,我從小很聽家里人的話。其實,我一直是表面順從,但從來都是聽自己內心的感召在生活著,這么多年來,家里人為我的荒唐默默埋單,我是非常感動的。



至今為止,我一直都在錯誤著,我知道越想找到自己的路和未來,就越是一步一步地從錯誤里得知并明確它們。人生是一場徒勞的踐行,除了體驗,其它都只是過眼云煙。

如果真的要具體說一件在自己身上犯過的令人遺憾的錯誤,那就是曾因為自己的性格而一度感到彷徨無助,總是糾結對錯,現在看來這毫無意義,如果你也是一個敏感善良的傻子,我希望你請首先無需質疑自己的感受,獨自去好好面對一切即可。


青春時的時間總感覺花不完,根本花不完。那時總是打游戲虛耗光陰。現在想起來,后來我把正事看得太難太緊太嚴重了,打游戲,是輕松的事,那些所謂的“正事”其實都一樣。

我相信如果你是一個愛打游戲的高手,處理其他的事也不會差的。

以前的激情大多用在給女生拍攝寫真照片,現在,享受每天獨自外出散步的拍攝生活。

說一下運氣這東西吧,其實你要先明確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不要害怕什么地位差異,努力為自己付出,只要你足夠了解自己,就會遇到你意想不到的遭遇與幫助。

其實人會分為不同的群體,不要害怕自己與已有的圈子格格不入,人始終是會流動的,我們應該對未知感到興奮,去經歷一些不確定的、不穩定的生活,有時對于漫長的人生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壞事。

最近,我感覺遇到的年輕人似乎沒有了本屬于青春的無畏與無知,他們謹小慎微的同時又期望得到認同,這些和過去的我很像,但在我十幾二十歲的時候,像這樣的年輕人是少數。年輕就應該大膽一點,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好好玩,沒什么好害怕的,看似有些東西會失去掉,但或許你得到的會遠比失去的多得多。

我想,如果有害怕的事,那會是哪一天我不“害怕”了。“害怕”在我的藝術創作中,是一種動力。



△安正圓攝影作品

我原本以為,人生就是按部就班。只是自己總還是會偷偷地期望,一切能對自己簡單點容易點。可后來發現,沒有什么是容易的,特別是像我這種不甘平庸且自大狂妄的人。

其實只要你膽子夠大,一萬小時定律,在沒有太多壓力的時候,把這一萬個小時扎扎實實投資在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當你投入到忘我的時候,就是你在最好的環境里了。

我相信人類是有共性的,但也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且不可被替代的特別之處。


張夸夸,華容人,90后青年作家,28歲給自己寫悼詞的姑娘,歷經四個大化療和八個維持治療,終于掙脫死亡的陰霾,她將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寫進了《重生之旅:白血病女孩的五年》一書里,這部個人首作獲得了2014年中南傳媒·年度好書獎。(延伸閱讀:)


#長大后的人生都是計劃之外

年輕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潛力巨大,未來有無數種可能,也許是新聞記者,也許是律師。沒想過要在職場混跡,更沒想過成為寫書的人。但我當時因為債務壓力不得不回到職場,又因為生病歷程的專欄,進而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

長大后的人生都是計劃之外的。所以,沒關系啊,順著人生走,沒按夢想來,也能開出別樣的花。

在我確診急性白血病后的第五年,我有過一次記憶深刻的旅行,當時做完最后一次骨髓穿刺,我跟兩位網友姐姐一起去了大理。當時其中一位剛辦好離婚,心情低落,需要散心。

而我是結束五年忐忑后的休假。在洱海邊我收到了湘雅回傳的檢查結果,正常。意味著我正式上岸,回歸正常人的生活。當晚入住的酒店還贈送了我們歡慶飲料。

那次旅行,我們在洱海邊偶遇的美麗咖啡館閑坐,我們跟著本地人去古老的山上徒步、泡溫泉、吃鮮級了的菌菇鍋,環湖騎行,我們在稻田溝渠里找回被風吹走的草帽,我們徹夜長談又開懷大笑,我還在那里結識了一個調皮的小小男友。


時隔快三年,每次提起,我們仨都還是很開心,是非常難忘的回憶,我跟姐姐們的友誼至今也持續了八年。

我的朋友很多。他們的幫助和善意最終一一成為了我作品里的內容。

長沙是個很容易交朋友的城市。哈哈,我起初很不喜歡長沙,總覺得這里的方言調子太高容易讓人感受到「挑釁」。但機緣巧合,我留在這座城市生活,已經超過十二年。我在這里交到很多好朋友,有吃吃喝喝聊天的時髦朋友,有談工作談人生的嚴肅朋友,也有日常生活互相關照的務實朋友。

因為這些可愛的人,在某些關口別人建議我換個城市生活時,我每次都選擇繼續留下來。

要說長沙還缺什么氣質,在我看來,可能是包容的氣質吧。很多時候喜歡呸別人罵別人。希望大家能在其他人順境時看得(對應的是看不得)別人好,能真心為別人的成就鼓掌;也能體諒他人一時的狀況,畢竟人人都有限都有破綻,而不是單單起哄圍觀看熱鬧。

說一下我最個人英雄主義、最尷尬的經歷吧。

疫情后經濟下行,就業形勢嚴峻,我不顧家人反對選擇辭職寫作。寫作跟種田沒有區別,需要長時間的勞作和自律,兩年的寫作期很漫長,但這幾年持續收到讀者反饋,他們提到這本書如何幫助他們面對人生的困難。我就覺得當初的選擇和取舍勇敢且值得。



至于尷尬的經歷,哈哈哈太多了,也正因為太多了,我練就了厚臉皮,反復告訴自己“沒關系,你沒那么多觀眾。”



甚至我會主動自曝自嘲,說出來逗大家一樂。比如我在中心ICU搶救時,因為藥物副作用或血氧過低產生幻覺,我在床上瘋狂抖腿并且對男護士喊話:“你去自首吧,你去跟警察說是你下毒害我的,你愛我而不得!”

后來查房的老教授們問完癥狀還補了一句:“你就是那個嚇跑男護士的?”


我犯過的錯誤也巨多。犯錯其實不可怕,人既然并不能全能,那么人人都會犯錯的。但我時刻提醒自己,在錯誤中保持反思,盡量避免在同一個問題上反復跌倒。

另外,我蠻容易哭的,很多現在都記得。因為有人離世而哭,因為關系的不舍而哭,因為感動而哭,因為自己的釋懷而哭。

青春期之前我覺得人生好漫長,怎么還沒長大,回頭看其實是父母給童年的我提供豐沛的物質條件,衣食無憂過于安逸,沒有太多憂愁,所以只想時間加速,快點長大飛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里去,任性地做自己;成年后覺得時間飛快總是不夠用,想做的事還沒做好,想愛的人還沒攜手共度。

現在我已經沒有什么好害怕的了。失去、死亡、否定、困難都無法恐嚇到我。


我時常被感動著。生病的時候收到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他人的體諒和善意。最近的事情是,今年我的貓生了重病,兩個可愛的鄰居在我下班之前已經完成了給貓打針喂藥,有時我回家還能發現她們放在桌上的水果和面包。

如果有機會跟從前的我相逢,我會告訴那個曾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的年輕人:你是有限的,但你也能創造自己的作品;你有很多缺點,但沒關系你仍然值得被愛;相比追求個性,更難的品質是順服;相比仇恨,更重要的品質是寬容;相比追求完美,不如發展在日常里尋找幸福的能力;相比追求人生的順利,不如練就穿越難題的勇氣;相比盯緊“個人利益”,更大的滿足的是幫助了他人。

環境對我們確實是有影響的。如果環境是友愛的,那么珍惜。如果環境是惡劣的,那么多讀書,多創造條件,轉去另一個支持你欣賞你的環境中去。

最后,關于如何保持個性的獨立,如何形成好的價值觀,我的答案是多看書,系統性的了解信息,而不是看碎片信息和情緒性的觀點或很快消散的“熱點”。不絕對化自己,永遠追尋真理。不迷信所謂的權威和標簽。


史雅欣,來自郴州的湘妹子,青年話劇演員、編劇,長沙市杜鵑花話劇團團長。非科班出身,因一次群演經歷后,在2009年加入大兵老師相聲劇《奪寶熊兵》演出,此后在表演道路上越走越遠。出演《掌柜的在嘛》《長沙》《瘋狂周末》《殺死馬克吐溫》等話劇,她刻畫的私窯老板娘、長沙堂客、瘋狂修女等女性形象備受觀眾喜愛。現為長沙市杜鵑花話劇團團長,持續活躍在長沙話劇界一線。(延伸閱讀:)


#允許自己無所事事

長沙青年,千人千面,很難用一種氣質去形容我們的共性,如果一定要用一個或幾個詞來形容的話,我覺得是樂觀、調子高和人情味。

在一個焦慮成為大眾情緒共性的時代,我很少在長沙年輕人的眼里看到那些掙扎疲憊和無奈的情緒,與之相對的就是一種充滿希望和生氣的樂觀,調子高則是這樣一種樂觀氣質的具象化。我并不覺得所謂調子高是一種貶義,在一個互聯網信息充分發達,觀點輸出和情緒表達都相對便利的現在,我理解的這種調子高是對自己,和對自己所面對的未來的一種信心。

至于人情味,長沙青年很少會跟困境中的你去大談什么主義和理想,而是會很直接地問:“我知道一家很好吃的粉店,跟我去搞一碗吧。”這也是我被這個城市年輕人打動的一點,共情和說教不如潤物細無聲的人情感來得更讓人覺得溫暖。


如果要說說長沙青年還缺少什么氣質的話,我感覺缺了一些務實的精神,踐行的踏實感,大家停留在嘴上的東西會更多一些(當然,這僅從我自己從事的行業感受,可能有些局限和片面)。

說回我自己吧,時間對年輕時的我來說,意味著“允許自己無所事事”。

年輕時,時間被浪費得理所當然。一幫不知天高地厚的演員,一幫還不用賺奶粉錢的編劇、導演,在排練廳、劇場反復做著一些與演出并不相關的事。

聊閑談,扯八卦,打鬧玩笑,吵架又和好,在演出結束后,我們漫無目的地大步游蕩在街道上,看路邊喝醉的人抱著垃圾桶嘔吐,偷偷觀察,大聲吵鬧......這樣的事輪番發生,當時的我們從未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妥。



到了一定年紀后,我變得總在思考時間是不是真的被“用上”了,做的事是不是有效率?花費的時間是不是有意義?仿佛好好規劃時間的分配無比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成就一些目標。

現在,年過三十,又更在乎效率,更能感覺到時間的?有限和不可逆,也不再輕易允許自己“無所事事”。

如果要對現在正年輕的人分享一些感受,我想,希望他們能盡情享受虛度的快樂!趁年輕,請大膽地、漫無目的地四處虛度吧!


年輕時,那些心動的感受,執拗的堅持,犯過的錯誤,都是一場場反復咀嚼,驚天動地的心事。

比如學生時期的喜歡是把“同學錄”的留言本,反復讓那個男生寫了三遍。我編出各種理由:弄丟了,別人寫的多,你寫得不夠,重寫等等。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只是因為想在他寫的時候,等在旁邊,湊得近一點,把這樣的時間無限地人為地拉長一點......

我很早就開始兼職做高考藝術培訓,參加商業演出,在生活上不靠他們,也能過得下去,所以家里人管不住我,沒東西能牽制我。

于是,到了研究生畢業時,我父親開始了輪番滾動式重申,他希望我回老家電視臺,找個事業單位,穩定;再找個人結婚,更穩。他覺得話劇沒人看,不具備市場需求,沒搞頭。

可我到現在都還在搞他看不懂的話劇,每當他覺得我累死累活又沒賺到什么錢,更沒成為“電視明星”的時候,他還會繼續輪番滾動式重申一遍他的“穩定理論”。

只是近兩年換成了:“你怎么不搞直播?直播多好啊!搞話劇一場才多少人看,直播一下子就幾萬人,十幾萬人。賺錢又快,你口才長相那么好,怎么不搞!”

如果要說個人英雄主義,至少在我爸這兒,我是挺配得上這個詞的。



現在我的激情毋庸置疑都放在了舞臺上,平常談論最多的也是,“最近有什么戲要搞?”或者“最近有什么戲值得看?”

現在看不懂年輕人為什么在“公社”門口大排長隊(笑)。


我記得有一天半夜,在湘江邊的文津渡,我終于能在忙碌的時間里停下來,坐在石頭上聽水聲,聽雨聲,聽往來的風聲,聽蟲鳴聲,聽釣魚佬的甩桿聲。

氣氛恰當的時候,忽然聽到同坐的人,聊起了被外公外婆帶大的過程中,迄今還記得的一些小事。這讓我也想起了我最愛的外公外婆,想到這世上也許還有許多似曾相識的經歷,是可以分享和聆聽的。

這足以讓人感動,哪怕只有幾個瞬間。正如我們一出話劇里說的那樣:“人,不就活那幾個瞬間嗎。”

我目前最害怕的是我的狗狗小白哪天會離開這個世界。它已經12歲了。雖然這不可避免。


現在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我感覺,是現在是一切都在開倍速行進的時代,而且整個倍速還在越開越大。

我們小時候被教導的、信奉的,甚至是實踐出來的一切,放在今天已經是一種加速“老古董”化的東西。

世界以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節奏在我們面前展開,今天的一切都在比昨天變得更便捷,更快速,這給了我們更大的廣度更多的維度和更多的可能,但同時也讓我們多了一些迷茫,因為充滿了太多的變化和太多的選擇。

這可能就是我覺得當代青年最大的得與失吧。


楊帆,80后,職業創客,獨立游戲開發師。1980年生于河北,幼時隨父母遷至長沙,在中南大學教職工院長大。他稱自己為職業創客,先后與人合伙開過美式體驗館、拳館、科技公司等等,40歲時,開始嘗試從未涉足的獨立游戲開發。(延伸閱讀:)


#瘋子的眼睛里,世界是另一種顏色

高中時的第一次牽手,發生在放學的公交車上。冬日的黃昏里,校服袖口若即若離的摩擦,比任何情話都讓人心跳加速。當車輛拐彎時,我們隨著慣性靠在一起,她冰涼的手指突然鉆進我的掌心。兩人都假裝盯著窗外,可泛紅的耳根出賣了彼此。那只戴著毛線手套的手,后來在我羽絨服口袋里暖出了細密的汗珠。到站時誰都不愿先動,結果坐過了三站路,不得不在飄雪的夜色里步行回家。

大學時的初吻,帶著啤酒泡沫的微苦。聯誼會散場后,她蹲在路燈下系鞋帶,發梢還沾著KTV里的彩帶碎屑。我伸手想幫她拂去,她卻突然仰起臉,眼睛里盛著整個夏夜的星光。那個帶著荔枝味唇膏的吻,讓我們在宿舍門禁前狂奔的身影都變得輕盈。

后來才懂得,當初唇齒間青澀的碰撞,其實是青春留給我們的最后一份任性。


畢業證書的油墨還沒干透,我就把行李胡亂塞進一個40升的登山包,跳上了去河內的夜班巴士。原計劃只是兩周的畢業旅行,卻在芽莊的海風里不斷延長,最終竟延展成半年的時光褶皺。

記得在會安古城的第一周,我就把回程機票改簽了。每天清晨被賣法棍的小販叫醒,花兩萬越南盾買一根夾著煎蛋和香草的面包,晃蕩到日本廊橋邊的咖啡館,看戴斗笠的婦人劃著簸箕船經過。下午的時光總是黏稠的,風扇在頭頂咯吱轉著。

最難忘是雨季來臨前的峴港。傍晚的海灘上,漁婦們用竹筐篩選銀魚,我幫她們把被浪打翻的煤油燈扶正。有個戴金牙的船老大教我修補漁網,作為回報,我教他女兒用中文說"星星"。

離開時登山包比來時還輕——送掉了大半衣物,卻裝滿了手繪明信片和咖啡豆。海關人員翻著我的護照笑問:"到底是來旅行還是生活?"我數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入境章突然明白,這半年我確實哪兒都沒去,只是把自己種在了北緯12°的陽光里,等著某天重新發芽。

我的夢想始于大學宿舍泛黃的墻紙上——我用紅色圖釘標記出十幾個城市,連成一張稚嫩的商業版圖。十年過去,那些圖釘早已脫落,但腦海中的地圖卻愈發清晰:一家員工不超過五十人的微型跨國公司,像瑞士軍刀般精巧鋒利。

我想象中的總部藏在上海法租界的老洋房里,推窗能聽見懸鈴木葉沙沙作響。會議室里擺著柏林跳蚤市場淘來的鐵皮地球儀,視頻會議時,屏幕分割成蘇黎世、新加坡和西雅圖的晨光。團隊里每個人都掌握三門語言,行李箱永遠處于半打包狀態,護照頁蓋滿異國海關的紫色印章。

這公司不必龐大,但要足夠輕盈。就像北歐設計工作室遇上了日本匠人精神,德國嚴謹裹著硅谷的冒險基因。我們可能用意大利皮革做產品手冊,用阿根廷的耶巴馬黛茶招待訪客,服務器卻架設在芬蘭的極光觀測站旁。

每當深夜加班,我會盯著世界地圖想象:此刻某位同事正帶著我們的方案穿越赤道季風,某個決定在跨時區的郵件往來中悄然成型。真正的跨國不在于辦公室的數量,而在于讓不同大陸的晨昏在同一個理想中共振。這個夢或許很小,但它的邊界,是整顆星球。


難忘的一個朋友:她生得并不如何美麗,只是眉目間常帶著一種明澈的神情,說話時嘴角微微上揚,仿佛總含著笑意。高中三年,我們不過是偶爾交談的普通同學罷了,各自奔了前程,也就漸漸淡了聯系。

然而每當我在人生的岔路口躊躇時,她的言語卻每每從記憶深處浮出,我疑心她未必記得自己隨口說過的這些話,正如園丁不會記得撒下的每一粒種子。但這些言語卻在我心中生了根,在適當的時節發芽抽枝。如今細想起來,她不過是在走自己的路,順便為我這樣的同行者點了幾盞燈罷了。

人生路上,能遇到幾個這樣的指路人,大約也算一種幸運。


辭去鐵飯碗的那一天,天氣很好。辦公室的窗子開著,微風吹進來,掀動桌上的文件。主任坐在我對面。

"你可想好了?"他問,手指敲著桌面。

"想好了。"我答。

他嘆了口氣,從抽屜里取出公章,在我的辭職報告上重重按了一下。那聲音很響,像是什么東西斷裂了似的。

走出大樓時,門衛正在掃地。他停下掃帚,瞇著眼看我:"小楊,今天這么早下班。"

"不是下班,"我揚了揚手里的紙袋,"是辭職了。"

門衛張著嘴,半天才說:"你瘋啦?"

我沒回答,只是笑了笑。我知道他們都覺得我瘋了。也許我確實瘋了。但瘋子的眼睛里,世界是另一種顏色。

時間之于年輕的我,不過是失敗后再來一次的資本罷了。

青年們大抵如此想著,橫豎有的是光陰,跌倒了爬起,碰壁了回頭,原也不算什么。

每每考試落第,便道"下次再來";求職被拒,又曰"機會尚多";戀愛挫敗,亦言"青春正好"。時間在青年時的我眼中,竟如街頭小販叫賣的廉價糖果,抓一把,撒了,再抓一把也不心疼。

殊不知時間這東西,看似豐饒,實則吝嗇得很。那時的我不解,仍以為面前展開的是一望無際的原野,自以為戰勝了時間,殊不知只是被時間玩弄于股掌之間。時間從不言語,只冷眼旁觀這場鬧劇。

時間這個東西,成為了一種刻度,又將人的情緒隨意搓捻,或讓你更粗糲,或讓你更細膩感傷。比如,運動最能讓我發泄情緒,我已經堅持健身20多年了;以前覺得很尷尬的經歷,經過歲月都覺得不尷尬(笑),而最近的一次流淚是感受到父母的老去。

父母為我所有的付出,每一次都值得感動,如果要說一個崇拜的偶像,我想會是我父親。

青年時,人常持一箭在手,對著虛無拉滿了弓。箭尖所指處,原是自己貼上去的靶心,偏生要裝作是天定的方向。后來靶子褪了色,箭鏃生了銹,這才惶惶然發覺:所謂目標,不過是自欺的勾當。

人最怕的不是無路可走,而是歧路太多。向左?向右?站著不動?每一條未擇之途都在嚙咬心神。我在屋里踱步,從書桌到房門是七步,從房門到書桌還是七步,竟像困獸。

偶有友人問起近況,便支吾道:"在思考人生方向。"其實何嘗思考什么,不過是懼怕抉擇罷了。目標一旦確立,就須負責;而茫然無措時,倒能推諉于時運。

失了方向的箭,橫豎都是要墜地的。但懸在弓上不發的箭,連墜地的資格都沒有。


長沙這座城市的娛樂精神滋養了幽默樂天的性格,卻也容易消解嚴肅討論的深度。

青年人常以為自己是時代的例外,殊不知不過是歷史長卷上又一頁匆匆翻過的篇章。我見過太多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在生活的磨盤下漸漸消盡了鋒芒。

朋友們,生活從不會因為我們年輕而手下留情。

而我依然信仰人生需要不停地向上努力,相信我能充實地度過一生,無關物質享受,而是精神的富足。


楊楠 ,80后,生于黑龍江,前金鷹955吃香喝辣前電臺主持人,這檔節目楊楠一做就是十一年,從畢業進臺后,身邊的搭檔換了幾輪,她被聽眾和同事調侃道:“鐵打的楊楠,流水的搭檔”。去年夏天,她辭職了,自此,少了一個主播楊楠,多了一個用余生去找尋自己生命方向的楊楠。她相信,人生永遠有選擇,“雖然辛苦,還是要選擇滾燙的人生。”(延伸閱讀:)


#多動腦子,別在混沌中荒廢太多時光

時間對于我來說,曾經,是晃晃蕩蕩的虛度;現在,是最重要的寶貝。

16歲的我做了一件最個人英雄主義的事。

那是高一下學期,面臨文理分班,當時學校已經開設了一些美術、舞蹈、音樂等學科的藝術班。大概是從初中激發起對朗誦和主持的熱情,我想選擇讀播音藝術生班。

我父親是傳統教師出身,那時也剛開始有藝術生這一說,他認為不好好學文化課就是不務正業。一直都很聽話的我和父母斗爭了一整個寒假,直到開學要分班了,誰都沒有退讓。開學后,我在父母堅決反對的情況下,偷偷在學校辦理了轉班。

父親知道后非常生氣,但也無濟于事了。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自己做的一次決定。

后來,人生行至如今的30+,英雄主義的事情還是做過一些,比如青年后孤勇去迎戰新戰場,比如中年后克服掉所有已有軟弱、重建自己和世界秩序......從16歲那次叛逆的選擇開始,在所有世事變遷中,始終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就成為了我認為最英雄主義的事。


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戀愛,也是16歲時。

我想喜歡一個人大概也是需要天賦的,我是比較難喜歡一個人的那種,人生至今喜歡過的也就兩個人。

高一,我關注到班上有個男生有點帥,又酷又陽光,愛踢球,后來我們一起負責學校的廣播站,有了獨處的時光,但沒多聊過半句。高二他轉學去了別的學校,只偶爾過節發幾條短信。

高三大概是一起吃了幾次飯,終于有天晚上我們相約去偷偷看電影。他睡著了,頭歪過來(現在想來或許是假寐),我伸出手想把他的頭扶正,他順勢過來,有了第一次親吻,也確定了戀愛關系。后來,我回戶籍地備戰高考,我們相約大學去杭州,幾個月沒再聯系。

高考后,我們如約都去了杭州,我們在兩個不同的大學,他在城市最東邊,我在最西邊。如同城的異地戀,每個周末,他坐兩個多小時的公共交通穿城而過,短暫陪伴再原路返回。每周,我期待著他來,再不舍的分別。四年的大學時光,無數次的往復,我們從戀人到親人。

故事結束于大學畢業,雖無預期,但似乎不必意外。人流中走散,成為了陌生的親人,也或許是理想的結局。

記錄了整個青春的人,如果是自己喜歡的人,那應該都算幸運。

我的父母傳統又剛正,我從小聽話,按父母和老師的三觀去約束自己。如果說個人成長有什么遺憾的話,就怪自己循規蹈矩,反叛太少,覺醒太晚。

在或許只有一次的寶貴人生里,還是應該早一些去發現自己的熱情,探索對生命的追求,按照想要的方式去過的每一天,都會是不白活的日子。

我的夢想一直在變,初中時想當模特(自我認知嚴重不足),高中時想當主持人(這個算實現了),現在只想做自己(這個基本實現)。曾經我認為自己應該像仙女與公主般度過,現在認為要做自己的大哥。


看吧,萬事萬物都在動態變化的世界里,自己也會不斷重新生長,不要用過去的自己去定義未來的自己,只要想,就可以成為任何樣子。

那究竟想要什么樣子呢?只有多思考,多和自己對話,才有更多人生新可能。

現階段,我追求的人生,是盡可能更多的豐富且深刻的生命體驗。下個階段,或許又會不同。但每個階段的探尋和實踐都有意義。

總之,多動腦子,別在混沌中荒廢太多時光。

再聊聊一些碎片的、情緒波動的經歷吧,比如不開心的尷尬的事情,我總是不記得,一并淡忘處理;流淚的情況常常發生,最近一次是年前某次酒后。

對了,說到喝酒,還是有一個尷尬的醉酒經歷,那是結婚當天,我讓每一位朋友喝酒,還質問TA:“你喝成傻逼了么?”

而被感動,好像有點難,內心有點硬。

最愛跟別人談論的話題是:“最近有什么好吃的店?”

我的激情大多發泄在了工作和運動上。我創作過的任何東西?這是個好問題,我有一個無中生有的角度,答案是:我崽八喜。

我2010年來到長沙,生活至今,自我感覺是一名相對合格的新長沙人。


我很喜歡長沙,也慶幸自己選擇了長沙,這座城市讓我覺得自在。長沙也是我目前為止生活最久的城市,我的第三家鄉。

長沙青年,普遍有松弛感,對街頭打流文化的熱愛深植血脈,不管是熱情小伙還是冷酷大哥,咖啡館門口一癱六親不認。

這種松弛感的背后,我感受到的是內心的安全感,因為有安全感,所以都無所謂,所以也夠自信,首先相信自己搞得好,其次就算沒搞好,也還會有辦法。

這是我欣賞的態度,因為這份自洽,就不會擰巴自己。人生有什么值得擰巴自己的呢?我實在想不出來。

當然,我也喜歡長沙青年身上的煙火氣和真性情,夜晚攤子上和朋友們的那口快活的酒,和上午要過的項目書同等重要。

如果說還缺什么氣質,那大概是對遼闊世界的探索欲,偏安一隅是普遍生存狀態,這當然沒有什么錯。只是有可能的話,去解鎖更多新天地,去激發自己的更多可能性,會不會也很爽呢?

畢竟,正青年,人生大概率還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顧客遭香奈兒柜姐群毆后續,現場慘烈,知情人發聲,原因不簡單

顧客遭香奈兒柜姐群毆后續,現場慘烈,知情人發聲,原因不簡單

涵豆說娛
2025-07-21 14:33:17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畢節市交通運輸局原黨組成員陸明朝被查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畢節市交通運輸局原黨組成員陸明朝被查

魯中晨報
2025-07-21 17:28:16
普京:若一切用油氣換購,俄羅斯將喪失主權

普京:若一切用油氣換購,俄羅斯將喪失主權

歐羅巴手記
2025-07-21 08:16:27
張子萱請陳赫吃西餐,幫老公試吃樣品,在家戴眼鏡像20歲女大學生

張子萱請陳赫吃西餐,幫老公試吃樣品,在家戴眼鏡像20歲女大學生

娛圈小愚
2025-07-21 08:45:22
張雪峰臉被打腫!福耀616分吊打廈大,50個名額搶出人命!

張雪峰臉被打腫!福耀616分吊打廈大,50個名額搶出人命!

優墨出品
2025-07-20 16:40:48
一段很野的正史

一段很野的正史

我是歷史其實挺有趣
2023-10-09 09:30:40
檢察長在KTV命令下屬:統統滾開,老子要先打一炮!

檢察長在KTV命令下屬:統統滾開,老子要先打一炮!

兵叔評說
2025-07-18 16:25:40
“這就是玩弄老實人的下場”,多所985投檔暴跌,考生們拍手叫好

“這就是玩弄老實人的下場”,多所985投檔暴跌,考生們拍手叫好

觀察鑒娛
2025-07-21 09:37:19
新義安大總管林江72歲大壽,陳慧敏黃家達捧場,向華強未現身

新義安大總管林江72歲大壽,陳慧敏黃家達捧場,向華強未現身

壹點半娛樂
2025-07-20 15:12:29
10 部生不逢時的神作:當年票房撲街,如今成影史標桿

10 部生不逢時的神作:當年票房撲街,如今成影史標桿

膠片猴
2025-07-20 18:26:39
文強被押到火葬場,抬進死刑執行車,行刑前全程表情鎮定

文強被押到火葬場,抬進死刑執行車,行刑前全程表情鎮定

一場奇遇日記
2023-11-10 18:16:46
太美了,奧運冠軍謝爾巴科娃打卡濟南趵突泉

太美了,奧運冠軍謝爾巴科娃打卡濟南趵突泉

懂球帝
2025-07-20 21:16:16
恒大負債1萬億降至2596億,房企巨頭清債680億

恒大負債1萬億降至2596億,房企巨頭清債680億

李橑在北漂
2025-07-09 16:38:37
生完孩子后,我出軌的欲望非常強烈!(女性勿入)

生完孩子后,我出軌的欲望非常強烈!(女性勿入)

性學研究僧
2025-06-17 22:37:40
火箭記者:不知道哈登退役之前 有沒有最后一季回來的可能性

火箭記者:不知道哈登退役之前 有沒有最后一季回來的可能性

直播吧
2025-07-21 23:50:05
譚晶: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就是為科學家丈夫生一對雙胞胎

譚晶: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就是為科學家丈夫生一對雙胞胎

阿廢冷眼觀察所
2025-07-21 07:21:30
宗馥莉長輩全部站隊杜建英,正中她下懷,引蛇出洞,然后一網打盡

宗馥莉長輩全部站隊杜建英,正中她下懷,引蛇出洞,然后一網打盡

公子麥少
2025-07-20 11:46:07
上海40歲女子口腔癌去世,她的親身經歷,為所有女性敲響健康警鐘

上海40歲女子口腔癌去世,她的親身經歷,為所有女性敲響健康警鐘

牛鍋巴小釩
2025-07-21 15:04:42
江蘇“跑圈女神”牟燕飛去世!年僅38歲仨孩子,前后半年判若兩人

江蘇“跑圈女神”牟燕飛去世!年僅38歲仨孩子,前后半年判若兩人

心靜物娛
2025-07-21 13:19:40
《南京照相館》未成年不宜,硬要看,要做好性教育和暴力教育鋪墊

《南京照相館》未成年不宜,硬要看,要做好性教育和暴力教育鋪墊

馬慶云的影音娛
2025-07-20 11:29:51
2025-07-22 00:04:49
馬桶哥的故事長沙 incentive-icons
馬桶哥的故事長沙
與長沙有關的一切
1357文章數 205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保花6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體育要聞

這四位大兄弟,你們真敢要3000萬吶

娛樂要聞

五哈全員為寶石老舅送祝福

財經要聞

炒港美股"補稅潮"突襲?一文了解始末

科技要聞

劉強東闊氣出手!兩月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

汽車要聞

勞斯萊斯前設計師全新力作 榮威M7正式亮相

態度原創

旅游
時尚
藝術
數碼
公開課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二搭的風正在吹向你的CP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數碼要聞

首發 AMD 銳龍 9 9850HX 處理器,雷神預熱獵刃 S Ultra 游戲本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尼木县| 珠海市| 田阳县| 烟台市| 房产| 金华市| 老河口市| 麻城市| 昌乐县| 通渭县| 榆林市| 共和县| 苏州市| 德昌县| 贵南县| 越西县| 长武县| 通州区| 乌海市| 左权县| 任丘市| 黑山县| 青田县| 泰来县| 全南县| 宁波市| 方正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丰城市| 含山县| 富锦市| 基隆市| 临泽县| 祁连县| 华容县| 龙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巴彦县| 临夏市|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