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大的嬰兒,別的孩子在咿呀學語、嘗試翻身,你卻被醫生告知患上了一種比“漸凍癥”還兇險的疾病——LAMA2-相關先天性肌營養不良。
這是邢益凡人生的開場。
他的身體像一座被抽走鋼筋的建筑,脊柱扭曲成一個夸張的C型,180度的變形讓胸腔幾乎貼到大腿,全身上下只有右手的三根手指能勉強動一動。
翻一頁書得靠別人幫忙,吃一口飯得有人喂到嘴邊。
體重18公斤,瘦弱得像一陣風就能吹走。
可就是這個看似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少年,硬是用三根手指,敲出了645分的高考成績,叩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大門。
你可能會問: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個連握筆都費勁的孩子,怎么能跟命運較勁到這種地步?
邢益凡的童年,沒有跑跳玩鬧的記憶。
LAMA2-相關先天性肌營養不良,這種罕見病像個無形的牢籠,鎖住了他的身體。
肌肉無力,骨骼畸形,他甚至無法像普通人那樣坐直,只能靠特制的輪椅支撐身體。
呼吸對他來說都像一場戰役,胸腔被壓迫得幾乎沒有空間,每次吸氣都得拼盡全力。
小時候邢益凡的爸媽帶著他四處求醫,從中醫到西醫,從大醫院到偏方,試了個遍。
醫生的話卻像一盆冷水潑下來:這病沒得治,能活到成年都算奇跡。
父母不甘心,但現實殘酷,邢益凡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脊柱的彎曲越來越嚴重,體重卻始終停在18公斤左右,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可邢益凡從沒覺得自己“不行”。
他小時候就愛聽爸媽講故事,尤其是那些關于逆境中崛起的英雄傳說。
他常說:“我身體動不了,但腦子沒壞,我得靠腦子闖出一條路。”
這話聽起來有點倔,但你想想,一個連翻身都做不到的孩子,能說出這話,得有多大的心氣兒?
邢益凡的學習之路,簡直就是一部“硬核”奮斗史。
普通人寫字用手,他用三根手指夾著筆,顫顫巍巍地在紙上劃拉。
寫一個字,可能要花別人十倍的時間,手指酸得發抖,汗水滴在作業本上,他還是咬牙堅持。
沒辦法,邢益凡知道,學習是他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為了讓他能上學,父母費盡心思。
邢益凡的家在山東一個小城市,經濟條件一般,但爸媽硬是咬牙給他買了特制的輪椅和輔助設備。
學校離家不遠,可對于邢益凡來說,每天去教室都像一場長征。
同學們幫他推輪椅,老師給他開小灶,鄰居們也會時不時送點吃的,鼓勵他“好好學”。
這些溫暖,成了邢益凡心里的火苗,讓他覺得自己不是孤軍奮戰。
高中的時候,邢益凡的學習強度已經不輸給任何一個尖子生。
他沒辦法像別人那樣刷題海,只能靠“精打細算”。
每一道題,他都得先在腦子里過一遍,確認自己能搞定,才動筆寫。
數學是他最擅長的科目,復雜的公式和推導,他全靠腦子記,靠邏輯拆解。
物理、化學也不差,老師都說:“這孩子的腦子,簡直是個超級計算機。”
可身體的限制,總是時不時給他潑冷水。
有時候,邢益凡會因為呼吸困難不得不暫停學習,躺在床上喘半天才能緩過來。
高考前一年,他還因為肺部感染住了一個多月的院,差點連高考都趕不上。
可他從沒想過放棄。住院期間,他讓媽媽把課本帶到病房,靠著氧氣管,硬是把高三的復習計劃啃完了。
2019年高考,邢益凡坐在特制的考場椅子上,用三根手指握著筆,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
成績出來那天,全家人都哭了——645分,超出一本線近100分!
這成績,足夠他邁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大門。
考上北航,對邢益凡來說,不只是一個分數,更是他對命運的一次漂亮反擊。
2019年秋天,他坐著輪椅,帶著父母的期盼和自己的夢想,踏進了北航的校園。
學校為他提供了無障礙宿舍,安排了志愿者幫忙照顧生活起居。
邢益凡終于有了一種“普通人”的感覺——他可以像其他大學生一樣上課、做實驗、參加社團。
北航的學習強度不低,尤其是工科專業,課程緊、實驗多。
邢益凡選了航空航天工程專業,他說:“我想學點真本事,將來能為國家的航天事業出點力。”
這話聽起來有點大,但他真不是隨便說說。
課堂上,他用特制的平板電腦記筆記,三根手指在屏幕上點來點去,效率不比別人差。
實驗課上,同學幫他操作儀器,他負責分析數據,常常提出一些讓老師都眼前一亮的思路。
生活上,邢益凡也在努力“融入”。
他加入了學校的科技創新社團,跟著團隊一起搞無人機項目。
雖然他沒法親自組裝零件,但他的數學建模和算法優化能力,讓團隊成員都服氣。
他還愛參加校園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讀書會,甚至還試著用語音軟件“唱”了一首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當然大學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身體的限制讓邢益凡時常感到疲憊,感冒發燒對他來說都可能是大麻煩。
2025年的今天,邢益凡已經是北航大四的學生,即將迎來畢業季。
他的體重還是18公斤,身體狀況沒有太大改善,但他的人生卻早已不是“只能活到成年”的預言所能定義的。
他正在準備考研,想繼續深造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生課程。
問他為什么這么拼,他笑笑說:“我這輩子,身體不聽使喚,但腦子得聽我的。
我得讓它跑得更遠一點。”
除了學業,邢益凡還開始用自己的故事激勵別人。
他受邀參加過幾次公益活動,分享自己的經歷,告訴那些身處困境的人:“你比你想象中更強大。”
邢益凡的故事,不是那種喊口號式的雞湯,而是實打實的、讓人心疼又敬佩的真實人生。
他用18公斤的體重,扛起了比常人重千百倍的壓力;
他用三根手指,寫下了屬于自己的奇跡。
你可能會說,645分考上北航,厲害是厲害,但這世上比他分數高的多了去了。
可你再想想,一個連呼吸都要費盡全力的少年,能走到這一步,靠的不是天賦,是徹徹底底的意志力。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