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到底要不要買房?
房地產市場撲朔迷離,不同的人群也對買房產生了不一樣的理解,有人選擇了逆流而上,不問價錢,只看需求和實力選擇買房;
有人依舊在等待一個恰當的上車時間,不過還有的人,他們干脆放棄買房,覺得沒必要為了一個住的地方掏空家底,
你以為,在租房大軍里,只有90后00后年輕人嗎?那可就錯了。最近不少中年人也出來租房住了。
數據顯示,在全國重點40城租賃成交中,2023年35歲以上的租客占比超過35%,甚至超過了25歲以下租客的占比。
尤其是在一線城市,35歲以上租客的占比更是“突飛猛進”。
而且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點,我們發現,不買房的中年人,竟成為了人生最大贏家…
01.中年人為啥賣掉房選擇租房?
1、緩解經濟壓力
人到中年,一邊支付著高額房貸、車貸和孩子的成長教育費用,一邊擔心著房價波動,隨時面臨資產縮水的風險。
這種情況下,不少人選擇了賣房轉而租房生活,一方面是為了緩解經濟上的壓力,另一方面租房還可以以更低成本享受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而且,租房生活還能讓中年人有更多流動資金在手,可以應對未來不時之需,不被房貸所束縛。
2、為了孩子讀書
有中年人為了讓讓孩子念最好的學校,在本身就有住宅、或買不起學區房的情況下,選擇了租房。
而當初已經搶到了學區房的家庭,因為無法忍受一家老小擠在30-50平米的老破小,孩子一畢業也開始換房,但又因為害怕買了會虧損,所以干脆租房,持幣等待買房機會。
02、有錢比有房更安心
自從2021年底開始,樓市在就開始加速下行,這兩年,我們聽到更多的都是這樣的聲音:房子才買一年,市值就蒸發了20W;前兩年高位搶購學區老破小的,現在價格砍半……
隨著房價大跳水,房子的變現難度也在提高,很多優質資產降價也無人問津。曾經的人人羨慕的房子,現在跟燙手的山芋一樣,越老越不值錢。
這種趨勢下,中年人對于房子的執念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巨變!以前拼盡努力賺錢,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攢錢,覺得買房才放心。現在吃好穿好,覺得手里有錢,有穩定的現金流比有房更安心。
賣了房,就有一大筆存款,這個錢可以換回自由,想住哪住哪,不用日復一日還貸,更讓一家人都獲得滿滿的安全感。
而且,有錢買房卻租房住的背后,還是一筆精打細算的明白賬。
北京的@程序員老鐵說:如果選擇在北京四環買一套二居室,480萬的總價首付要144萬,貸款366萬,總利息165萬,每月要還貸1.4萬,而且這種背負高債務壓力要持續30年。
與其如此,不如租房生活,每月6000在同地段租二居室,沒有房貸壓力,但是可以享受同業主一樣的生活水平,還不用焦慮房價漲跌,更不用擔心哪天工作沒了還不上貸。
03、不買房的中年人成為了人生最大贏家!
網友@貝利塔說:三年前就打算買房,那時候,我們這兒好一點的樓盤還得驗資才能看房子,但當時因為手頭上資金比較緊,所以才放棄了,現在回過來看,真的太幸運了,如果當時買了,現在就足足虧了200多萬。
網友@清風說:據說浙江麗水已經率先試點“微小宅地”出讓,買家可以自己買地建房,還可以辦房產證,可以出售。這個模式一旦全面推廣,以后我們就可以繞過地產商,自建一套大別墅,等以后自己退休了回鄉舒適養老。
傳統思維中,中年人租房就意味著混的不好…實際上,租房也沒有想象的那么不堪,
而且,租房甚至有時候比買房更明智,可以更低成本享受城市更優質的配套,比如最近三年,每一個租房的人都比買房的人足足賺了幾十萬,房子跌價,不虧就是賺嘛,這種租房抉擇,難道不是一種智慧嗎?
所以,即使是租房,也是一種體面、自信的選擇,而不是一種被迫的無奈。
而且,無論何時,買房還是租房,什么對自己有利才是更重要的!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