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穎
假期青海湖迎來眾多游客。交控集團供圖
茶卡鹽湖美景。通訊員 王生榮 攝
5月1日,“五一”假期“北駕祁連·9號公路”主題活動,吸引諸多游客。青海日報記者 丁玉梅 攝
郁金香競相綻放的西寧市人民公園游人如織。青海日報記者 王煜鵬 攝
坎布拉美景。青海日報記者 王偉才 攝
漫步古驛賞花采風、草原牧場野餐露營、河湟民居品茗休憩,從漢服旅拍到非遺工坊體驗,從美術館人文對話到博物館歷史溯源,多元文旅場景持續煥發新活力。
隨著“農體文旅商”全產業鏈融合加速推進,疊加高速公路通行費優惠政策刺激,青海文旅消費勢能全面釋放。高原大地以“生態筑基、文化鑄魂”雙輪驅動,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短途游、鄉村游、研學游等新型旅游業態。各地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優質文旅產品,策劃一系列特色活動,如花式文藝表演、美食節慶等,旨在滿足游客多樣化的出游需求,推動文旅融合,共同追尋心中的“詩和遠方”。
創新升級,激活全域旅游新動能
文化底蘊深厚的青海散落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這個假期,青海省多地創新舉措,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旅游,贏得眾多游客“不虛此行”的贊嘆。
青海省以“農體文旅商”融合為抓手,推動旅游資源向多元化、品質化升級。西寧市發布的四條春季主題線路——“桃花杏雨民俗之旅”“青青黃河踏青之旅”“熠熠湖原尋美之旅”“朝賞圣山日出·暮游梨花雪海”,串聯起自然風光、歷史古跡與民俗村落,覆蓋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閑采摘等多重需求。
核心景區則通過文化賦能提升吸引力。茶卡鹽湖景區化身奇幻秘境,全新打造的茶卡奇緣主題廣場震撼登場,廣場以“甜心山丘”“永恒心谷”“冰心城堡”為場景,白天是白色藝術殿堂,夜晚變身光影魔幻世界。景區還推出全天候沉浸式演藝盛宴,每日多場民族風情演出輪番上演,蒙古長調、藏族鍋莊與鹽湖光影共舞。
此外,茶卡鹽湖景區創新設置非遺體驗場景,在雪山扇形平臺推出“鹽工技能大比拼”。游客可化身采鹽工匠,使用傳統背簍、鐵鍬等工具進行限時裝鹽挑戰,優勝者將獲贈天然鹽雕工藝品及護手霜禮盒。假期首日,景區就迎來客流高峰,接待游客近1.3萬人次。
“原本是打算到茶卡鹽湖拍照的,沒想到在景區感受時空交錯的浪漫,還參與了很多互動活動,太開心、太滿足啦!”來自深圳的管慧敏興奮地說。
青海湖二郎劍景區餐飲、住宿、購物等業態全面開放,并新增沙灘摩托車、駝隊騎行等游客體驗項目。與省內高校聯合打造的“青海湖文創IP體驗館”正式開業運營,景區同步推出文旅消費券和云閃付滿減優惠活動。這些舉措全方位提升了景區的服務品質與游玩體驗,假期首日青海湖景區接待游客16770人次。
作為正式獲批世界地質公園后的首個節假日,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景區接待游客較往年同期明顯增長。為保障游客擁有優質的游覽體驗,景區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質量,并完善基礎設施,同時上線先進的監控系統和售票系統,實現智能化管理。
此外,王牌景點之一的塔爾寺,經過數千萬年雕琢而成的雅丹奇特景觀,以及雪峰聳立的阿尼瑪卿雪山等景點,也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
護航假日,消費惠民舉措齊發
“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各景點票價優惠等政策疊加,積蓄已久的旅行需求得以集中釋放,全省迎來春季旅游的高峰。
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按照“一節一策、一天一策、一點一策”原則,根據路段擁堵分級,制定應急保暢方案。聯合涉路單位實現路況、車流量、天氣預警等信息實時互通,采用“流動巡查+監控輪巡”立體化巡查模式,加大西寧周邊易擁堵路段的管控力度。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和高速公路沿線可變情報板,精準發布高速公路路況出行信息,引導社會群眾提前合理規劃出行路線。
此外,還設置“五一”志愿服務崗,24小時為過往司乘提供熱水供應、路線指引、政策咨詢及應急幫助等暖心服務。各高速公路服務區全力確保食品安全和商品、油料供應充足,保障新能源司乘的綠色出行充電需求。
為滿足旅客出行需求,西寧機場通過與航空公司協商調配運力供給,進一步拓展航線航班網絡,持續加密熱門城市航班,增加可通達航點至48個。同時,青海機場公司持續通過航空市場動向和數據分析,實施特定航線航班優惠,借助OTA平臺針對性投放30至50元機票直減券,惠及旅客出行。
今年“五一”假期,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科學部署,采取加掛擴編、重聯運行等方式增加運能,加開西寧至成都西方向、西寧至格爾木方向臨客,組織西寧至西安北方向3對動車、西寧至武漢方向1對動車重聯開行,安排西寧至格爾木、德令哈動車組重聯開行,加開西寧至門源方向動車2對。
為助力文旅市場消費,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節前舉辦了2025年“山宗水源 惠游青海”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發放3000萬元惠民資金。
活動依托云閃付、攜程、美團線上平臺,聯動文旅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推出涵蓋旅游景區、旅游線路、酒店住宿、文旅產品等領域的消費滿減、積分獎勵兌換、抽獎等惠民措施。其中,云閃付文旅促消費活動涵蓋景區、賓館酒店、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旅游休閑街區、星級鄉村旅游接待點、電影、圖書、藝術培訓、文藝演出、文創產品、數字文化和“農體文旅商”等“文旅+”融合場景。
融合聯動,綻放多元業態新活力
在文旅產業深度聯動的時代浪潮下,各地紛紛探索讓文化遺產煥發新生機的創新路徑。青海也不例外,假期里的攝影展、美術展、非遺展……依托博物館、文化館等讓文旅融合“向深走”,市民游客慕名而來。
“博物館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是必須打卡的地方,有機會還想再去西寧市博物館看看。”天津游客王城落地西寧后,第一站就選擇了青海省博物館。
令他驚喜的是,從博物館出來步入不遠處的力盟商業步行街后,同樣收獲滿滿。河湟皮影制作、慕家酩餾酒釀造、湟源排燈……“遺”游未盡,文創產品、特色美食體驗讓前來的市民游客連連叫好。
假期里,海東市樂都區以梨花為媒創新推出的“梨文化”活動吸引省內外游客人數創歷史新高。活動現場6場古今融合的文化展演精彩上演,旗袍走秀、漢服巡游與少兒街舞同臺獻藝,千年河湟文化與現代潮流激情碰撞。
研學游則成為青少年群體的新選擇。塔爾寺的唐卡繪制、藏文化博物院的非遺展覽、西寧野生動物園的生態科普等項目,將文化傳承與教育實踐結合,吸引大量研學團隊。數據顯示,“00后”游客占比顯著提升,文旅消費呈現年輕化趨勢。
“我從西寧出發,沿著青海湖環線自駕游。第一天抵達西寧后租車并稍作休整,第二天便出發前往青海湖,第三天前往被譽為‘詩歌之城’的德令哈,沿途欣賞到茶卡鹽湖的壯觀美景,這里的鹽湖宛如一面天空之鏡,令人陶醉。”來自成都的楊凱講述著“五一”假期來青海自駕游的經歷,他到德令哈后還去了可魯克湖和托素湖,感受了湖泊的寧靜與深邃。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火星小鎮,兩批來自上海的科幻愛好者到此體驗模擬登陸火星,參與“火星任務”。
荒涼無垠的戈壁灘、瑰麗的自然風光、絢麗的暗夜星空……他們沿著地球上唯一一個以星球命名的公路——火星一號公路,抵達中國首個火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營地,在這里用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和日珥、了解登陸火星前需要準備的技能,尋找火星物資,探索星空奧秘。
此外,鄉村游成為一種新時尚。這個假期,無論是湟中上山莊花海、互助班彥村紅色研學,還是大通邊麻溝花海等都讓游客體驗到了“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同時,貴德縣拉芨蓋村農家樂、果洛的藏式文創店等,讓游客在自然與人文中感受青海高原的獨有風情。
2025年“五一”假期,青海省通過文旅融合創新、政策精準發力、業態多元拓展,成功激活旅游市場。從高原生態奇觀到民俗文化盛宴,從高速路網暢通到鄉村民宿崛起,青海正以“全域旅游”理念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