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請您關注酩閱
八十年代禮單里的舊時光,那抹溫情,至今滾燙。每一個老物件,都是一段故事,都是一份割舍不掉的情懷。
八十年代就像一本泛黃的老相冊,每翻一頁,都有帶著溫度的舊事。
那時候人們都送些啥禮呢?咱這就打開記憶的匣子,好好嘮嘮。
當年最闊氣的就屬“四禮盒”,兩包果子,用油紙包得方方正正;兩瓶白酒,瓶身簡單樸實,可里面的酒香啊,隔著老遠都能聞見;兩袋白糖;兩瓶罐頭。
那時候奶粉金貴得很,誰家要是有罐奶粉,可不得了。沖奶粉的時候,大人們總愛多挖幾勺,把水沖得濃濃的,那奶香味啊,滿屋子都是。小娃娃們更是愛得不行,有時候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用小手指頭蘸一點干奶粉,放在嘴里咂摸,那股子甜味兒,能讓他們樂呵一整天。
盒裝糕點,過年才有的“稀罕物”。一過年,家里大人就會從供銷社買一盒回來。打開盒子,里面躺著各式各樣的點心,什么桃酥、江米條、棗泥餅,花花綠綠的,看著就喜慶。不過呢,這糕點的口感,跟現在那些精致的點心比起來,可就差遠嘍。大多數吃起來干巴巴的,有的還有點硬邦邦,可孩子們哪管這些啊,照樣吃得滿嘴掉渣,心里頭那叫一個美。
看這鐵皮桶裝的餅干和糖果,在當時可是送禮的“硬通貨”。鐵皮桶上印著花花綠綠的圖案,看著就高檔。里面的餅干,一塊塊方方正正的;糖果呢,裹著彩色的糖紙。家里來了客人,大人就會從鐵皮桶里拿出幾塊餅干、幾顆糖果招待。孩子們要是能吃上一塊,那能高興好幾天。等餅干吃完了,鐵皮桶可舍不得扔,大人們用它裝針線、裝紐扣,孩子們則把它當成自己的“小寶庫”,藏些小玩意兒在里面。
這橘子汁,很多地方叫它“果子露”。它可不是直接喝的,得兌上水。
麥乳精,小時候的最愛。
嘉賓汽水,也是過年時的“奢侈品”。喝上一口汽水,涼絲絲、甜滋滋的,感覺一年的辛苦都沒了。
泡泡糖,五分錢一塊。那時候的水果糖,都是用紙包的,花花綠綠的紙,看著就喜慶,跟現在那些花里胡哨的糖可不一樣。
八十年代,人心就像那冬天的爐火,熱乎著呢;食品也實在,沒那些花里胡哨的添加,吃著放心。現在呢,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可總覺得少了點啥。
可惜啊,時光一去不回頭,過去的事兒只能放在心里慢慢回味。不過,那些老物件帶來的溫暖和感動,永遠在心里閃著光。
PREVIOUS CHARACTERS
酩人 · 往期人物
微醺人生,有酒有故事
酩閱與志趣者同行,投稿、約稿、交流請聯系:
me@sungoo-sz.com(小酩同學)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酩閱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進酩閱酒友交流群加微信:xi91020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