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云南頻道
尹馨
說起張子鈺和飛機跑道的“緣分”,可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2011年,他剛進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工作時,負責的就是場道維護。如今已是機場飛行區管理部資產管理室副主任的張子鈺,時常把“飛行區內無小事”這句話掛在嘴邊,始終將“安全第一”理念貫穿工作全過程。
張子鈺每天都在和飛機跑道“打交道”。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門戶樞紐,2024年旅客吞吐量達4717.8萬人次,航班起降超32萬架次。2023年9月起,隨著機場改擴建工程持續推進,不停航施工項目陸續展開。面對航班高位運行與施工進度的雙重壓力,張子鈺被推向安全監管的最前線。
他牽頭構建起“巡查、會議、監管”三維安全監管體系,組織團隊編制《昆明機場不停航施工積分管理及違規處罰管理細則》及《不停航施工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對識別出的21項風險源進行了定級,為飛行區織就了一張精密的安全網格。
2023年末,東二跑道南、北標段項目施工進入關鍵節點,張子鈺帶領同事們徹夜堅守在施工現場開展隱患排查,僅一個月時間,就排查出安全隱患30余起。2024年7月,西一跑道入口內移項目燈光標志線切換,張子鈺同樣,
2023年末,東二跑道南、北標段施工進入關鍵階段。張子鈺帶領團隊晝夜駐守現場,僅一個月就排查出30余起安全隱患,為工程推進筑牢安全屏障。2024年7月,在西一跑道入口內移項目的燈光標志線切換中,他再次帶隊到現場指揮,直至完成安全保障任務。
隨著不停航施工項目的持續擴展,施工區域已從初期飛行區外圍逐步延伸至中央站坪、滑行道邊、東側及北側機位等。面對日益復雜的監管環境,張子鈺帶領團隊迎難而上,通過精細化任務分解、動態調整管控重點、強化人員安全培訓等舉措,成功克服了大風、汛期等極端天氣挑戰,保障了施工作業安全。
凌晨2點半到6點半是“黃金窗口期”,但安全風險也隨著夜色的加深而上升。這時一條跑道停航,另一條跑道正常運行,工作人員需要不間斷地對跑道進行巡視檢查。“施工時噪音很大,有時進行安全提醒嗓子都喊啞了,我們就買來喇叭當作通訊工具。”張子鈺說。
新建的東二跑道,預計將投入更多的“黑科技”,例如跑道FOD(外來物)探測系統等。當智能跑道巡查車搭載了高清攝像頭,遠程監控畫面在飛行區控制中心大屏上實時跳動,這位“眼光犀利”的民航人,正將14年經驗轉化為一個個安全數字模型:“有了新技術的輔助,能夠減少人力的投入和人為誤判,更加準確。”
昆明機場目前未發生一起因不停航施工責任原因影響機場安全運行的事件,但張子鈺也坦言,過去的知識“不夠用了”。現在,他需要關注更多領域,全方位學習燈光、通道、氣象等專業知識,掌握更多新技術,摸準每條跑道不斷“進化”的“脈搏”。
“跑道安全是機場的最后一道防線,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這道防線守好。”張子鈺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