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文旅市場消費火熱,假日經濟充滿活力。新場景帶來的新消費,正讓大家感受著不一樣的出行體驗。
領略非遺魅力
這個五一假期,在旅行中感受和體驗非遺的魅力成為不少人的選擇,各地也充分利用非遺資源,開發出多種形式的旅游產品。
在甘肅蘭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蘭州太平鼓火熱表演,鼓手們擊鼓騰躍、節奏鏗鏘,豪邁的西北風情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看。這邊太平鼓余韻未散,另一邊古彩戲法、臨夏花兒、慶陽嗩吶等非遺項目輪番上演,讓游客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在河北邯鄲趙王印象城景區,太極拳方陣動作行云流水、氣勢如虹;太極扇表演開合間如彩蝶翩躚,剛勁與柔美交織;太極劍方陣劍光流轉,招式間盡顯俠者風范;太極推手將太極陰陽相生的哲學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當地是河北省省級非遺盧氏太極拳的發源地,近年來“非遺+旅游”的模式吸引了眾多游客關注。
在安徽黃山,當地將徽派古建與非遺魚燈相互融合,數十盞色彩艷麗的魚燈在青石板巷與水系之間流轉游弋,宛如一尾尾靈動的錦鯉穿梭于水墨畫卷之中。游客除了現場觀賞非遺魚燈表演,也可以手舉小巧靈動的魚燈加入魚燈巡游隊伍,共同形成“百魚繞村”的壯觀場景。
在河南漯河神州鳥園,一場非遺八大花火絢爛開演。演出沉浸式還原了開元五年,杜甫和父母寄居郾城,經歷百姓打鐵花共慶開元盛世的場景。武術、舞蹈、花火結合,打鐵花、風火輪、火壺、噴火、飛天鳳凰等八大非遺花火依次上演,璀璨絢麗的花火呈現出“鐵樹銀花落、萬點星辰開”的景象。
景區表演薈萃
在北京世界公園,演員將壇子等各種道具在腳間靈動拋轉,引來陣陣喝彩。此外,抖空竹、太平鼓、黃梅戲等非遺演出依次登場,現場熱熱鬧鬧。古北水鎮景區推出古裝沉浸式表演,染坊化身為“西施浣紗”主題空間,“西施”在曬布場翩翩起舞,水袖輕拂間,藍印花布隨風搖曳。
在江西九江濂溪區,《琵琶行》《廬山戀》《敦煌飛天》《鳳舞九天》等沉浸式IP場景,通過數字光影與傳統文化的結合,讓廣大游客體驗不一樣的國潮風情。
江蘇常州的舜山小鎮景區的國風巡游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游客可以穿上自己喜愛的漢服,梳好發髻,加入巡游隊伍。人們載歌載舞,行進在青磚黛瓦的街巷。
“五一”假期,山東日照舉行“日照東方”管樂嘉年華展演。管樂藝術與日照海濱文旅特色相融合,為市民和游客帶來文旅新體驗。在萬平口景區,多支管樂團沿著海邊步行道進行吹奏巡游,樂手們身著整齊的服裝,邁著矯健的步伐,奏響歡快的旋律,引得眾多市民和游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在莒縣古城,來自波蘭的管樂團為市民和游客奉獻了一場精彩演出。他們現場演繹了多首管樂經典曲目,還將流行、搖滾、爵士等多元音樂元素創新融入管樂演奏。據了解,此次管樂嘉年華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141支管樂團,中外友人載歌載舞,共同度過愉快的假期。
鄉村游新體驗
“五一”假期,郊區戶外游熱度飆升,成為旅游新潮流。在江西省靖安縣寶峰鎮,蜿蜒曲折的北河如一條碧綠的玉帶,周邊城市的市民支起帳篷天幕,圍坐在一起燒烤、垂釣、觀鳥,孩子們在淺灘嬉戲,感受大自然的樂趣。在鄉村游的帶動下,今年“五一”期間,靖安縣全縣883家精品民宿,共接待游客3.01萬人次,農家樂營業額同比增長26.4%。
在山東泰安邱家店鎮,白天逛百年村落,購農家特產,晚上欣賞煙花秀,再來一場鄉村音樂派對,成為不少游客的假日選擇。今年“五一”假期,人們還可以在這里體驗蒸饅頭、做粉皮、壓面條等。
在京杭大運河畔的山東濟寧微山縣,千年南陽古鎮化身“活著的運河博物館”。搖櫓船穿梭在古河河道上,游客們換上特色的傳統服飾,變身為“運河新人”。伴著喧天的鑼鼓聲,朱漆畫舫緩緩離岸,一場沉浸式的運河漁家婚俗體驗正式開啟。運河為媒,漁舟為證,傳統漁家婚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今年五一期間南陽古鎮游客量預計將同比增長220%。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搶抓“五一”黃金周旅游契機,特別推出牽手愛情浪漫之旅、鄉野詩意悠然之旅等旅游主題路線。演員們身著華麗衣裳,和著悠揚的旋律,把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生動呈現在觀眾眼前,花轎接親、婚服體驗等交互體驗活動讓游客們有了新鮮的體驗感。
工業遺產煥新生
這個假期,不少地方通過創意改造,讓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工業遺產,悄然“變身”,煥發出新的活力。
重慶鵝嶺貳廠文創公園前身是印制廠,經改造后,復古工業風與現代潮流文化相互碰撞,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拍照打卡。這里的每棟廠房都有不同的策展,三萬平方米的園區,入駐了超百個潮流品牌,被眾多年輕人追捧。
山西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是由老水泵廠改造的文化園。這個“五一”假期,推出了沉浸式情景劇表演,帶游客穿越回70多年前的工廠大院生活。文化園旁邊還建起商業街區,涵蓋多種消費空間,不僅直接拉動旅游,還帶動了餐飲住宿等業態發展。
不只是老廠房煥發新生,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老礦區被改造成生態園,還開設了工業研學,可以探秘露天煤礦,走近智能礦山產線,從“黑色煤?!毕蚓G色轉型。
銀發列車體驗山河慢旅
近年來,注重“慢旅行”的老年人,逐漸成為旅游出行的“主力軍”,“銀發經濟”“銀發列車”也成為熱詞。五一假期,銀發族們也背起行囊,踏上旅途。大江南北,一列列滿載銀發族的旅游專列紛紛啟程,在山河慢旅中,駛向“詩和遠方”。
從曾經的“自帶干糧”,到如今的“嘗嘗特產”;從過去的“99元一日游”,到現在的“銀發列車12日游”的一票難求,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不斷發生著變化,旅游列車也不斷在服務的細節上做功課,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除了銀發旅客的出行和消費的愿意更強烈,銀發列車的開行線路也在不斷隨著市場的需求而改變。游覽的城市從最初的“一線一點”到現在的“一線多游”,以前銀發旅客喜歡去省會大都市,現在不少的地級城市也很受歡迎。
責編:勾曉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