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山東軍區整編的八個主力師中,六個師挺進東北,這幾個師也并非都是師長帶隊,其中還有副師長。那么,這幾位在東北都誰擔任過縱隊司令員一職,其他人都是什么職務?
第一師的師長梁興初
提起梁興初,很多人都曉得他是赫赫有名的梁大牙。抗美援朝期間,他率領的38軍打出了萬歲軍的稱號。
梁興初是一位名將,戰功赫赫。他是1930年參軍的老革命了,參加過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作戰以及長征,作戰勇猛,指揮有素。抗戰開始后,梁興初奉命奔赴山東,支援山東抗戰,開辟了大片敵后抗日根據地。也曾奉命南下支援新四軍任獨立旅旅長,受到陳毅的表揚。
在抗戰結束后,梁興初又率領山東1師千里跋涉,進入東北。沒多久就擔任了1縱隊副司令員兼師長。1947年,他調任東北民主聯軍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參加了夏季攻勢作戰,9月,任東北民主聯軍10縱隊司令員。
遼沈戰役期間,梁興初曾帶領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在黑山、大虎山一線建立防線,全力阻擊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創下了以少勝多的戰爭奇跡。
第二師師長羅華生
與那些赫赫有名的戰將相比,羅華生的名氣有些“默默無聞”。羅華生1930年參軍,年輕時參加了安源工人暴動,后來參加了紅軍。擔任過紅一方面軍2師4團團長,參加過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和攻占臘子口等重要的戰役和戰斗。
羅華生是政工干部出身,但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抗戰開始后,他擔任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五旅政委,后又擔任新四軍獨立旅政委。
抗戰結束后,羅華生奉命率領第2師來到了東北。不過他很快就離開了第二師,副師長賀東生接替了他的位置。而他卻去了地方,改任為松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這一調動對他影響很大,畢竟地方軍區工作與野戰部隊還是有著巨大的不同。
到了1948年,他才又在東北野戰軍獨立第7師任職。但是他的職務也沒有升遷,還是師長。部隊改編后,他又繼續擔任四野第39軍第152師的師長,并率部南下。來到廣西以后,他兼任為南寧軍分區司令員、軍分區政委。
第3師副師長胡奇才
第三師的師長是王建安,這也是一位猛將,資歷非常老。他在抗戰勝利后留在了山東,率部挺進東北的則是副師長胡奇才。
胡奇才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作戰和西征入川。他在紅軍時期擔任過師政委,級別也不低。
抗日戰爭開始后,他擔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70團副團長。第二年去了山東,到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八支隊任副司令員,不久任山東縱隊第一支隊司令員兼魯中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從此堅持魯中抗戰達七年之久。
抗戰勝利后,胡奇才任山東區第三師副師長,率部急馳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第3縱隊司令員。1946年2月,遼東軍區的部隊進行調整,胡奇才任第4縱隊副司令員。
后來司令員調離,他成為接替者,擔任了縱隊司令員,并且在新開嶺打了一個漂亮仗。但沒多久他舊傷復發,于是離開部隊到大連醫治。回來后,他仍然為副司令員,盡管不滿,但還是接受了組織安排。
第五師師長吳克華
吳克華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贛東北和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擔任過團長一職。
抗戰爆發后,吳克華曾秘密趕赴上海從事情報工作,后去了山東,擔任過支隊司令員,也曾是第5旅的旅長。此后,又成為許世友的副手,擔任膠東軍區副司令員,參與鞏固和發展膠東抗日根據地的斗爭。
抗戰勝利后,他率部奔赴東北。到東北后,原膠東過海部隊改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二、三縱隊,吳克華擔任2縱司令員。1946年1月下旬,二、三縱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后,他擔任4縱司令員。
然而,他剛當上司令員沒有多久部隊遇到一次重要戰斗,在圍剿新6軍一個團時,遭到重創傷亡兩千多人,這就是沙嶺戰斗。戰后,吳克華因病離開縱隊到后方治病,副司令員接手。不過吳克華后來又回來擔任了司令員一職,在遼沈戰役的塔山阻擊戰中,吳克華等人率部阻擊國民黨軍,激戰6晝夜,擊退國民黨軍11個師進攻,為攻克錦州起了重要作用。
后來,吳克華任第41軍軍長,并率軍南下,參加了衡寶戰役,繼而揮師廣西,他也又任第15兵團副司令員、華南軍區參謀長等職。
第六師副師長蔡正國
師長是聶鳳智,是許世友麾下的得力干將。部隊則由副師長蔡正國率領,奔赴東北戰場。
蔡正國1932年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曾在于都公略步兵學校第一期學習,擔任過第三軍團教導營第一連黨支部書記、第三連排長等職。
抗日戰爭開始后,蔡正國任115師教導大隊三隊隊長,后升任團參謀長以及團長。在山東他也擔任過膠東軍區教導第二團團長,是許世友麾下的一位猛將。
抗戰勝利后,蔡正國升任至山東軍區第六師副師長兼參謀長。到東北后經過整編,蔡正國先后擔任第二縱隊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四縱的司令員是吳克華,他們也是山東軍區的戰友。后來,蔡正國又擔任十一師師長、十師師長等職。在塔山阻擊戰中,第十師是守衛部隊,蔡正國親臨前線指揮,率全師抗擊敵人,5天5夜不下戰場,守住了陣地。
1949年7月,他已經升任40軍的副軍長。建國后,蔡正國隨軍參加了抗美援朝,并且擔任了50軍代軍長,主持全軍工作。可惜的是1953年初春的一天,蔡正國在戰場指揮部遭受美軍空襲,最終犧牲,他也是最高級別的犧牲將領之一。
第七師師長楊國夫
楊國夫很早就開始參加農民運動,1929年初,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并擔任紅軍游擊隊分隊長、特務隊隊長,活動于鄂東北、豫東南一帶。紅軍時期,楊國夫曾擔任紅1軍團第4師12團團長。
抗戰開始后,楊國夫奉命到達山東清河區組織發展地方武裝,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擔任過清河軍區、渤海軍區司令員等職,是清河區、渤海區抗日根據地主要創建者之一。
抗戰勝利后,楊國夫跟隨大部隊一起挺進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師師長,后來擔任了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
6縱隊首任司令員是陳光,他是一位資歷很深的將領,抗戰期間擔任過代理師長,級別可不低。陳光因為和上級的矛盾被調離,接替者是洪學智。洪學智曾經是新四軍第3師的參謀長以及副師長,對第7旅等部隊比較熟悉,由他接任顯然是沒有問題的。
到了1948年3月,洪學智去干部隊辦學,黃永勝接替了他的職務。6縱先后三次調換司令員,楊國夫的職務都沒有變過。畢竟,從資歷上看,楊國夫與上述三位還是有些差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