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牽手11家汽車品牌發布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之后,智駕行業似乎要迎來新的變革。
近日,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方聯合廣汽、上汽、江汽、奧迪、東風猛士、嵐圖、深藍汽車、北汽、阿維塔、賽力斯和奇瑞汽車11家車企和品牌,共同發布《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目前這11家車企均采用了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從這套車企陣容來看,華為智能輔助駕駛的供應體系已經初具規模。
此次倡議強調技術先行,營銷透明等原則,通俗來說就是技術落地,規避過度營銷,華為作為行業最大的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在此時聯合合作伙伴推出安全倡議,也是對當下用戶對于智能駕駛技術的顧慮,有一個清晰的回應。
就在4月28日,工信部發布的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中,包括推動自動駕駛設計運行條件、自動泊車、自動駕駛仿真測試等標準批準發布實施,加快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研制,構建自動駕駛系統安全基線。
不難看出,在經歷了一段因智駕引發的安全風波后,智駕行業要開始整頓了。
智駕該套上緊箍咒了
今年2月至今,工信部幾次提出了關于智駕行業的工作要點,核心要點就是凈化智駕行業環境,讓智駕回到正軌。
2024年開始,智能駕駛迅速走進公眾視野,為何在這個時間節點智能駕駛突然火爆了起來,主要的原因在于廠家對智駕的宣傳力度上升了一個檔次。
2024年以前,智駕一直處于半溫不火的狀態,一方面,新能源車技術重心更多地放在了電池續航和補能上,用戶對于用車的思維定式決定了市場對智駕的感知并不強烈。另一方面則是,當時的智駕技術遠達不到大規模宣傳上路的標準,絕大部分車企僅能實現高速輔助駕駛功能,城區輔助駕駛甚至連開城計劃都未制定。
但進入2024年,端到端智駕體系得到普及,相比模塊化智駕,端到端更符合未來智駕市場需求,利用AI及算力,滿足智駕技術的應用與進化。
找到了正確的技術路線,才有了將其完全推向市場的底氣。因此,智駕發展了N多年后,終于在2024年被稱為“智駕元年”,抓住這個契機,各大車企開始大肆宣傳智能駕駛。
回顧去年車企對智能駕駛的宣傳,以下幾點令人印象深刻:想撞都難、全程0接管、解放雙手雙腳、比人駕安全等等。在重塑用戶認知的過程中,使用這些話術宣傳智駕,無疑是將智駕技術定調,引導用戶認為智駕就是更安全更省心的出行方式。這也就導致了,因智駕引起的交通事故頻發,用戶對智駕的看法褒貶不一。
進入2025年,進入“全民智駕”后,本該是市場的狂歡,10萬元就能體驗到此前30萬元才有的智駕配置,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重大利好。但另一方面,高售價高配置車型頻發智駕問題,讓用戶對于“全民智駕”是否真的能從安全性上落地,產生了巨大疑慮。因此,加強管控就成了重中之重。
管控的方式無外乎兩方面,一是通過制定標準,強制修正智駕技術;二是通過加大處罰力度,給予智駕充足的發展時間,但從根源杜絕夸大營銷、過度宣傳。目前來看,工信部正從這兩方面同時入手,旨在從根源解決智駕帶來的安全出行隱患。
以華為為首的乾崑智駕首先表態,相信接下來會有其他智駕供應商或車企陸續跟進,從工信部強調智駕不能夸大宣傳后,目前各車企對智駕的表述均變成了智能輔助駕駛,而非智能駕駛,看得出車企也在用實際行動重塑智駕技術在用戶心中的認知,達到扭轉用戶對智駕技術困惑的局面,不利于行業發展的局面。
今年智駕行業,將如何發展?
從正在進行的上海車展中不難發現,今年智駕行業除了進入到“全民智駕”外,在技術高度上有了新的提升,包括華為、地平線等頭部智駕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技術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
華為在車展前一天公布了ADS 4(參數丨圖片).0技術,可支持高速L3級自動駕駛商用。地平線的HSD以及新發布的征程6P芯片,也將為車企提供更可靠、性能更優的智駕技術。單從技術角度來看,更高階的智駕技術有望在今年實現落地。
但我們都知道,L2級輔助駕駛與L3級自動輔助駕駛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出現交通事故時對責任方的判定。首先,L3級自動輔助駕駛并不需要駕駛員時刻把控方向盤,也就意味著在脫手的情況下,如果發生交通事故,車企需要承擔一定責任。而在責任判定的相關法規未落地前,智駕技術想要實現進階,稍顯困難。
因此,以目前智駕技術的發展程度來看,今年關于智駕的相應法規的落地,可能會有新的進展。
另一方面,政策越嚴,或越能逼出更強的智駕技術。目前智駕處于一種“覆水難收”的境地,在持續了一年多的過度宣傳后,大部分用戶開始相信當下智駕技術已經能實現車企宣傳的效果。這時再讓車企轉變宣傳口風,無異于“打臉”行為。因此,唯一能夠破局的辦法就是加速智駕研發進程,盡快實現此前吹出去的牛。
值得關注的是,智駕險或將在今年有所進展。目前不止一家車企推出了智駕險,顧名思義就是在用戶使用智駕的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車企會在評估后給予一定程度的賠付。智駕險做得好,能夠大大增加用戶對智駕技術的信心,畢竟有了利益保障,才沒有使用顧慮。
就在近日,小鵬宣布推出智駕險,與此前華為等企業推出的智駕險不同,小鵬特別強調,即使在交通事故發生前5秒車輛退出了智駕,小鵬依舊會為發生的交通事故買單。此舉或將改變智駕險在用戶心中“雞肋”的印象,當然,具體還要看小鵬真正執行起來的效果會是怎樣。
結語:今年智駕行業逐步趨于冷靜,一定是利大于弊的。對于車企而言,管控越嚴,越不容易產生內卷,沒了內卷,行業便會步入正軌,對全行業而言只有利。對于用戶而言,從智駕的狂歡中清醒過來,不僅能在實際駕駛中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更能清晰地對智駕技術有正確的認知。總而言之,相比于任由智駕野蠻發展,相關部門對智駕行業的適度管控,以及車企供應商們對于行業內卷的正確對待,才是智駕向好發展的催化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