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外媒報道稱,一批賣家將退出今年的亞馬遜Prime Day(以下簡稱“PD”)大促活動。有數據指出,12%的亞馬遜頭部賣家明確表示將退出此次促銷活動,而中小賣家的退出比例攀升至23%。
盛會尚未拉開帷幕,卻已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下……
一、“做PD?涼得更快些”
從億恩網的觀察來看,在中美關稅摩擦仍未有一個明朗走向的當下,部分賣家已然坦然接受了“貿易環境會變得更艱難”的一種預想,但短期內并不能完全適應這種變化。
“我們從3月起,亞馬遜店鋪流量就變得不太理想,單量也創下了同期的新低。而且我們還做了Temu全托管,前幾天平臺全部下架了美國市場的鏈接,現在是‘左右夾擊’。”一賣家對億恩網如此說道。
而提及今年的亞馬遜PD,該賣家表示,早在4月中就有貨代發布了備貨提示,彼時他拿不定主意想看關稅的走向,現在他打算今年不參與了。
4月29日,亞馬遜宣布PD活動將于7月在澳大利亞、巴西、日本、美國、英國等24個市場啟動,涵蓋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
但從官宣來看,今年的PD對賣家來說并沒有什么新鮮玩法,且目前大家仍在調整亞馬遜銷售節奏以適應關稅帶來的成本變動。
“——誰還有心思搞這個;
——沒能力再打折了;
——現在做PD,感覺涼得更快些;
——沒貨備,不做;
——現在是多重成本疊加,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還有賣家稱,“本來這幾年的PD就沒什么單,和日常出單量基本一致,早就沒心思參與了,今年還因為關稅打亂了很多備貨節奏,哪有心思顧得上這個連續幾年沒有正增長的活動。”
與此同時,外媒的報道也提到,部分以往在亞馬遜PD期間銷售中國制造商品的第三方賣家(非中國賣家),今年將選擇退出PD活動或減少折扣商品數量。
根據從事亞馬遜賣家服務的行業人士們的說法,由于高額關稅,目前賣家們正為保護利潤率而不斷調整,導致退出PD的趨勢正在加速。
分別以230美元和60美元的價格,在亞馬遜銷售來自中國的自行車和滑板,Steve去年在PD期間支付了200至500美元不等的亞馬遜費用,并提供了3000至5000美元的折扣。但因高額關稅成本翻倍,Steve表示將不參加PD。
同樣,以70美元-200美元的價格在亞馬遜上銷售托特包的Bogg Bag也決定今年不參加PD,以保留在美國市場的庫存,希望未來在梅西百貨等線下商超以全價或較小折扣出售。
以約250美元的價格,在亞馬遜上銷售的療愈枕頭的MedCline也表示大概率不參與活動或不提供優惠價,“我們產品大部分來自中國,雖然PD可以為我們帶來較往常翻7倍的銷售額,但關稅帶來的成本問題還需要花時間調整。”
亞馬遜家居用品賣家KitchenEdge稱,由于不確定性太大,今年無法在不知道未來成本的情況下提供20%的折扣。
有亞馬遜相關服務商透露,他的部分客戶因關稅調整尚未完成,甚至都不考慮PD,而另一部分賣家,幾乎都在縮減PD的優惠力度。
從中國賣家的角度來看,一項調查表明,有48%的賣家表示會報名PD,理由基本上是“不報擔心影響權重”,7%的賣家則處于糾結中,另有超45%的賣家稱“不做慈善,且要反向提價”。
二、“漲價后單量不減反增”
作為僅次于“黑五網一”的大促,亞馬遜PD憑借著在全球擁有的2億名Prime會員,辦得風生水起。往年,亞馬遜憑借這一大促帶來可觀的銷售額和新的Prime會員。
但過去幾年,越來越多賣家留意到PD的流量和單量在下滑,而在今年這樣的態勢下,大幅打折必然壓縮賣家的利潤。
根據估算,普通亞馬遜賣家在扣除商品成本和平臺費用后,每筆銷售利潤率約為15%至20%。此外,亞馬遜對每件售出商品收取15%的傭金,PD期間若想讓折扣商品被突出顯示,還需額外支付費用,例如1000美元用于標記為“最佳優惠”,或500美元用于標記為“限時閃購”等。
這在當下,對賣家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除了退出PD以外,部分賣家也在嘗試提高售價、減少廣告支出,或通過分批進口方式緩解關稅帶來的沖擊。
“對等關稅”政策將中國商品關稅推升至145%的歷史峰值,涵蓋了家居、服飾、電子產品等主流跨境電商類目,致使賣家采購成本翻倍。
有一例子可直觀感受,一個原本售價50美元的實木茶幾,關稅成本從8美元激增至72.5美元,利潤率從30%驟降至-15%。
“成本增加一倍已經算是比較樂觀的狀況了,但如果本來利潤就微薄那就很難說了,目前大家都已經開始提價了。”
物流成本同步在持續上升。
一貨代表示,40尺柜海運費用上漲8%-12%,敏感類目查驗率提高至30%,滯港費日均增加200美元。此外,美國倉租金上漲20%,滯銷品處理成本升至8美元/件。
此上種種,有賣家表示,測算后PD備貨的綜合成本要增加40%以上,還要參加促銷折扣,實在頂不住。
已有賣家開始循序漸進地開始了提價,“雖然A9算法可能會導致調價后listing的自然排名大幅下降,但我總不能吃不飽飯。”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亞馬遜單量一直不見起色,不少賣家表示,下周已經是母親節,但今年的母親節相關產品表現一般,甚至熱度呈現下降趨勢,“光點擊不出單”。
對此,一項調查顯示,超過25%的賣家的母親節產品“對比去年跌幅很大”,僅有7%的賣家提到有增長或大幅增長,近半賣家因關稅導致沒有備相關產品。
“將制造業運回美國是美國夢,當浴室品牌Afina對售價239美元的美國制造淋浴噴頭與售價129美元的亞洲制造淋浴噴頭進行測試時,更便宜的亞洲制造產品產生了584次購買,而更昂貴的美國制造產品產生了零次購買”,Marketplace Pulse報道寫道。
雖然關稅陰影仍在,但對中國賣家而言,贏面依舊很大,在近期的提價行為中,有超過60%的賣家稱“單量持平或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