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6日電(記者趙旭)測算法、跑數據、調參數……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大廳,集群智能感知與協同控制方向的師生正利用高精度時空基準系統、實景縮比模型和高速核心網,開展無人蜂群重點項目集成測試,驗證無人系統協同感知和自主搜索等關鍵技術。
“我們通過智能化的虛實混合試驗技術與模型驅動的系統工程方法,解決了以往大規模集群智能化試驗驗證難和缺少研究環境的問題?!北焙綗o人系統研究院院長董希旺說。
圖為北航無人系統集群智能虛實混合試驗環境。(學校供圖)
近年來,北航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高等教育帶來的挑戰,搶抓重大戰略機遇,高站位謀劃、前瞻性布局、全方位推進人工智能及其導向的學科、平臺、團隊建設一體化發展,以數字化、智能化塑造學校事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發展,關鍵要下好布局“先手棋”。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單位之一,北航具有厚實的人工智能學科基底,依托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模式識別等相關學科,建立了多層次的學科基地。例如,2018年,北航在國內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2019年,獲批人工智能本科專業;2023年,獲批國家發改委“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今年還率先布局了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
北航校長王云鵬表示,學校持續凝練優化學科方向,將“智能”元素融入各學科,學校36個一級學科下的175個學科方向中,近四分之一以“智能”“智慧”命名,為原有學科注入新活力新動能。例如,北航航空航天學科群衍生出了材料智能設計、數字化智能航空發動機、智能網聯運載工具及運用等多個新方向。
圖為北航學生在全數字化飛行器科教協同創新平臺開展發動機虛擬拆裝。(學校供圖)
2024年,北航專門設立了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養試驗班”,實施“本科人工智能專業+博士人工智能一級學科”8年制貫通培養,還在多領域探索設置“人工智能+”雙學士學位及微專業,突破傳統課堂邊界,建設“師-生-機”深度互動的未來學習中心,實現線上與線下混合、講授與自學結合、虛擬與現實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匠心運籌方寸地,靜待星火漸燎原。在戰略布局和持續深耕基礎上,北航已在復雜場景精準感知、群體智能協同控制、天臨空地海智能交通等方向,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性科研成果。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北航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優勢,服務構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戰略能力體系。”北航黨委書記趙長祿表示,學校將持續推動人工智能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