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邊境上捍衛領土的解放軍讓無數人肅然起敬。寧舍一條命!不丟半寸土的勇敢精神讓他們在加勒萬河谷的沖突中以少勝多獲得完勝。而解放軍增援部隊乘車趕往高原的路上,一些當地少數民族的兒童自發地舉起右手,向過往的軍車敬起了軍禮。這一幕無疑讓國人更為感動,而解放軍官兵們也深刻感受到各族同胞打心底的支持,其士氣必然進一步提升。
少數民族兒童向解放軍軍車敬禮致意
早在1962年反擊戰時,各少數民族同胞就曾紛紛踴躍支援前線,為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戰爭爆發前夕的1962年10月,西藏軍區和工委就開始著手部署支前工作,并迅速成立了領導小組和相應指揮機構,在他們的領導協調下,整個西藏地區都開始全部動員準備支前。戰斗進入白熱化階段后,整個西藏又號召各族同胞以區縣為單位組織民工前往一線。解放軍需要什么,我們就盡量支援什么!在這一口號鼓勵下,各族同胞集中了從食物藥品到牲畜的一切前線所需物資,甚至將自家準備過冬的儲備糧食都拿了出來。這種各族軍民團結一心的場面,是西藏上千年來從未有過的壯觀場景。這主要是由于西藏多數少數民族同胞此前都是農奴,而解放軍的到來將他們從昔日悲慘的命運中拯救出來,這些翻身農奴由此將解放軍視為天神派來的紅星菩薩兵。
動畫電影《邦錦美朵》反應了解放前西藏農奴的悲慘境地
解放前的西藏,農奴主勢力一直實施殘酷的統治,農奴們不但饑寒交迫,而且農奴主動輒還會以各種可怕的酷刑對其進行折磨。有時農奴們甚至還要成為農奴主祭天的祭品或槍靶,1988年的美術動畫《邦錦美朵》就反應了這一幕:農奴主僅僅為滿足夢中山神的要求,就將四個失去父母的農奴家庭女孩強行趕上山尋找青稞、葡萄和蝴蝶,其中三人先后葬身在風雪、懸崖和狼群口中。而早在20世紀初,英軍勢力就曾多次進犯西藏,特別是其麾下的印度殖民地官兵屢屢在其侵占的中國領土上作惡多端。西藏解放后,數以百萬計的農奴恢復自由并獲得了自己的土地,因此這些淳樸的藏族同胞看到心目中的菩薩兵保衛自己和祖國領土時紛紛踴躍支前,其熱情可謂空前未有。藏族青年降巴次勒告別家人時表示自己去支前是保衛祖國報答解放軍,即使回不來也在所不惜。后來,降巴次勒在支前任務中光榮犧牲。另一戶山民更是將自己的五個孩子都送上了支前一線,他表示印度人過去就是農奴主的幫兇,現在又來挑釁,自己無法拿槍打仗,就要用支援解放軍的方式保家衛國。
少數民族同胞往往必須看著解放軍親口喝下自己準備的酥油茶
在反擊戰東段西藏地區,九成農村人口都主動報名支前,從拉薩到昌都,從山南到林芝,從林芝到江孜和日喀則,三萬多藏族民工主動請纓放下農活。他們貢獻了上千頭牲畜,三萬公斤酥油,66萬斤牛羊肉和15萬斤蔬菜,而一線支前民工中主動獻血者更是不計其數,考慮到當時西藏的經濟基礎、人口密度等因素,這種強度和效率的支援幾乎創造了世界紀錄!東段戰斗中,藏族等少數民族民工踴躍地在多處險峻的高海拔區域搶修公路,營救傷員,在林芝地帶,民工們搶修了6條總計長度300公里以上的公路,在山南地帶,他們搶修76公里公路的同時又通過原始的挖掘道路額外開辟了121公里的新道路。在運輸戰線上,少數民族民工更是創造了看似不可能的奇跡,他們不但用肩扛手抬的方式先后將250萬公斤物資運送到前線,而且在轉移傷員和烈士遺體時毫不畏懼敵軍的火力,在崎嶇山路上即使磨破了鞋底和腳板,鮮血噴涌而出,他們也強忍著疼痛艱難前行。在不少幾乎垂直的海拔數千米山峰前,他們一面背負著動輒上百斤的糧食彈藥物資,一面用手努力抓住冰雪覆蓋的巖石,即使前面有人不斷墜崖,后面的人也毫不退縮地繼續挑戰險峰。山南地區一農家的四歲男孩也背了四個總重八斤的罐頭,將自己的小手牽著爸爸的大手,爬山奔赴前線。
曾有藏族民工赤手空拳制服多名外軍士兵
這些淳樸的少數民族支前英雄往往也直面了入侵者,戰爭期間解放軍曾在藏族向導帶領下,于克杰郎前線發現了一條關鍵性小道,最終完成了至關重要的穿插,由此奠定了重創敵主力兵團的基礎。鑒于外軍經常在人跡罕至的山道采取小分隊滲透方式入侵,所以不少藏族民兵主動騎著牦牛和馬,手持原始的火槍在此地反復巡邏。桑日縣平瓊鄉的民眾索朗歐珠在火線營救傷員時,意外發現了四名潰逃的外軍士兵,盡管索朗歐珠當時手無寸鐵,但他依舊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和出色的智慧,最終成功將對方全部制服后俘獲。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支前英雄對解放軍的傷員卻賽過對待至親,每當有傷員運下來時,他們屢屢在嚴寒的天氣下脫下自己的藏袍,并撕下象征最高禮儀的潔白哈達,蓋在傷員身上。當了解解放軍不少官兵因缺乏口糧補給時,他們將家中最后的青稞面和油酥茶拿出,親手喂到了傷員口中。擔架隊長羅桑更是在寒風中連續十多天毫不停歇地轉運物資和傷員,最后連腳趾蓋都被硬生生凍裂掉落,但即便此時羅桑依舊吩咐擔架隊的民工們:別管我,繼續抬。
維族戰斗英雄司馬義.買買提為掩護戰友英勇犧牲
在戰場西段區域的新疆地區,各族同胞同樣節衣縮食,幾乎將家中全部衣服和食品都貢獻給了前線。新疆解放前,各族同胞同樣遭受著外國殖民侵略勢力和國內豪強的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目前當紅女演員迪麗熱巴在2013年出演的電視劇《阿娜爾罕》中,大地主往往可以隨意找理由鞭打任何稍不服從的貧苦者,其欺男霸女之行數不勝數。解放軍到來后,不但尊重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習慣,而且徹底消滅了所有壓迫,曾被壓迫的各族人民同樣獲得了自己的牲畜和牛羊。所以,當外軍入侵的消息傳來時新疆各族人民同樣以飽滿的熱情踴躍支前,一名維族老人直言:沒有解放軍就沒有我老漢一家的活路,現在敵人來進犯,我就算豁出老命也要去支前,絕不能讓咱們的子弟兵受委屈!盡管新疆在1962年前后屢屢遭受旱災和雪災,但各地民眾卻不顧困難,將所有糧食拿出供給解放軍,一些即將出嫁的年輕女子甚至將原本用于縫制嫁衣的布匹捐給了前線用于給解放軍取暖。據統計,新疆各族總計將283萬公斤面粉、15萬公斤大米、13萬公斤食用油和1165萬公斤蔬菜捐給解放軍,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三位藏族阿媽幾十年如一日為詹娘舍哨所的戰士們送新鮮蔬菜
戰爭結束后,解放軍直言,沒有各族同胞戰勝巨大困難的支前壯舉,這仗就很難打,我們的勝利是所有支前英雄頂住巨大壓力和風險背出來的。而外軍更是幾十年內想不通,自己在當時明明具有機械化載具和航空器的優勢,卻為何兵敗如山倒呢?其中一大根源就在于他們根本不懂也不曾做到軍民一心,直到現在外軍依舊在其國內邊境的邊民頭上作威作福,不是強行劫掠口糧牲畜就是騷擾當地婦女,以至于其本國邊民都對其恨之入骨。而一些高種姓的軍官連爬山都要低種姓士兵用轎子抬著,稍不滿意就對部下打罵有加,當低種姓士兵在寒風中隨時可能因饑寒而走向死亡時,高種姓軍官卻在后方享受高檔咖啡和下午茶。所以,外軍的后勤公路被憤怒的邊民破壞,其底層士兵也經常在內訌中將槍口指向自己的上級。兩相對比,無疑是天下之所順對決眾叛親離。當年,外軍縱然有某些方面的物質優勢和兩大超級大國的協助,也難免慘敗;如今,解放軍在具有絕對技術優勢的同時,維持了軍民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倘若再次對決,外軍所遭到的慘敗必然會在1962年的基礎上加倍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