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拒絕以成本為導向的“拿來主義”,而是強調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為我所用”。
文 / 吳毓
AUDI E5 Sportback的現實意義,可能被嚴重低估了。
這是一款純電轎跑,在中國設計、在中國制造,擺在奧迪的展臺上也“毫不違和”。這不僅是設計與工程的成功,更是深度本土化策略與品牌創新實踐的成功。
41年前,上海大眾首開合資先河,不僅誕生了桑塔納(參數丨圖片)帕薩特POLO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產品,還帶來了現在制造的標準與工藝體系。40年后,奧迪·上汽項目以資源互補協同為根基,以“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為核心,探索合資合作的新路徑。
中國加入WTO后,全球采購、全球制造帶來的規模效益,恰好符合汽車行業資金與技術密集、產業鏈延長的特點;而總部研發的全球車型,在中國市場曾是降維打擊般地存在,本地只要按標準制造、按節奏上市……合資車企一路高歌猛進。
過去數年,電動化潮起。
一方面,智能化電動化變革,與區域市場的競爭環境、目標用戶的生活場景、移動互聯的成熟生態形成強相關。不同的環境、場景與生態,注定會誕生不同的產品形態與商業模式。
另一方面,區域市場用戶偏好的剪刀差加劇。中國用戶更偏愛具有智能技術加持的產品,歐洲市場就傾向于以內燃機為主要特征的混合動力。所謂甘辛各有所好,一款車型很難符合所有市場的口味。
曾是學習者甚至旁觀者的中國品牌,產品設計與核心技術從小荷萌芽快進到一騎絕塵,用戶口碑與市場銷量迅速飆升;而合資車企、全球車型的神圣光環不再,產品的市場占比用戶口碑從滑落到跌落……
幾乎每一家跨國車企都在自省:我是誰?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全球車型與區域市場如何平衡?
奧迪用AUDI品牌與E5 Sportback給出了答案。
AUDI E5 Sportback是品牌創新實踐的成功,是四環品牌與AUDI品牌雙線布局,實現了品牌定位的差異化。新AUDI品牌強調年輕化、數字化,面向新一代追求科技體驗的年輕受眾群體。而奧迪四環品牌則更具國際化基因。它們都承載著奧迪在全球積淀的工程實力與豪華底蘊,但又各有擅長。
奧迪·上汽項目CEO 宋斐明
奧迪·上汽項目CEO宋斐明說,中國市場在過去三五年間的變化速度之快,超過了全球絕大多數市場。全球市場之間消費者需求的加速分化,中國用戶對車輛的期待全面升級,從設計、智能交互到使用場景,都提出了更高維度、更深層次的本地化標準。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推出全新AUDI品牌,并帶來E5 Sportback。
AUDI品牌的目標用戶是那些熱愛創新技術的中國消費者。他們重視車輛的設計語言、智能互聯體驗,同時也對高端座駕的駕乘感受有較高期待。
從為區域市場量身定制產品,到為單一市場塑造全新品牌,奧迪加速跟上中國市場節奏的迫切,全面提升在華競爭力的決心,盡在其中。宋斐明說,我們有信心,以開放心態擁抱改變,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面向未來的“新合資模式”。
AUDI E5 Sportback是奧迪深度本土化策略的成功。當其它品牌選擇加大本土研發投入、布局本地研發中心的時候,奧迪選擇在中國本地研發新產品。
宋斐明強調,它不是簡單的產品引入,而是一次真正從中國出發、為中國用戶而生的系統性回應。
今天的研發實踐已經從研發中心本地化、用戶需求本地化,轉向生態共建與深度技術合作。E5 Sportback也不再是全球車型的本地化,而是中德聯合研發、中德技術融合的結晶。
中德兩支團隊采用交替工作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德方主導造型設計與底盤調校,中方司職電動化智能化,使新車既能夠完整傳承奧迪品牌DNA,也融合了中國領先的智電技術,更擁有了上汽集團在供應鏈管理、市場理解等方面的優勢,成為跨國品牌擁抱本土創新的典范。
新車拒絕以成本為導向的“拿來主義”,而是強調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為我所用”。
E5 Sportback基于上汽與奧迪聯合研發的ADP智能數字平臺打造,城區OTA、記憶泊車等能力都會由此而生;它攜手Momenta,聯合打造行業首個“德系電動豪華標準+飛輪大模型”智能輔助駕駛方案;它引入華為技術,全面提升智能座艙鏈接新生態、滿足新場景的潛力……
宋斐明說,奧迪在中國已經走過將近四十年,就像人生一樣,自然會經歷一些挑戰。也正因為始終保持自我進化、快速響應的能力,奧迪才能持續前行。【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