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向來對居住情況頗為關注,新結識朋友時常第一句就問:“你住的地方是租還是買的?”
近日,一張港鐵 “階級地圖” 在小紅書上爆火,其中,最引人熱議的當屬把海洋公園站一帶劃定為 “富豪區”,此說法讓不少港人忍俊不禁,紛紛調侃:“那住山頂的那些人算什么?”
這張地圖將香港各個區域沿著港鐵路線,依據所謂的經濟實力,劃分為“窮人”“一般人”“中產”“有錢人” 和 “富豪”五個等級。
在這張地圖里,新界西北及部分九龍地區被大量標注為 “窮人” 和 “一般人” 區域。八個 “中產” 地區則涵蓋了天后、太古、香港大學、海怡半島、將軍澳、啟德、奧運及黃埔一帶。
“有錢人” 區標記了 4 個,分別是灣仔、黃竹坑、何文田及九龍站。而 “富豪” 區僅有兩個,即九龍塘及海洋公園站。
然而,不少港人看到這張地圖后,紛紛露出 “黑人問號”。有市民笑言:“真正有錢人住山頂,邊會搭地鐵?” “屯門、元朗都唔少隱形富豪!” “住美孚嗰啲好多都係舊時工廠大王。”
美孚新邨雖建筑年代久遠,但早期不少工廠主在此購置房產,隨著土地增值,資產驚人,不能單以現在房屋外觀、周邊配套判斷居民經濟實力。
事實上,即便是香港本地人,在近十年間也愈發難以精準判斷哪些區域屬于“有錢人區”,背后折射出香港房地產市場與城市發展的深刻變遷。
在傳統認知里,香港的階層居住版圖相對清晰。中產家庭多選擇大型私人屋苑作為安身之所,如新都城、海怡半島等;而真正富有的階層,往往聚集在九龍塘、半山或山頂這些極具代表性的區域。
但近年來,隨著香港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有錢人區” 的定義正逐漸變得模糊。為了吸引更多買家,不少發展商紛紛打出 “豪宅” 旗號,即便一些地處偏遠、原本不被看好的區域,也搖身一變成為 “豪宅區”。
大家對于這張階級地圖有什么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