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上海鳳凰的年報之后,之所以產生表達的沖動,是因為它跟我原來刷過的年報的風格不一樣。
第一點,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全是大篇幅的新聞聯播式的描述。
但是關于企業業績如何的數據,公司一個字也不說;在總結2024年做了哪些事情的時候,公司給出的第一條竟然是“完善治理結構,激發組織活力”。
實際上2024年上海鳳凰凈利潤虧損1.4億元。
更奇葩的是,上海鳳凰在年報里多次提到自行車出口量增長,公司也布局了國際化銷售,但是公司2024年國外的收入是多少?抱歉,年報里公司一字未提。
就像領導天天給你畫餅,餅又大又香而且還賣到了國外,前景一片大好;但是要問這個餅賣出去多少,收回多少現金,領導就避免不談。
耍嘴皮子的話,是要說的;真到掏錢的時候,錢是不可能拿出來的。
年報里提到:
海外自有品牌銷量同比增長,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是我們從收入構成看:
公司把按地區分類的收入直接略過了,這是我刷年報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公司沒有國外業務,不選擇披露國外收入可以理解。
可是上海鳳凰在年報里大力渲染自行車出海多好多好,但是對海外收入的金額,竟然只字未提。
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會計事務所在審核年報的時候,也看到了這種情況;畢竟立信會計事務所在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時候,將營業收入作為關鍵審計事項。
并且審計師也提到了上海鳳凰的收入分為國內銷售和國外銷售,而且他們也檢查了營業收入的披露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
言外之意是,審計師認為上海鳳凰在年報里不披露國外收入是合理的。
我去搜了下A股上市企業披露境外收入的觸發條件。
當境外收入占比超過10%,或者金額達到1億元人民幣的時候,就應該在年報里進行披露;2024年,上海鳳凰制造業收入為21.6億元。
既然公司選擇不披露海外收入,并且審計認為不披露是合理的;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認為,2024年上海鳳凰的海外收入實際上不到1億元?
既然收入還不到1個億,那么,公司年報里所說的“國際化戰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句話的可靠性真實性又有多高?
更有意思的是,本文第一張截圖里,公司提到過去一年在提升合規運營水平。
針對受到行政處罰的事項,公司舉一反三,在公司范圍內多次開展內部專項審計,并對公司內控制度進行全面梳理,系統性整改歷史遺留問題,提升整體合規運營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象,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提到行業前景的時候,數據是有的,前景是看好的;但是說到自己的時候,業務數據是不可能講出來的。
之前搜鳳凰山地車的時候,網上很多人說它是貼牌生產,品控不好。
看了下上海鳳凰的資產構成,2024年固定資產2.29億,在建工程金額小可以忽視不計,商譽比固定資產還多。
如果完全是自主生產,沒有找人代工,那么,2個多億的固定資產,能支撐得起20多個億的銷售收入嗎?
上海鳳凰還做了個品牌授權,把“鳳凰”這個品牌授權給加工廠,但是這些年報里不會提到這些。
有人說他以為自己買的是鳳凰,買的是上海老品牌,結果合格證上的生產商是廣東的一個不知名小廠。
這就是貼牌貨。
輪胎9個月自然皸裂漏氣,車把松垮,塑料件質量也不好;沒想到白酒的貼牌生產,在自行車身上也這么普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