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伙一鍵識別論文和民間偏方大全。
過了一個假期,咱們醫學界又上升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高度。
大伙驚喜地發現,早在幾年前,醫學界就研究了多起男性得婦科病的案例。
在研究子宮肌瘤的護理要點時,采用的78例患者中男性占了45例。
咱們還研究了高危產婦、產后出血、絕經后子宮內膜病變等領域的男性患者情況。
再這么下去,兄弟們可以生娃的秘密可要藏不住了。
可能這些論文研究的成果對于大伙認知而言,過于超前,一些醫院為了息事寧人,馬上認領了錯誤。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一時間開展調查,給了自家霍護士記過和降級處理。
醫院和醫院之間的辦事效率差距還是挺大的。
董小姐的事鬧出這么大的動靜,那家醫院都還沒站出來說啥,一個霍護士就讓齊魯醫院迅速行動起來了。
其實男人得婦科病,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之前就有研究說,男人可能有子宮,而女人也可能有前列腺,這些都是退化不完全的結果。
醫院這么積極認錯,反而讓大伙聯想到了論文造假。
論文造假這事,咱們有關部門一直都很重視。
只是詞條很關鍵,“男人得婦科病”這種詞條自帶熱搜體質。
2020年9月,有關部門通報了7起論文買賣案件,買家來自:
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山東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等。
《長江日報》在15年前就披露了武漢大學沈陽研究團隊的發現:
買賣論文在我國已形成產業,2009年產值高達10億元人民幣。
而且,這還是保守估計。
這些論文工廠比餐飲業更早走出了一條預制路線。
一些論文中介會時不時地在社交平臺貼出,已經被雜志接收的只需要小修的論文。
如果有客戶需要,交易后更換或者加上買家名字就可以了。
其實論文工廠不是一個區域性產物,而是一個世界性產物。在國外,代寫論文有自己的學名——
合約作弊。
據說對于代寫論文,一些歐美高校的大學生都有自己的國際渠道。
只不過大學生以為自己找的是學術更高的碩士、博士來操刀,沒想到經過層層轉包后,給他們代寫的是:
來自肯尼亞的非洲兄弟。
數據顯示,那里的“槍手”占到全球論文代寫市場的一半以上。
一位肯尼亞兄弟還有一次引以為傲的操作。
有一次,他在撰寫完初稿后,被客戶緊急叫停,不是因為寫得不好,而是論文寫得實在質量太高。
搞得客戶寶寶被自己的教授懷疑。
這位肯尼亞兄弟給出的對策是,降低內容深度甚至故意在幾個關鍵處出錯,讓論文重新匹配客戶寶寶的真實水平。
這個故事告訴咱們,一些表面看上去很低級的錯誤,有可能是產業鏈上的人故意留下的善意BUG。
比起董小姐,大伙對霍護士要友好得多,畢竟大伙兒也知道普通護士一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去年有一個數據說,咱們這兒的護士缺口將近400萬。
要想快速扭轉這種行業局面,可能需要像董小姐這樣的醫學奇才帶頭投身護理事業,起一個表率作用。
目前看來,這樣的假設是不太可能實現,所以大伙兒覺得這一行已經夠辛苦了,論文造個假也不是不能理解。
一些熱心網友甚至設想了各種可能,比如:
會不會是患者女扮男裝,蒙騙了醫院?
還有一種可能是霍護士等人覺得沒有時間好好打磨論文,與其誤導業內人士,不如留一個顯眼的BUG。
讓內行人一眼看穿這篇論文沒有參考價值,而且從現在暴露的論文來看,這些BUG都留在論文的開頭。
大伙都很忙,把這樣的BUG留在開頭,起碼不浪費大伙兒的時間。
這年頭生意是生意,學術是學術,大佬們可比咱們拎得清多了。
之前湖南有一本叫《求索》的刊物,主編讓情婦從中介手里收稿,給錢了才發。
這筆生意做了10多年,主編情婦收的版面費高達近千萬元。
連顏寧都忍不住在微博靈魂拷問:
憑啥文章是科研工作者寫,天價發表費都讓出版社掙?
這里面的一部分,可是護士們連軸轉掙來的工資啊。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