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爾街投行還在為特斯拉最新財報爭論不休時,香港中環的交易大廳里,基金經理們已經在密切追蹤一些特別的股票了——這些即將從美股轉戰港股的"候鳥企業",正悄然掀起新一輪資本遷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中概股回歸”。
這波始于2018年貿易戰的回歸浪潮,在經歷《外國公司問責法》的風波和審計底稿博弈的考驗后,如今已演化成涉及近萬億美元市值的資本大挪移。小夏還清晰記得,2022年那場驚心動魄的"預摘牌"風波。美國SEC將170余家中概股列入觀察名單的紅色警報,讓整個市場意識到:核心資產的回歸已是大勢所趨。盡管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暫時平息了風波,但就像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說的:"這不過是給回歸時鐘擰緊了發條。"(港股研究社20250430)
如今回看這場持續七年的資本遷徙,從最初阿里巴巴"摸著石頭過河"的二次上市,到蔚來汽車開創性的雙重主要上市模式,中概股回歸早已從應急避險的權宜之計,蛻變為主動布局的戰略選擇。而這次轉移不僅會改變港股的格局,也可能為市場帶來一些難得的投資機會。
2025年4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開表示,已指示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迎接中概股回流,并強調香港必須成為中概股回流的首選上市地。4月29日消息,針對全球最新變化,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已根據特區政府的指示做好準備,并已與部分相關企業接觸。(證券時報0429)
小夏這里先科普一下,美國中概股是中國上市公司、特別是海外中資股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外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增大,美國監管趨于嚴格;同時香港投融資環境持續優化,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放寬了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條件,這些因素共同催化了此前中概股的回歸浪潮。(中國對外貿易雜志20220614)
早在中美首次發生經貿關稅摩擦的2018年以來,有關中概股的摘牌風險就已形成。為了防范意外風險,絕大部分中概股,尤其是大型公司如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均已通過“二次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歸港股,如今余下公司絕大多數為中小市值。根據機構統計,目前已有不少個股符合回港上市的條件了。(財聯社20250421)
小夏再順帶科普一下,關于中概股回流香港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美國私有化退市后新申請香港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在香港雙重主要上市。其中,二次上市流程簡單、所需時間短,合規要求獲多項豁免;而雙重主要上市,因為兩個資本市場同為第一上市地,公司必須符合香港所有的上市規則,與二次上市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納入港股通。(投資者網0423)
據信風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值在百億元以上且尚未回港的中概股共有19家,市值合計超1.5萬億元,其中有多家明星公司。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中概股要回香港上市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香港的監管政策更友好。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規則,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二次上市,而且從美股退市后可以直接變成港股主要上市。有公司的財務總監說,現在在香港可以直接用美股的存托憑證轉換,不用花上百億元進行私有化退市,時間也能節省不少。(新財富雜志20250417)
其次,港股流動性煥然一新。尤其是交投活躍度大大增強,據港交所介紹,2023年港股日均成交額約為1000億港元,2024年為1320億港元,2025年已突破2000億港元,且2月有3次突破4000億港元。尤其是科技板塊備受資金青睞。
最后,規避跨境監管風險,應對國際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由于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持續施壓中概股審計合規性,目前仍有13%的在美上市中概股未完全滿足SEC審計底稿審查要求。而香港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其資本市場既符合國際投資者配置需求,又能規避跨境監管風險。(財新周刊202503)
有機構篩選發現,目前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標準的中概股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新消費公司,他們很受年輕人歡迎。在香港,這些明星企業的估值更能反映在內地用戶增長的情況。第二類是硬科技公司,比如智能電動車企業。回到香港后,它們可以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鏈優勢。第三類是和數據安全相關的公司,比如金融科技企業。回到香港后,數據合規方面的風險降低了。有一家支付平臺轉到香港后,申請跨境支付業務牌照的速度快了兩倍。
專業人士認為,中概股回流港股,中長期可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配置香港股票。那么現在該怎么抓住這個機會呢?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直接參與股票投資可能風險較高,不妨考慮通過基金來布局。可以關注那些重點配置港股標的的基金。這類基金由專業團隊管理,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更適合普通投資者分享中概股回歸浪潮帶來的紅利。
溫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為個股推薦。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