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祥華 李連君
來源:唐山勞動日報
“從2004年扎根在曹妃甸已有二十多年。這片開發(fā)開放沃土一直滋養(yǎng)著我,我也一直是曹妃甸日新月異發(fā)展的見證者。”談起在曹妃甸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感受,河北首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勇臉上洋溢著一種自豪感和幸福感。
“我喜歡開放包容的曹妃甸”
1979年,邵勇出生于衡水市景縣。在這個享有“中國橡塑管業(yè)基地、中國鐵塔制造基地、中國叉車貨叉制造基地”盛譽的地方,他練就了一身機械制造的手藝。2003年曹妃甸開發(fā)伊始,邵勇通過研究、綜合各種新聞與信息,認定曹妃甸將是他大展身手的戰(zhàn)場。于是,2004年,26歲的他便來到了曹妃甸?!爱斈晡铱吹讲苠榈教幨擒囁R龍的景象,感覺這里肯定是商機無限?!鄙塾聫木翱h來到曹妃甸后,結合景縣產業(yè)特色和曹妃甸市場需求,很快就做起了液壓油管、機械配件的供貨貿易。在接觸政界、企業(yè)和社會各類人群過程中,邵勇感覺到處處有著高效、便捷、和善、包容的環(huán)境。于是,2019年,他便在曹妃甸區(qū)注冊成立了河北首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他說:“政府部門辦事效率高,不打擾企業(yè);所接觸的曹妃甸人民和善、厚道。我喜歡曹妃甸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所以我把公司和家都安在了這里?!?/p>
“我們靠工匠精神贏得客戶、服務社會”
作為一位從衡水景縣奔赴曹妃甸的追夢者,邵勇一直以堅守與弘揚工匠精神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光芒。他常說,新時代的青年人必須遵循“敢為人先、敢于突破,以聰明才智貢獻國家,以開拓進取服務社會”。我們作為機械制造行業(yè),就要靠工匠精神,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一個零件、每一項業(yè)務,去贏得客戶、服務社會。一次,一艘日本貨輪上的配件出現(xiàn)故障,需要在曹妃甸找一家企業(yè)加工一個同樣的配件。按照日本船員提供的圖紙,邵勇的公司兩個小時就完成了這一配件。當日本船員拿著卡尺測量得到分毫不差的結果后,對邵勇和技術人員一邊挑大拇指,一邊連連道謝?!拔覀冝k企業(yè)就像開晝夜飯館一樣,不僅要有‘金剛鉆’,還得有24小時不打烊的服務精神。活來了,馬上干!”邵勇說,大件需要維修或配件,我們就前去現(xiàn)場測繪或拆解;小件來了,我們馬上做。而且,必須保證做好做精。為此,公司已獲得十幾項實用專利。
“任何事業(yè)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
作為曾生活在歷史悠久的景州塔下的邵勇,不僅是一位勤奮、誠信的企業(yè)家,更是一位文學和民俗文化愛好者。網名為“古塔風濤”的邵勇,身為美食博主,經常以生動筆觸描繪美食的魅力。其代表作《淺談景州小吃》《唐山酸醬》等,將衡水與曹妃甸的飲食文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為民俗文化的執(zhí)著傳承者,邵勇還在《故鄉(xiāng)的塔》《趙家饸子》《詠蝦》等作品中,記錄了故鄉(xiāng)與曹妃甸的民俗風情。在經營企業(yè)之余,他每年都會積極投身曹妃甸歷史文化溯源的田野調查,挖掘那些即將被遺忘的歷史故事和民俗傳統(tǒng)。同時,他主動承擔民俗文化協(xié)會的任務,組織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為曹妃甸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邵勇就像一顆文化種子,在曹妃甸這片土地上生根發(fā)芽,用自己的力量讓民俗文化之花絢爛綻放。不僅如此,邵勇更熱心公益事業(yè),已堅持17年通過騰訊公益、“春蕾計劃”等平臺向孤寡老人、貧困兒童捐資,以實際行動傳遞著社會溫暖和希望。
邵勇,網名古塔風濤,河北省衡水景縣人,河北省民俗文化協(xié)會會員,唐山曹妃甸區(qū)新聯(lián)會副會長,文學和民俗文化愛好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