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曲靖市沾益區舉辦的心理健康成果展上,沾益區第四中學學生李雨桐滿臉笑容地分享著自己的變化:“以前碰到不開心的事,只能默默憋在心里。現在每周都能和心理老師一起玩沙盤游戲,把煩惱一股腦兒說出來。”這一令人欣喜的轉變,得益于沾益區大力實施的“1234心育工程”。通過構建“家校醫社”四位一體的堅固防護網,為當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撐起保護傘。
沾益區用心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營養套餐”,巧妙地將必修課程、特色課程以及實踐課程深度融合。全區中小學嚴格按照要求,每兩周安排1課時心理健康必修課。同時,各學校結合實際,開發出極具特色的課程。例如,新源小學的“扎染療愈工坊”,獨具匠心地將扎染技藝與心理疏導有機結合,讓孩子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舒緩內心壓力;曲靖一中沾益清源學校的生涯規劃課像一把“導航尺”,幫助學生繪制出成長藍圖。此外,“一場講座、一次班會、一場比賽、一部電影、一次拓展”的“五個一”主題活動也在校園里開展得有聲有色,讓心理健康必修課變得趣味盎然,深受學生喜愛。
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等特殊群體是沾益區重點關注的對象。為此,沾益區按照“一生一檔”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365名重點學生實施動態管理。截至目前,全區各學校班主任累計開展“一對一”談心8492次。全區各學校紛紛設立“悄悄話”信箱、“心語”信箱,并開通24小時咨詢熱線,時刻為學生排憂解難。沾益區民政、婦聯等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聯合開展“溫暖童心”行動,不僅為學生送去實實在在的物質幫扶,而且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心理關懷。通過“一月一研判、一季一更新、一年一總結”,及時察覺并有效干預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讓關愛如同春日暖陽般溫暖每一個學生。
此外,沾益區在心理健康保障方面不斷創新,精心打造“心悅數智”心理云平臺,匯聚心理測評、在線咨詢、數據分析等功能,對全區98所中小學開展全方位心理健康動態監測。截至目前,累計篩查學生2.7萬余人次,為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與此同時,沾益區還組建了區級專家團隊,針對學校的心理教師和班主任開展專題培訓,切實提升他們早期識別和干預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讓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更加精準、高效,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筑牢堅實防線。沾益區教育體育局局長表示:“我們積極構建‘家校醫社’四位一體防護網,就是要讓心理健康教育突破學校的局限,延伸至家庭、社區以及醫院各個層面,形成全方位的育人合力。”
目前,沾益區已建立起精神衛生機構協作機制,開設學生心理健康門診綠色通道,并把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入社區志愿服務中,通過完善的保障體系護航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記者 甘仕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