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孫立人在美國留學期間,拍攝的一張老照片,很難想象這位高大帥氣,身姿挺拔的年輕人就是后來令日軍聞風喪膽的一代戰(zhàn)神,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這張照片是在冬天拍攝的,他身穿一件時髦的黑色大衣,頭戴針織冬帽,腳踏一雙長筒皮靴,看起來高大英俊,風度翩翩,非常時髦。
當時的孫立人,遠赴重洋,就讀于譽有南方“西點軍校”之稱的美國加利福尼亞軍事學院。
孫立人自幼天資聰穎,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秀。1913年,他以名列榜首的成績?nèi)肭迦A讀書,從清華土木工程系畢業(yè)后,考取公費留學。
出國前,父親送他一方端硯,上面鐫刻訓詞,要他牢記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孫立人一直把這句名言當作座右銘。
畢業(yè)后,孫立人在美國橋梁公司任工程師約4個月后,決意改學軍事,考入有“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步入軍旅生涯。
父親寄書激勵他“精忠報國,當效武穆”。孫立人求學和工作的每一步都受到父親影響,他的學有所成以及顯赫戰(zhàn)功都與他的家風家教分不開。
1928年孫立人回國,父親曾試圖將他引薦給相熟的馮玉祥,卻被孫立人拒絕,他決心憑借自己的能力,從基層做起。
因此,畢業(yè)后的孫立人先在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任中尉隊長,1930年入陸海空總司令部侍衛(wèi)總隊任上校副總隊長,1932年孫立人調(diào)財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zhàn)打響,孫立人率稅警4團進駐蘇州河南岸,因表現(xiàn)出色,被任命為少將第二支隊司令兼四團團長。
在上海的戰(zhàn)斗中,孫立人親臨一線,身中13枚彈片,頭部腹部均未受傷,肺部被打穿,一些彈片日后都沒法取出,部下拼死將他抬下火線,從此孫立人便在軍界嶄露頭角。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后,財政部重組稅警總團,孫立人晉級少將總團長,這支非正規(guī)部隊成為國民黨最精銳部隊之一。
1941年12月,稅警總團改編為新38師,隸屬于第66軍,孫立人任少將師長。
1942年1月,日軍將矛頭指向了緬甸,國民政府軍政部何應欽部長找到孫立人,詢問他是否愿意前去異國遠征,孫立人當場同意。
1942年3月19日,在離仰光不到50公里的同古,遠征軍200師與敵激戰(zhàn),連日軍都承認這是東南亞戰(zhàn)爭中遭遇到的第一場大的戰(zhàn)役,隨后發(fā)生的仁安羌戰(zhàn)役讓孫立人名聲大震,孫立人也因此被視為抗日名將,當時國際輿論界稱贊孫立人稱為“東方的“隆美爾”。
然而,時隔兩年后,蔣介石對孫立人在東北毫無建樹大為不滿,1947年4月,蔣介石將他升為松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長官虛職。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后,孫立人先后擔任陸軍總司令和總統(tǒng)政參軍長,然而,1955年6月24日。蔣介石免去了孫立人國民黨軍隊“陸軍總司令”職務,將其改任“總統(tǒng)府參軍長”。
隨之又將孫立人秘密拘捕,軟禁于臺中,直至1988年3月恢復自由,晚年的他,晚景凄涼,他與妻子張梅英共有四個孩子,都是人中龍鳳。
大女兒康乃爾大學博士,長子是清華大學物理學碩士,次子美國兩所高校碩士,次女麻省理工博士后。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病逝于臺中,終年90歲,在他死后,這位傳奇將軍的故事才被一一挖掘,人們得以對這位百戰(zhàn)之將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