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把持曹魏朝政后,先后興兵滅掉了蜀漢和東吳,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建立了晉朝。但是,司馬晉并沒有將大一統的局面維持很長時間,“八王之亂”后,國力大傷,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進入中原。晉國被迫南渡,從此偏安一隅,雖然有過數次北伐,但始終沒能收復中原。
北朝的少數民族政權中,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趙,對漢人進行了極大的壓迫,特別是石虎在位期間,橫征暴斂、窮奢極欲,老百姓幾乎活不下去了。石虎死后,后趙大亂,冉閔趁勢而起,建立冉魏政權,并將石氏滅族,還處死不少胡人,因此,有不少人把他稱為“民族英雄”。
那么,冉閔是否配得上這一稱號呢?史籍上漏記了哪些內容呢?1990年河南偃師縣城關鎮杏元村東磚廠出土了一塊石碑,專家根據碑文內容,確定它鐫刻于北魏年間,墓主人正是冉閔的后代染華。
此墓志全稱《惟大魏孝昌二年歲次丙午十一月丙申朔己酉故鎮遠將軍射聲校尉染府君墓志》,刻立于孝昌二年(526年),志青石質,長、寬均為58.5厘米,厚9.5厘米,楷書銘文共25行、滿行25字,總計553個字,字徑大小約2厘米,染即冉姓,冉華是冉閔的玄孫。
此墓志的出土填補和糾正了歷史記載的空白和錯誤,《染華墓志》記述了冉閔的祖先來歷、死后謚號和子孫下落,推翻了“冉閔屠胡數百萬,子孫被胡人報復殺盡”的通常認知,而且《晉書》《資治通鑒》等不曾提及的冉魏歷史也可見于此墓志。
根據此墓志所述,冉閔的遠祖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是周文王姬昌的少子冉季的直系后人。其父冉良12歲時被后趙軍隊俘虜,石虎收為養子,改石姓,所以冉閔即為石閔。在占據鄴城后,他改回冉姓,為了穩固統治,冉閔下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
不夸張地說,冉閔不論是殺胡還是用胡,都是為了自己的統治,他對于“華夏正統”“漢人”并沒有多少情結,最直觀的證據就是冉閔正式封自己的兒子、太原王冉胤為大單于。漢族大臣韋謏反對冉閔恢復大單于的做法,結果和兒子韋伯陽一起被冉閔殺死。
冉閔稱得上亂世“梟雄”,但如果說他是“民族英雄”,恐怕過譽了。《染華墓志》是北魏墓志中的精品,書法價值同樣極高。用筆遒勁爽逸,方圓兼備,剛健與靈動兼備,還保留幾分隸意。筆畫起收自然,結構舒展欹側,動勢十足,值得臨摹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