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養老金超過1萬元,那絕對是退休人員中的天花板,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也可以橫著走。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國城鎮退休職工超過1.4億人,包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職工。這兩個群體的人均養老金大概是6000元和3200元,如果合在一起,那人均養老金就是3500元左右。
經常有網友說養老金調整應該“提低限高”,養老金高的人群,給他們少漲一點,特別是那些拿著上萬元養老金的人群,完全可以停止上漲了。
那養老金超過1萬元的有多少呢?他們是怎么拿到這么高的養老金?
其實,你問問身邊的親戚朋友,基本上很少有人養老金能過萬,這種人似乎只存在網上或者傳說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因為養老金超過1萬元的實在太少了。
我們先來看看哪些人養老金能超過萬元,大概有三類人,第一類人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這個群體的養老金普遍比較高,前面也說了人均超過6000元。像擁有高級職稱、處級以上干部,以及長期工齡者,都有機會拿到上萬元養老金,DeepSeek說這類人大概有400萬。
第二類是金融、能源、電信等高薪行業或繳費年限超40年的國企高管,這類人群大概有200萬。第三類是科研專家、軍隊轉業干部、高原地區工作者等,這類人估計也有個幾十萬。
粗略估算一下,養老金超過萬元的退休人員大概600萬左右,占退休人員的比例不到5%。
有人可能好奇,這些人養老金這么高,真的是靠自己交養老保險嗎?是不是因為有養老補貼?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廣東一位企業退休職工,在2025年4月退休,每月養老金達到11570元,他是怎么做到的?
從這名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核定表可以看到,他的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5934.06元,個人賬戶養老金3126.08元,過渡性養老金1196.96元,過渡性養老金調整額1218.54元,地方養老金95.04元。
每一項養老金都很高,這名男職工出生于1965年3月,在1984年7月參加工作,到2025年3月退休,繳費年限高達40年10個月,也就是490個月。包括實際繳費年限376個月,視同繳費年限114個月。看到沒有,從參加工作到退休,沒有少一個月,這種一般都是在國企。
再來看繳費指數,綜合平均繳費指數為2.1229,其中實際平均繳費指數為2.364,視同繳費指數1.327。大家看看這個實際平均繳費指數,真的太高了。廣東很多人只有0.4,0.5,相差巨大。
平均繳費指數高,意味著繳費基數也高。這名男職工個人賬戶余額高達432649.14元,真的好多。一般的企業職工都是按60%檔繳費,這個男職工估計都是按300%檔次交的吧。
根據這些數據,再代入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就可以算出養老金多少。
這里特別說一下合計2315.5元的過渡性養老金,廣東的計算公式是:養老金計發基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及1993年底前實際繳費時間+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的實際繳費指數)÷12×過渡性系數1.2%,稍微有點復雜。
看完這個養老金,是不是流下了羨慕的眼淚?這就是國企的好處,福利待遇好,交了這么多錢,大部分都是單位承擔,個人其實沒出多少錢,特別是視同繳費年限,更是一分錢沒交過。
實際上,這名男職工的養老金并不止11570元,這只是基本養老金,要知道國企可是有交企業年金的,所以,他最終拿到的養老金會更高。
普通企業職工就別想了,除非做到了高管,拿著比較高的月薪,每月按300%檔的頂格交。當然,這也是養老金拉開差距的原因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